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认识与实践是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所应遵循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主体性、实践性原则,并提出了从组织领导、创新教学、创新活动、保障激励等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1999年, 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1. 思想性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一个大学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自觉、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高校要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坚持思想性原则。高校应把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精神的陶冶和培养结合起来,要在学生的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成长之路, 成为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有用人才。
2. 科学性原则。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门课、一个活动、一个实验就能实现的。坚持科学性原则就要求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全面地认识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世界观改造,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科学地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推进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应统筹规划、科学运作,围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改革和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3. 系统性原则。创新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它涉及人的身心、智力、思想、人格的基本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品质的整体性发展,强调打好基础,全面训练;强调专与博、科学与人文、个性与社会化的相互统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从学生的入学到毕业、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过程。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全方位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得到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4. 主体性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在学习与生产实践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尊重学生与科学培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对共性的全面培养,又要鼓励个性的发展,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鼓励学生从事各类创新性活动;将传授知识与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自信力, 树立自信心, 勇于开拓创新。
5. 实践性原则。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中学会做,在做中提高能力。华中科技大学的调查表明,在该校三四年级学生中,有85.9 %的学生未尝试写过学术论文、62.7 %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65.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有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是有很大差距的。高校在充分认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让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 组织领导体系。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通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服务于社会,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认识、积极有效地组织领导,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领导体系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划、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评比表彰等。高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为学校决策,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政策依据,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第二个部分是指教学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部)处、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第三部分是指由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成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实施者,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2. 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环境、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创新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舆论导向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一切为了育人”的良好氛围。
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教育发展模式及思路, 大胆借鉴和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实现文理科相互渗透,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勇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益和办学质量。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要求教育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评价体系等全面进行改革。高校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要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学生的能力的评价,除了考察他们记忆知识的能力以外,应着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要将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只有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建设中,要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外延和内涵建设并重、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方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创新和创造的源泉及基础是人才的个性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从而激发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猜测、想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开辟一些新领域,开阔新视角,推动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学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教务管理、质量监控、招生管理等系统。积极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课、评教等工作,使高校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的金色田园。
3. 创新活动体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对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 丰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锻炼, 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的规划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受益面。在第二课堂的教育中,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改变“保姆式”的教育管理模式,给广大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扶持各类科技型社团和协会的发展,强调学术氛围,增加科技含量。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 开拓学生学科视野,加深学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认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得到训练。
高校应大胆吸收并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重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设立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校内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国内、国际学术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 保障激励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其过程是一种消耗性工作,需要一定的政策、资金的投入。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科技活动奖励办法,从学分认定、学位授予、评奖评优、物质奖励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扶持与鼓励,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严格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做好项目申报、交流、检查、结题等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科研思想、科研能力、科研过程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三、 结束语。坚实的知识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特征。我们应立足于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呼唤,在实现创新教育的历史继承与扬弃的同时,大胆地设计新模式,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
[2]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3]周秀娇,陈志涛.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2).
(1.合肥工业大学团委,2.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1999年, 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1. 思想性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一个大学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自觉、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高校要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坚持思想性原则。高校应把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精神的陶冶和培养结合起来,要在学生的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成长之路, 成为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有用人才。
2. 科学性原则。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门课、一个活动、一个实验就能实现的。坚持科学性原则就要求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全面地认识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世界观改造,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科学地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推进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应统筹规划、科学运作,围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改革和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3. 系统性原则。创新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它涉及人的身心、智力、思想、人格的基本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品质的整体性发展,强调打好基础,全面训练;强调专与博、科学与人文、个性与社会化的相互统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从学生的入学到毕业、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过程。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全方位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得到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4. 主体性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在学习与生产实践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尊重学生与科学培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对共性的全面培养,又要鼓励个性的发展,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鼓励学生从事各类创新性活动;将传授知识与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自信力, 树立自信心, 勇于开拓创新。
5. 实践性原则。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中学会做,在做中提高能力。华中科技大学的调查表明,在该校三四年级学生中,有85.9 %的学生未尝试写过学术论文、62.7 %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65.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有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是有很大差距的。高校在充分认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让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 组织领导体系。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通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服务于社会,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认识、积极有效地组织领导,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领导体系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划、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评比表彰等。高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为学校决策,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政策依据,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第二个部分是指教学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部)处、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第三部分是指由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成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实施者,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2. 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环境、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创新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舆论导向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一切为了育人”的良好氛围。
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教育发展模式及思路, 大胆借鉴和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实现文理科相互渗透,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勇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益和办学质量。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要求教育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评价体系等全面进行改革。高校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要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学生的能力的评价,除了考察他们记忆知识的能力以外,应着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要将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只有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建设中,要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外延和内涵建设并重、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方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创新和创造的源泉及基础是人才的个性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从而激发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猜测、想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开辟一些新领域,开阔新视角,推动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学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教务管理、质量监控、招生管理等系统。积极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课、评教等工作,使高校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的金色田园。
3. 创新活动体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对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 丰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锻炼, 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的规划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受益面。在第二课堂的教育中,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改变“保姆式”的教育管理模式,给广大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扶持各类科技型社团和协会的发展,强调学术氛围,增加科技含量。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 开拓学生学科视野,加深学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认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得到训练。
高校应大胆吸收并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重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设立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校内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国内、国际学术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 保障激励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其过程是一种消耗性工作,需要一定的政策、资金的投入。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科技活动奖励办法,从学分认定、学位授予、评奖评优、物质奖励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扶持与鼓励,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严格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做好项目申报、交流、检查、结题等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科研思想、科研能力、科研过程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三、 结束语。坚实的知识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特征。我们应立足于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呼唤,在实现创新教育的历史继承与扬弃的同时,大胆地设计新模式,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
[2]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3]周秀娇,陈志涛.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2).
(1.合肥工业大学团委,2.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