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师范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探索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应对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师范生在未来要想担负起发展小学教育事业、培养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在师范教育中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而加强高职师范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关于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哪些影响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理论课程 师范生 心理健康 核心素养
  1 前言
  高职师范生是未来小学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来源,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必将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響。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什么联系呢?教师专业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基本任教能力来进行培养,是提高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 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1 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师范生面对的是准教师职业,面对日益频繁的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思潮,他们必须具备适应其未来职业的关键能力;而关键能力就是核心素养。同时,面对教师职业的不断饱和和逐渐竞争的压力,他们还必须具备非师范职业的选择和适应的关键能力,以应对个体成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师范教育仅仅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的基本职业素养教育应该向培养适应职业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转变。而关键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就是心理素质的培养[1]。
  2.2 心理健康教育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师范生的培养不仅包含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让师范生能够在工作当中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推动学生真正实现综合发展[2]。
  3 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3.1 高职师范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教育理想、操守和信念
  师范生高尚的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教育理想、操守和信念是其作为未来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师范生初期接触到学生时,会因为缺少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不足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就依赖师范生强大的基本专业素养,保持对教学工作的强大热情,坚持在工作当中提升自我,不断增加个人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逐渐成为一名能力出众的优秀教师。不仅如此,在步入社会后,师范生面临社会和工作两方面的压力,需要依靠专业素养作为心里支撑的重要要素,艰苦奋斗,不断成长,在各种环境下保持一颗平常心,将目光始终聚焦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上[3]。
  3.2 师范生需具备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养
  师范生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并不固定,在没有成为某专业科目的教师之前,师范生应该不断充实自身,掌握更多的的教育专业知识,对于目前在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种科目知识融汇贯通,同时,积极地学习更多教育教学相关的技能。不仅如此,师范生要保证个人技能和个人素养既有量又有质,既要保证对许多科目都有所涉猎,同时也要在单一科目上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的能力,不仅要自身对知识有所了解,更要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积极地学习不同年龄层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每个年龄层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以将心理方面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4]。
  3.3 是高职师范生综合方面的素养,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根据上文所述,师范生应该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素养,个人能够将知识内容融会贯通,而在教学当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就需要师范生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方面的核心素养,积极地了解人文素养、沟通合作素养、创新素养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将其作为制定策略的主要凭依,不仅要为学生带来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良好发展,为青少年做好心理方面的培育,使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5]。
  3.4 终身的学习
  师范生的学习不以获得了某些成就为终点,不管是在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完善和学习,师范生的学习应该伴随终生。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以如今的时代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形势,很多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知识教学,因此,教师的学习应该是紧跟时代发展的,而时代发展不断,则教师的学习不断,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应该对个人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使自身保持先进性。
  4 结语
  本文对教育理论课程有效培养师范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产生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的相关院校培养出更多更强大的师范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师范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建构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赐成,沈琰琰,庄鑫渝.中学历史教育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历史教育论文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2):30-35.
  [2] 符智荣,李雪峰,王美莲.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探析——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21):170-172.
  [3] 杨丽.教育理论应为教育目的确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7,10(03):82-87.
  [4] 朱桂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方向、困境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2):46-51.
  [5] 宣小红,史保杰,薛莉.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对2016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7,38(02):26-39.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想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需要进一步强化中职课堂的教学管理。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并分别从管理课堂教学的交往过程、管理课堂教学的时空环境以及管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解析了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建构。  关键词:中职课堂 教学管理 内涵 内容建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管理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中职教师也不例外,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希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民众眼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视觉质量从“看得清”发展到“看得清晰、舒适、持久”,这不仅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是对视光从业者的考验。为满足人
摘 要: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家庭劳动教育更是对学生德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家庭劳动教育除了加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之外,还利于学生培养坚韧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将这种良好的品德习惯发挥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家庭劳动教育
通过对基于“公司+农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及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了基于应收账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和基于预付账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模式,并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的农户
运用共词分析中的词频统计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共词网络分析法这3种关键方法,以“供应链”为主题词,以2015-2019年为时间跨度,根据影响因子等因素选定CNKI中管理科学与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紧承这个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