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

来源 :学生之友·创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系统生物学知识的起点,为学生之后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作用,因此,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而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弊端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氛围的营造”等为例,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从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物科技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意识,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一、起点: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一节初中生物课堂的开始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内容是否清楚不但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起到牵制的作用。教学目标当中确定了生物课堂中教学的范围,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初中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行自主的生物知识学习,同时,教学目标当中也确定了学生在一节生物课学习之后所要实现的学习水平,是教师检验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丰富教学目标的内容,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安排以及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结构,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例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分析的学习过程,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体验探究过程,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动物尤其是人类学习行为对生存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中包含“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的内容,能够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切合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初中生物课堂的要求。
  二、关键: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生物课堂中,生物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呈现被动的学习状态,较低的主动性难免会造成低效的课堂效果,而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更多的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合作”等教学理念,因此,生物教师应当积极改进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效果。例如,在进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教师根据班级内的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之后设置(1)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入到肺部当中的?(2)气体进入肺部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节课的学习。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形成互帮互助的精神,养成优秀的品质。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以及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三、情境:教学氛围的营造
  死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终结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进行生物氛围的构建,促进学生在浓厚生物学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例如,在进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的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投放与《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在直观的多媒体教具中,感受心脏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途径,增强课堂生动的效果,营造学习“心脏”的生物学氛围;再如,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2)反射弧的结构是怎样的?等问题,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节课的学习之中,同时在深入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协助教师构建“求知”的教学氛围。不难看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构建良好的生物知识学习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现代基础教育当中,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已经被重新定义,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丰富教学目标的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生物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祖木拉提·塔里甫.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2]王焰.基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生物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85.
其他文献
摘 要:寄宿制学校开办以来教育优势明显,但寄宿生心理问题逐渐暴露。本文旨在以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现状为基点,探索其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实践策略,为寄宿制学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  一、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选取天水市具有代表性的寄宿制学校--天水市第一中学(麦积分校)初中部671名寄宿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被提升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化学在初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的地位,本文将探索核心素养下化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一、关于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
期刊
摘 要:“强基计划”即从基础学科层面出发所提出的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透过“强基计划”所选拔出的人才,不仅应当具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识,也应该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拔尖。而从课改后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后,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为此,我们也应当基于此促进“强基计划”的落实,助力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更好成长。  关键词:强基计划;核心素养;文化基础  随
期刊
摘 要:学校教育长期将惯用右手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左利手学生的诉求常常成为教师视线的盲区。家庭教育中,学龄前是否应该纠正幼儿使用左手的习惯成为左利手幼儿家长的困惑。给予左利手幼儿应有的关注,教师势必要推进家园合作,完善教育细节,鼓励幼儿进行双手活动,为促进社会教育机会公平、立足以人为本打好桩基。  关键词:左利手;右脑;幼儿;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段教育  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育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时代下的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多项主观性活动能力,尤其在更加强调学以致用的课程教育新理念倡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面貌和内构。基于此,本文通过研习新课程标准及语文课程内容,对如何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写作;素材;评改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阅读同等重要的教学重点。相较于阅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转变,中国在教育行业,也开始实行新课标。而新课标的标准实施,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改变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课程。其中,艺术类学科也要跟随文化课一同改变。在艺术教育中,主要分为美术类与音乐类两大类,美术学科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的审美观。音乐课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完善自己。本文通过针对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寻求解决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各国掀起了热浪。英语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势必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形成中逐步塑造出健康的人格。所以,在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前提下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应自然化、生态化,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生态化的户外环境不应是植物、绿化的简单叠加,还要根据幼儿园所在位置的在地性,其地域文化,创设良好的物质生态环境和非物质生态环境,将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相结合,从而形成幼儿园所独有的户外生态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生态环境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成长极其重要,支持幼儿沉浸在自然世界,可以增强幼儿的认知、动作、语言、社
期刊
摘 要:从章节构成、物理实验、教材例题、教材插图四个方面对中美高中物理典型教材中的核物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美教材篇幅相当,内容相近;人教版教材没有设置实验,而美国教材设计了三个实验,且器材较为生活化;美国教材例题更多,且给出了明确的解题步骤,并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最后得针对比较结论,对国内高中物理教材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中物理教材;核物理;比较研究  核物理是20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