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正确把握“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浙江省余姚市七中 魏浩兴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内容。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考点,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一、了解“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考点提出的背景和内涵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分配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老百姓又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表现出不满。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根据贡献大小应该拉开的收入差距没有拉开,这主要表现在公有制内部,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二,收入的差别偏离或超过了贡献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垄断的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这两个方面既损害了平等,又丧失了效率。
按照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包括非劳动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前提的。根据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辩证法,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同样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而所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同时也可以克服在分配领域的不公现象。
二、明解“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虽然2007年的考纲中明确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重要地位的丧失。恰恰相反,它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去贯彻落实这一原则的,这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向学生强调这一点。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当前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其次,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三、必须弄清“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注重公平的关系
十六届五中会会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理解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一方面,要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只有坚持这一点,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承认根据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所获得的利润、利息、股息等收入是合理的。这在实践中,不仅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调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因而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同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然而,即使是完全按贡献分配,收入差别也不能扩大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地步,从而危及社会和谐,违背社会主义本质。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平等)。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也强调: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这些,我们必须牢记。
创新政治课教学设计
■商丘市幼儿师范学校 刘红云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已大为减少,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时尚”。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个性。
一、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起点和终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目标,就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如果教学目标太笼统、太抽象,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做什么、通过教学学生的行为应该有哪些变化等。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盲目追求轰动效应,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教学设计在注重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有责任心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的配合。隐性课程既不是某个学科教学,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通过学校的整体环境、气氛给学生施加影响,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隐性课程通过创设优美的环境、生动的教育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情感人,以景动人,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丰富心灵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隐性课程资源优化课堂环境,使课堂生活化、社会化,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设计要开拓学生思路,体现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自由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教师也可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形成师生互动。
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郑州市四十九中 赵建成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差,以致造成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低。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依赖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教学信息反馈是思想政治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反馈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直接反馈。指教师从学生方面及时得到的反馈信息。如:观察学生记录笔记的神态,还有回答教师提问、自我阅读和讨论发言的表现等。这种反馈信息的方式是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为可靠的。第二是间接反馈。间接反馈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反馈,也可以是从领导的检查、同事的评课以及学生的课间闲聊中获得反馈信息。教师还要把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往,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多是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生很难及时知道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有不少实验资料表明: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是促进学习进步的有效因素之一。反馈可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每日反馈较每周反馈效果要好,所以教师要及时地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评价信息,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准确地把握反馈的时机。
一、细心备课,未雨绸缪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大纲、教学参考书钻深吃透,把握好重点、难点,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知识点易混淆,会出现思维堵塞;会出现哪些偶发事件,应采取哪些应变措施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师生互动,动态反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是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因此,学生应在课前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把旧知识当成接受新知识的生长点,将难点作为一个信息源贮存起来。上课后,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反馈听课法”,在“自我—教师—自我”的频繁反馈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并迅速将有关学习的真实信息反馈给教师,以利于教师进行调控,得到更易接受的知识。
三、因势利导,即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无不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迅速捕捉这些信息,并据此作出准确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在课堂上,可以师生共同总结,当堂练习,当堂提问,当堂测验,以便即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实践证明,当堂即时反馈是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测试后讲评,效果反馈
通过阶段性的测试评估,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出差距,调整学习行为,这样就能根据教学双方的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政治课教学应灵活多样
■禹州市范坡乡一中 冀红帅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想改变“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的认识,真正激发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对优秀生赞不绝口,也不对后进生挖苦打击。我常同后进生交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尊重和采纳。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同时,我还坚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没有严格要求的尊重和信任就会产生无原则的迁就或溺爱;没有尊重和信任的严格要求就会变成苛求,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防止成人化、模式化和一般化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课时的观察、同学生本人谈心、和学生家长交流等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决不搞“一锅煮”。例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相对较弱,我就常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感知自然,感知社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我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来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具有艺术才能,我就通过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来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的学生具有科技制作才能,我就定期在学生中举行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活动,以此培养他们珍惜劳成果的思想品德。另外,我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蛮横粗暴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对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学生则给予鼓励等。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树立远大的理想起着重要作用。在重视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把个别教育作为上好思想政治课的重点,特别是对后进生,应弄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良好班风的影响和教师个别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更加有效。
政治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三种方法
■周口市一高 张 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重视课堂“导入”作用
一堂课的开始很重要,尤其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独特的“导入”,迅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良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承上启下,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故事导入法:运用适当的故事既能让学生明白深奥的哲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政导入法:在经济学里有许多知识难以理解,适当引入时政资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觉得经济常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活动导入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各抒己见时,引入这一课的主题。教师应结合所教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无法对一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然后交给学校,说这些学生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提高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进步也很大。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重要性,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自我肯定的愉悦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语文知识讲解政治
成语典故语言简洁凝练,寓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把它们适当地运用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会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浅显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中主观主义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纸上谈兵”“守株待兔”“智子疑邻”中出现的结果在认识上犯了什么哲学错误,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等。
还可以利用名诗名句活跃课堂气氛。名诗名句简洁凝练,蕴含深刻的哲理,课堂上引入名诗名句,很容易拨动学生心弦,使其产生共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导学生分析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分析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通过名诗名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生成”之花处处开放
■河南省实验小学 林红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特别关注“生成”,这就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经常密切关注学生课内外的生活,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一、课堂——“生成”的土壤
叶澜老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灵活地捕捉预料之外的精彩,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使课堂焕发出盎然生机。
一是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促使“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着眼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既定课程,还应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为节约时间而急于按预设教案讲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讨论。
二是要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促使生成。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中敏锐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注意给学生创设多种选择的机会,促使课堂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调整教案,进而超越预设目标,使课堂尽显魅力。
二、课外——“生成”的海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一节中指出:“课程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比如我在与二年级学生交谈时,常听到他们讲××数学考得很差,××经常不交作业,××爱欺负人,等等。有些学生总爱指责别人,甚至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当我问及他们班级中谁好、需要向谁学习时,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在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至于那些在班级里默默无闻的同学,即使具有可贵的品质和超人的特长,也很少被提及。于是,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老盯住别人缺点的现象,我在班上进行了“人人有长处,共同来进步”的主题活动,教育学生要多了解每位同学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提高自己,从而感受展示自己、欣赏别人的快乐,创造积极、愉快、有爱心的生活。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课题,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从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捕捉信息,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主题,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
■滑县王庄镇四中 刘贵军 王学琴
德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
一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再如相互质疑,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以平时生活中同学们的行为为论据,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要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新课改突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三是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三、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下学习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价中,一要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评价时,不仅注重学生的分数,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二要做到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上课前要给学生公布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同时,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要全面、科学、规范。三要做到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本栏责编 水 木)
■浙江省余姚市七中 魏浩兴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内容。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考点,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一、了解“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考点提出的背景和内涵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分配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老百姓又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表现出不满。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根据贡献大小应该拉开的收入差距没有拉开,这主要表现在公有制内部,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二,收入的差别偏离或超过了贡献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垄断的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这两个方面既损害了平等,又丧失了效率。
按照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包括非劳动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前提的。根据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辩证法,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同样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而所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同时也可以克服在分配领域的不公现象。
二、明解“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虽然2007年的考纲中明确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重要地位的丧失。恰恰相反,它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去贯彻落实这一原则的,这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向学生强调这一点。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当前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其次,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三、必须弄清“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注重公平的关系
十六届五中会会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理解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一方面,要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只有坚持这一点,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承认根据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所获得的利润、利息、股息等收入是合理的。这在实践中,不仅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调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因而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同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然而,即使是完全按贡献分配,收入差别也不能扩大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地步,从而危及社会和谐,违背社会主义本质。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平等)。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也强调: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这些,我们必须牢记。
创新政治课教学设计
■商丘市幼儿师范学校 刘红云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已大为减少,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时尚”。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个性。
一、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起点和终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目标,就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如果教学目标太笼统、太抽象,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做什么、通过教学学生的行为应该有哪些变化等。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盲目追求轰动效应,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教学设计在注重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有责任心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的配合。隐性课程既不是某个学科教学,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通过学校的整体环境、气氛给学生施加影响,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隐性课程通过创设优美的环境、生动的教育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情感人,以景动人,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丰富心灵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隐性课程资源优化课堂环境,使课堂生活化、社会化,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设计要开拓学生思路,体现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自由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教师也可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形成师生互动。
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郑州市四十九中 赵建成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差,以致造成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低。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依赖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教学信息反馈是思想政治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反馈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直接反馈。指教师从学生方面及时得到的反馈信息。如:观察学生记录笔记的神态,还有回答教师提问、自我阅读和讨论发言的表现等。这种反馈信息的方式是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为可靠的。第二是间接反馈。间接反馈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反馈,也可以是从领导的检查、同事的评课以及学生的课间闲聊中获得反馈信息。教师还要把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往,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多是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生很难及时知道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有不少实验资料表明: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是促进学习进步的有效因素之一。反馈可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每日反馈较每周反馈效果要好,所以教师要及时地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评价信息,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准确地把握反馈的时机。
一、细心备课,未雨绸缪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大纲、教学参考书钻深吃透,把握好重点、难点,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知识点易混淆,会出现思维堵塞;会出现哪些偶发事件,应采取哪些应变措施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师生互动,动态反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是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因此,学生应在课前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把旧知识当成接受新知识的生长点,将难点作为一个信息源贮存起来。上课后,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反馈听课法”,在“自我—教师—自我”的频繁反馈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并迅速将有关学习的真实信息反馈给教师,以利于教师进行调控,得到更易接受的知识。
三、因势利导,即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无不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迅速捕捉这些信息,并据此作出准确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在课堂上,可以师生共同总结,当堂练习,当堂提问,当堂测验,以便即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实践证明,当堂即时反馈是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测试后讲评,效果反馈
通过阶段性的测试评估,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出差距,调整学习行为,这样就能根据教学双方的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政治课教学应灵活多样
■禹州市范坡乡一中 冀红帅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想改变“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的认识,真正激发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对优秀生赞不绝口,也不对后进生挖苦打击。我常同后进生交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尊重和采纳。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同时,我还坚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没有严格要求的尊重和信任就会产生无原则的迁就或溺爱;没有尊重和信任的严格要求就会变成苛求,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防止成人化、模式化和一般化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课时的观察、同学生本人谈心、和学生家长交流等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决不搞“一锅煮”。例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相对较弱,我就常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感知自然,感知社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我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来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具有艺术才能,我就通过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来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的学生具有科技制作才能,我就定期在学生中举行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活动,以此培养他们珍惜劳成果的思想品德。另外,我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蛮横粗暴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对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学生则给予鼓励等。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树立远大的理想起着重要作用。在重视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把个别教育作为上好思想政治课的重点,特别是对后进生,应弄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良好班风的影响和教师个别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更加有效。
政治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三种方法
■周口市一高 张 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重视课堂“导入”作用
一堂课的开始很重要,尤其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独特的“导入”,迅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良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承上启下,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故事导入法:运用适当的故事既能让学生明白深奥的哲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政导入法:在经济学里有许多知识难以理解,适当引入时政资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觉得经济常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活动导入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各抒己见时,引入这一课的主题。教师应结合所教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无法对一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然后交给学校,说这些学生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提高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进步也很大。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重要性,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自我肯定的愉悦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语文知识讲解政治
成语典故语言简洁凝练,寓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把它们适当地运用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会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浅显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中主观主义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纸上谈兵”“守株待兔”“智子疑邻”中出现的结果在认识上犯了什么哲学错误,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等。
还可以利用名诗名句活跃课堂气氛。名诗名句简洁凝练,蕴含深刻的哲理,课堂上引入名诗名句,很容易拨动学生心弦,使其产生共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导学生分析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分析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通过名诗名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生成”之花处处开放
■河南省实验小学 林红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特别关注“生成”,这就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经常密切关注学生课内外的生活,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一、课堂——“生成”的土壤
叶澜老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灵活地捕捉预料之外的精彩,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使课堂焕发出盎然生机。
一是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促使“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着眼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既定课程,还应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为节约时间而急于按预设教案讲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讨论。
二是要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促使生成。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中敏锐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注意给学生创设多种选择的机会,促使课堂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调整教案,进而超越预设目标,使课堂尽显魅力。
二、课外——“生成”的海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一节中指出:“课程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比如我在与二年级学生交谈时,常听到他们讲××数学考得很差,××经常不交作业,××爱欺负人,等等。有些学生总爱指责别人,甚至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当我问及他们班级中谁好、需要向谁学习时,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在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至于那些在班级里默默无闻的同学,即使具有可贵的品质和超人的特长,也很少被提及。于是,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老盯住别人缺点的现象,我在班上进行了“人人有长处,共同来进步”的主题活动,教育学生要多了解每位同学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提高自己,从而感受展示自己、欣赏别人的快乐,创造积极、愉快、有爱心的生活。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课题,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从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捕捉信息,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主题,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
■滑县王庄镇四中 刘贵军 王学琴
德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
一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再如相互质疑,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以平时生活中同学们的行为为论据,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要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新课改突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三是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三、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下学习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价中,一要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评价时,不仅注重学生的分数,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二要做到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上课前要给学生公布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同时,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要全面、科学、规范。三要做到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本栏责编 水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