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用于模拟数学环境;二是用于个别化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三是用于互动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作用;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奉行的是一种以知识教育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的实施场所主要在教室,倾向于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机械的过程,重视的是概念的推演、知识的演绎和公式的推导。在此过程中,只存在主体——教师、客体——学生以及中介物——课本三个要素,其他的要素都被排除在教学之外;教学的过程也大多被理解为照本宣科,教师倾向于将教学看成是一个个知识点的传授,这种数学课堂教育不仅将教学的知识点讲解得索然无味,而且也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更不用说注晕学生个体内在的生命的需求这不仅使得教学的过程毫无生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的肤浅的理解上,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知识,更谈不上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简单的工作问题。
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影视、音乐等多种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让数学教学变得图文并茂,优雅的文字、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解说有效弥补了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公式推导、算式运算过于单一、机械的弊端,而且通过将生活中的与数学有关的案例引进去,更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燃起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只有在这种平等、多元和宽容的学习环境中,“个人的好奇、困惑才能够转化为求知、求美、求用的内在欲求,并通过个体与他人包括管理者和师生之间的激情互动,彰显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中领会到生活的智慧、知趣和情趣,进而对参与学校生活投入更高的热情和激情”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中的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数学教学主张的是知识的灌输论。在这种理论模式上,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真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没有任何的能动性。这种教学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学生身心发育的成熟,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滞后性。特别是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培养。而数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使命便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而怀疑精神和好奇心是科学精神最终重要的内容之一。灌输论的教学理念无疑是与科学精神相悖的。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教师可能在知识上比学生丰富一些,但是在数学科学的探索领域,教师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方法上,首先要变灌输论教育为互动式的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将复杂的数学教学过程简单化,因为其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使得学生在简单、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掌握艰深的数学知识。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化,通过将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图像和图表以及动画,寓趣味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会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引起求知的欲望。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是一个人机对话的过程,它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学生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生命体验。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发挥的能动性也就越大,其取得的效果越来越令人惊叹。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数学环境
数学教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在传统的实际教学中,与语文教学不同,数学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怎样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一教学中的难题。第一,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数学实验,通过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真正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第二,信息技术可以用图像、符号、语言等演绎数学概念和公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无法将数学概念和公式详细讲解给学生,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公式转化为图像、符号和语言,将复杂的数学公式以直观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信息技术还能模拟日常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知识,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通过对日常生活情景的演绎和再现,不仅可以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供生活化的场景,而且也能够举一反三,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 信息技术使得按需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传统的数学教学实行的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受课堂教学的局限,这种教学无视每一个个体的知识背景、知识接受能力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方式,严重挫伤了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信息技术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使得按需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根据每名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一对一的辅导,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跟上学习的进程,教师还可以就同一数学问题提供不同的解法思路。这样,教师就可以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数学教学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巩固中,使互动教学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互动性,它的存在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信息技术“为个性自由、个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这种自由的空间,无疑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条件。南于计算机技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空间无限扩大。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设置教学BBS聊天室,将每次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预先公布出来,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预习,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围绕特定的数学教学问题自主地提出假设,收集材料,验证假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提高部分,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学生可以在教学BBS空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提交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和问题,及时反馈学习难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探索与争鸣,2010(3)
[2]冯珍珍。论网络文化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探索与争鸣,2010(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作用;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奉行的是一种以知识教育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的实施场所主要在教室,倾向于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机械的过程,重视的是概念的推演、知识的演绎和公式的推导。在此过程中,只存在主体——教师、客体——学生以及中介物——课本三个要素,其他的要素都被排除在教学之外;教学的过程也大多被理解为照本宣科,教师倾向于将教学看成是一个个知识点的传授,这种数学课堂教育不仅将教学的知识点讲解得索然无味,而且也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更不用说注晕学生个体内在的生命的需求这不仅使得教学的过程毫无生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的肤浅的理解上,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知识,更谈不上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简单的工作问题。
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影视、音乐等多种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让数学教学变得图文并茂,优雅的文字、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解说有效弥补了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公式推导、算式运算过于单一、机械的弊端,而且通过将生活中的与数学有关的案例引进去,更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燃起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只有在这种平等、多元和宽容的学习环境中,“个人的好奇、困惑才能够转化为求知、求美、求用的内在欲求,并通过个体与他人包括管理者和师生之间的激情互动,彰显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中领会到生活的智慧、知趣和情趣,进而对参与学校生活投入更高的热情和激情”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中的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数学教学主张的是知识的灌输论。在这种理论模式上,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真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没有任何的能动性。这种教学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学生身心发育的成熟,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滞后性。特别是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培养。而数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使命便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而怀疑精神和好奇心是科学精神最终重要的内容之一。灌输论的教学理念无疑是与科学精神相悖的。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教师可能在知识上比学生丰富一些,但是在数学科学的探索领域,教师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方法上,首先要变灌输论教育为互动式的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将复杂的数学教学过程简单化,因为其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使得学生在简单、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掌握艰深的数学知识。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化,通过将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图像和图表以及动画,寓趣味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会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引起求知的欲望。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是一个人机对话的过程,它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学生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生命体验。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发挥的能动性也就越大,其取得的效果越来越令人惊叹。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数学环境
数学教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在传统的实际教学中,与语文教学不同,数学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怎样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一教学中的难题。第一,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数学实验,通过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真正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第二,信息技术可以用图像、符号、语言等演绎数学概念和公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无法将数学概念和公式详细讲解给学生,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公式转化为图像、符号和语言,将复杂的数学公式以直观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信息技术还能模拟日常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知识,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通过对日常生活情景的演绎和再现,不仅可以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供生活化的场景,而且也能够举一反三,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 信息技术使得按需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传统的数学教学实行的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受课堂教学的局限,这种教学无视每一个个体的知识背景、知识接受能力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方式,严重挫伤了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信息技术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使得按需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根据每名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一对一的辅导,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跟上学习的进程,教师还可以就同一数学问题提供不同的解法思路。这样,教师就可以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数学教学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巩固中,使互动教学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互动性,它的存在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信息技术“为个性自由、个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这种自由的空间,无疑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条件。南于计算机技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空间无限扩大。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设置教学BBS聊天室,将每次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预先公布出来,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预习,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围绕特定的数学教学问题自主地提出假设,收集材料,验证假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提高部分,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学生可以在教学BBS空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提交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和问题,及时反馈学习难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探索与争鸣,2010(3)
[2]冯珍珍。论网络文化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探索与争鸣,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