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寻梦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的愉悦,在于补充心智能量、焕发生命激情。今年8月初,我去了一趟海滨小城龙港,短暂的两天三夜,有着梦如花开般的奇妙感受。那几天热得像下火,我心里却痛快如秋凉。这是一个怎样的龙港,又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一
  龙港很小,2019年8月之前,它还是苍南县一个港口镇;1984年之前,世界上还没有这个龙港,现在龙港所在的位置,只有一个沟壑纵横、荒凉一片的港湾和五个“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的小渔村;而1981年之前,世界上还没有苍南县。
  160多万人口的超级大县平阳以“地大人多,行政领导力所不及,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复杂,山海之利不能得到发挥,民族语言结构不一,山区老区建设不快,群众生活仍很困难”的悲壮理由,直接促成了苍南县的破壳而出、分县而治。
  一穷二白的苍南县急于发展,在鳌江南岸设立了沿江港区,开发全县的物资集散中心,才有了龙港。
  龙港镇不负众望,历经三十多年的不懈追求和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17名,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霸”。于是,龙港镇轻轻挥手,作别苍南的云彩,一跃成为龙港市,与苍南成了兄弟。
  2020年8月,龙港市刚满周岁,像婴儿,像晨起的太阳,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地域之变有时候比人的变化还要有趣。若没有龙港之行,我哪里会知道浙江温州之平阳、苍南、龙港,原来有着这么深厚的血肉之情呢?大地泰然,却也有孕育的新生和成长的离合。天高地厚,割不断大地的深情。
  从村到镇,从镇到市,一步一个脚印,龙港人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真诚。当然,风雨坎坷、泪水鲜花、守诚智慧,这其中的艰辛和成功,也唯有龙港人自知。改革开放成就了龙港奇迹。当年,数万农民怀抱热情和渴望,离土离乡,迁入自己创造的龙港“城”,才有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这么多年来,龙港先后又增加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4张“国字号”金名片。每个名片,都是金光闪闪。
  龙港的前世今生,像极了改革开放年代里呈现出的普遍的人生,一步一个脚印,从冬走到春,从春走到秋,走向收获、走向辉煌。看到龙港,我像是看到了自己。蓦然回首,一路皆是惊喜。
  原来,龙港和我一样,也做了一个悠长、甜蜜的梦,一个奋斗的梦。
  二
  龙港的面貌颇有海滨小城的特点,不高的房屋,外观多有风雨急掠的痕迹。身为海滨之城,台风应该是这里的常客。
  我还没有感受过台风,说起来也是人生的一个遗憾。杭州一位作家朋友逗趣道:你是个土包子。话音刚落,媒体上就传来了消息,台风“黑格比”即将登陆温州乐清,经过龙港。我一听乐了,来龙港太值了,可以一睹“黑格比”的尊容,从此扔掉“土包子”的帽子,扬眉吐气。
  说起龙港,我脑海里呈现的都是大海,在这座海边小城,可以尽情地看大海、吃海鲜。没料到,在龙港竟然找到了江南水乡的感觉,就像在绍兴、周庄、乌镇或合肥的三河,满满的都是水乡的温柔。
  那天,我们在白沙河小码头登上了一艘铁皮船。
  笔直的河道、铁皮船,看上去有点儿粗陋,当船开行,心情一下子便柔软了下来。不走路,不骑自行车、电动车,不开汽车,而是气定神闲地坐在船上,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飘然前行。小船纸伞,娉婷倩影,吴依软语,浪花诗行,恰如宣纸上纷飞的水墨。
  阳光高悬,两岸小楼相连,海风的风流韵味尽在眼底,一些楼房的墙上,尚有岁月留下的依稀可辨的时代语痕。两岸零星的菜地蓊蓊郁郁,丝瓜花硕大金黄,嫩南瓜挂在篱笆上,玉米的咖啡色穗子迎风伸展,瓜果飘香……初秋的景恰如少年郎的情窦初开。
  一座座石拱桥迎面扑来,让激动的我老老实实地坐在舱里,不敢忘情地站起身,以免碰头。
  龙港地处鳌江流域,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道竟有800多公里。这江南河网有两条干河,一条龙金运河,由北向南,全长26.4公里,纵贯于江南平原;一条云肥河道,由西向东,经铁龙、宜全长约20公里,横穿于江南平原。而这江南河网的主要支流有五个,龙肥河、金肥河、龙凤河、钱湖河和钱望河,其中的龙肥河始于龙港市方岩下,由北向东南,流经白沙河。原来,我欣赏到的白沙河只是龙港水乡的“九牛一毛”,是阡陌交错、河网纵横、四通八达的一个角落,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船行河道,不颠不堵,通畅安稳。“十里白沙路,沿河半爿街。”小桥流水,河畔人家,青瓦白墙,烟火人间。
  若不是天气太热,真以为就是春风扬州十里了。羁旅京城多年,本以为来龙港只能饱观沧海,没想到也人了一回江南梦乡。
  三
  8月3日,吃过晚饭,我们一行人去海边看月亮。农历六月十四,月亮又圆又亮。海上觀月,走到哪儿都是一景。但是龙港的海月,似乎更有风情。
  往海滩上走,风温凉地呼呼掠过,淡腥味儿飘过来,找到了海的味道。远处的航标灯一盏盏亮着,像天边的星。
  流云遮月,月亮周围的云分外明亮,一副喷薄欲出的姿态。海水涨潮了,乌云在风中艰难地蠕动。我们站在海边,兴致勃勃地看月亮从重重纱帐中一点一点儿裸露出来,皎洁得耀眼。惊喜的欢呼声几乎是异口同声,编织了一张浓密的网,将风声盖在了水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似乎有点儿想当然了,别的地方谁知道是阴是晴呢?但是,我们真看见龙港的月了。
  几个活泼的年轻女子摆出了各种姿态照相。照人,照海,照月,缺一不可。笑声洒下一片,与涛声媲美。女人照相就像买衣服,永远是不够的。三个女子,摆了一个飞天的动作,一个接一个,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拎起裙裾,在风的吹拂下,在月的映照下,衣袂飘飘,嫦娥奔月的样子。突然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念头,如果她们真的奔上月了呢?哇,不敢往下想了……太美了。
  海边的大美总是无穷无尽,令人遐思,因为我们怎么也看不到海的彼岸。
  面对大海,当年的龙港人一定也是这样想的吧,大海的那边有什么?在望不到边的大海上,心飞翔了,胸怀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龙港人的勇气和胆魄,就是大海赋予的吧?登高望远,望得远才能走得更远。龙港人一定是借助了大海的力量,就像乘风破浪的真正的龙。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夜,唯一的缺憾是少了一堆让人激情澎湃的篝火,与月亮遥遥呼应、心心相印的篝火。海上赏月,终觉销魂。追月,一个飞翔的梦,一个改变现状的梦,一个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的梦。那一刻,我盯着那些星星一般闪亮的航标灯,却在想,天空中的星星不也是我们飞翔的航标灯吗?
  “黑格比”的登陆时间又推后了,大约改在8月4日凌晨。夜里,我躺在床上静静地等。终于听见有风刮起来了,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的,像先头部队的侦察兵。等着等着,等进了梦乡,一觉醒来,天亮了,世界安安静静的,太阳明亮一片。真是遗憾,我与“黑格比”擦肩而过,不,是擦梦而过。
  从此记住了龙港,我距离台风最近的地方,我在台风中呼呼大睡的地方。
  摄影:陈淑芬
其他文献
2018年,戊戌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和我相依为命三十年的妈妈走了。  妈妈最喜欢古典音乐,每年元旦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锁定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其专注程度远超春晚。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努力奋斗数年后,有了足够经济条件,可以带着她去维也纳现场听一次音乐会。可还没等我挣到钱,这花钱尽孝的机会就已荡然无存。  2015年5月的某一天,当我看到那张A4纸的B超结果时,“癌”这个字像一颗沉沉的铅球,以极快的速度击
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它是怎么一天一天地改变的,我也说不清楚。非常的缓慢,一些工业文明如此缓慢地、一点一滴地让你难以感觉地渗透,没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就像空气流动一样自然地过渡。一切好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这样,又是什么样的呢?  村庄,就像一座衰朽的空房子,里面住着空巢的老人,年幼的留守的永远充满了渴望爱和温暖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就像那些盖好了却常年无人居住的楼房,庞大
The service of the fruit is precious, the service of the floweris sweet, but let my service be the service of the leaves,in its shade of humble devotion.  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那么,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艺术作品始终像它应该的那样,穿过拒绝接受它的若干岁月之死亡地带,在后世复活。”这是诗人勃洛克在《论艺术与批评》一文中的论述。俄罗斯文坛的诸多事例一再验证了这位大诗人的高瞻远瞩。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派的代表性诗人和领袖,其独特的诗风和传奇经历,为他在诗坛赢得了广泛声誉:三次远赴非洲探险,荣获过两枚“圣乔治十字奖章”,这让许多亲友视他为英雄。而他对安娜
江西省宁都县固厚乡桥背村住着黄氏一家,黄在金、黄在银是一对亲兄弟。他俩都有文化,同一年先后成了婚,不幸的是,父亲当年就去世了。1938年,大两岁的黄在金“两征一”去当了兵,紧接着,黄在银半夜里被强抓去當了兵。  真正的灾难,是兄弟俩去当兵之后。  家里留下一个老母亲和年满6岁的小妹及两位年少漂亮的儿媳,灾难全部落在了这四个女人身上。黄家兄弟去当了兵,方圆百里无人不知,但当的是什么兵他们不详。不出半
苏州城西有个苏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有个镇湖街道,镇湖街道有条绣品街。  1998年建街,全长1.7公里,450间前店后坊,大大小小几百家绣庄的一条绣品街,形成镇湖刺绣工艺品市场,并在北端建有镇湖刺绣艺术馆。绣品街成了与改革开放同步的一条青春飞扬的小街,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底蕴。“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巧针”,苏州绣娘一万,镇湖有八千……  八十高龄的马惠云,自小住在苏州桃花坞,从小跟着母亲学做刺绣
八一前夕,很多军队院校摘掉了挂了几十年的牌子,换上新的校名牌匾,我的母校“解放军艺术学院”也是如此,大名鼎鼎的“军艺”从此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换牌那天,军艺大门口的新旧两张照片刷屏,唤起我的无限怀念……  入学时麦家毫不起眼  我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三届的学员,业界戏称“黄埔三期”。1989年入学时,我们这些无名小辈并不被看好,而到2006年第七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召
一  陈显决定给老同学石尚望寫封信,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落笔。很多年前,他俩是大学同学。如今,人家是市委书记,他呢,是一家报社新闻部主任。他觉着,这封信,不好开头。  写信的主意是他和妻子晚饭后坐在沙发上聊天时想到的。每天晚饭后,妻子便守在电视前追剧,那些婆呀媳妇呀的连续剧很是吊妻子的胃口。陈显看书或上网。  这天晚上,陈显出去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后便坐在沙发上发呆。妻子发现了陈显的异常,有些好奇,便问
故事得从四十多年前讲起。1976年正月初四,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小雪刚过,大地一片清新、湿润。我随三叔父到姨奶奶家拜年。已有六七年没去姨奶奶家了。上午十点钟到达后,姨奶奶十分高兴,特别热情,不停地夸我个子高,职业好。  临近午饭,姨奶奶的孙女秋云回来了。六七年没见,秋云已出落得如花似玉一般。约一米七五的个子,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浓眉大眼,脸庞端秀,牙齿洁白。尤其俩酒窝儿随着笑口而动,一张一弛恰到好
烛光摇曳,殷红的烛泪顺着烛身滑落……  桌面上放着“离婚协议书”,两雙忧郁的眼睛,失神地看着烛台里凝固、冷却的蜡泪。  玲玲两弯黛眉凝聚着哀怨,伤感地说:“老人都说‘两口子过日子要相互谦让是明智的夫妻之道’,可我们谁也不肯谦让谁,哪怕洗只碗也会吵架,结婚四个月零1天,却有十多次要闹着分手,难道这真的是独生子女的自私行为造成的吗?”  强强浓眉紧蹙,轻叹一声:“我也分析过了,以自我为中心是一方面,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