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歌传承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民歌是指各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历经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而经久不衰。在科技、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就当下中国传统民歌面临的形势,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性、地域性、风格多样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和思考,以期打破传承中的瓶颈,推动中国传统民歌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民歌 传承发展 思考
  中国传统民歌主要是指中国各个民族的、以口头传播并代代流传的歌曲,是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情感表达,有的民歌甚至都不知道作者是谁。千百年来,各族劳动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耕种、采摘、迁徙,历经王朝更替和时代的变迁,他们用各种方式记录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发展印记,其中,民歌成为其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节日、婚丧、嫁娶等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习俗特点和属性的民歌。
  各个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使民歌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地域性、语言性和风格多样性更加鲜明,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歌,它的数量、品位和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化中是罕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具有民族特质的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回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民歌研习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制约瓶颈也不容忽视,应当予以深度剖析并敢于面对。
  一、中国传统民歌的特质
  中国传统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中,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特质,但不外乎最重要的三种。
  (一)中国传统民歌的民族性
  顾名思义,中国传统民歌的民族性赋予了民歌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符号。它是民族的一种记忆和特质,与本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民歌,尽管其中的一些民歌在各民族长期的融合中有一些类似,但还是保留了本民族独有的印记。
  民歌是民族的特质符号,它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生活中,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紧密结合。有的民族没有文字,但是它有语言,而这些语言就蕴藏在自己的民歌中,历经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发展脉络,可以说,有的民歌就是本民族的“历史”,就是本民族的“基因库”。
  (二)中国传统民歌的地域性
  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民间所谓“隔山难通语,过河不同俗”,就是对文化地域性的通俗表述。中国传统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亦是如此。中国是疆域辽阔的国家,由于地域、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域民歌文化形态。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域,它所产生的民歌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一切都源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同。比如海南的苗族和贵州的苗族,广西的侗族紧邻贵州的侗族,即使是贵州境内黔东南的苗族聚居地,还分为短裙苗和长裙苗等。反映在民歌中,其地域性的差异显而易见,有相同的地方但又各具特色。这些都体现在民歌的语言中,同一个字不同的读法和声调,使民歌的地域性差异各具特色。
  (三)中国传统民歌的风格多样性
  风格性是中国传统民歌最鲜明的特质。它是中国传统民歌最为丰富的内涵。由于语言、咬字、服饰、形体、表演的不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和情感表达方式。它是本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综合体。
  有的民歌旋律相同,词不同;有的民歌词相同,旋律不同;有的民歌词和旋律一样,节奏和速度又各有差异;有的民歌名字一样,但是地域不同,调不同,因而也就使得民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不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风格多样性的民歌。
  二、中国传统民歌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一)本民族语言的淡化
  语言是中国传统民歌的核心要素之一。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韵味和风格的语言,融入民歌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腔调和旋律,并成为传情达意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一大批少数民族年轻人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里或者偏远的村寨涌入周边或较远较大的城市求学、工作、定居,脱离了本民族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在长时间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下,本民族的语言功能也不知不觉地淡化和削弱,以至于在演唱自己祖辈流传下来的民歌时,一些用词和腔调不准确,影响了民歌的意境表达,间接地影响了民歌的传承。
  一些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为了能够走出去,只能把大多数的用词改为“普通话”,只个别词保留本民族的语言特色,有的民歌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了其情感表达的准确性。长此以往,其效果大打折扣,阻碍了民歌的传承。一旦脱离了民歌土壤的滋养,脱离了民族性,就谈不上什么发展了。
  有人说民歌的发展要根据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要符合大众口味和审美。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传统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部分,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它保留了各个民族的原有特色,这是民族的“根”与“魂”,一旦走入市场化,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就会造成传统民歌的退化,传承、发展也就失去了支撑的基础。
  (二)传承人的流失
  农村的“空心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走出村寨,到大城市学习、工作、定居。以至于老一辈的民歌传承人感慨:现在找一个本民族的传承人太难了。年轻人中,好的苗子不愿意继承;愿意继承的各方面能力不尽如人意,难以达到基本标准。加上现在年轻人的远离,使得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层“变薄”。这不能不說是中国传统民歌在当代的悲哀。当一个民族的民歌传承人远远低于其人口总量时,传承和发展会变得异常艰难。
  (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和对外交流的方式方法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多样,其文化视野也呈现出多维度的空间而变得复杂多变。在此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全盘接收还是理性借鉴都考验着每一个人,尤其是本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歌,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老一辈的民歌传承人由于有着深深的民族情结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他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能够保持住民歌原汁原味的风貌,而见过世面的年轻人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审美上会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太“土”,甚至认为已经过时。这对于传承传统民歌无疑是不利的,如果過多的年轻人因为“看不上”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认为过时而不愿意传承,那么民歌文化的湮灭也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四)师资匮乏
  这里的师资不单单是指能教的人,还指能唱能教和愿意教的人的综合体,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具有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民歌的发展讲究“师徒传承”“以老带新”,通过口传心授,把民歌的发展历史、演唱技巧、内涵表达、地域风格等具有本民族印记的民歌文化传承下去,并做好记录和保存。
  当前,在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师徒传承”中的“断代”和“青黄不接”问题已经显现,并已有扩大的趋势。一些具有经验而又愿意教唱的老一辈民歌传承人因为学历、年龄、职称等原因进不了学校的课堂,偶尔进去授课也只是临时性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一些地方搞的师资培训很多环节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效果。所教授的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教师授课学习中,难以学到本民族民歌的精髓。
  (五)缺乏相应的政策保护机制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地方对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对民歌传承人的建议没有真正地进行理性研究和分析,加之一些地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传统民歌的挖掘、保护、传承停留在表面,没有给予传统民歌传承和发展应有的尊重、鼓励和资金支持,导致传承人的积极性降低,一些好的项目长时间无法推进。
  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的举措,但在实际执行中,重经济轻文化的思维还在继续,一些合理化规章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文化产业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的不到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
  (六)缺乏情感表达的技术支撑
  “没有技术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艺术门类,包括传统民歌的演唱。中国传统民歌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歌演唱者的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呼吸、咬字吐字、作品的情感表达等,都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支撑,如此才能够更高水准、准确无误地演唱,这就需要歌者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文学功底。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唱法的声部几乎全是高音,不管是男声还是女声,在这一点上不同于西方的美声唱法和中国戏曲唱法的声部划分,这是由中国民歌的特殊性决定的。那些带着率真、苍凉、高亢、淳朴等不同风格的民歌,如果随意更改调性,将无法表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进而也就无法体现传统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歌唱技巧的高低对于传统民歌的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中国传统民歌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于生活,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和中国戏曲一样,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和风格多样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艺术,是一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民歌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并在发展中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要传承和保护好这座丰厚的民歌“博物馆”,不能让我们的民歌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李庆文,男,硕士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南海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声乐理论教学与演唱)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间有平衡性与依赖性的关系,把控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对提升艺术表演的表现力与影响力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性进行阐述,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提出两者在技术上契合的策略,希望对声乐表演者的专业水平提升起到借鉴和参照作用。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演唱 协调性  钢琴乐器的包容性更强,与声乐表演的融合,让钢琴不再局限于独奏表演。钢琴可丰富声乐作品演绎的形式,给观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大多被塑造为具有鲜明自我意识的形象,虽然受困于男权主义,但是她们仍然努力寻找出路.本文旨在通过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中玛格丽特的
摘要:目前,国内展馆依托于古代建筑进行改造的工程还在持续,古时的建筑格局、采光、安全性这些基本因素很多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展览需求,因此,博物馆利用古建筑展览就会有很多的局限性。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合适的陈列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如今的展览情况。  关键词:古建筑 展品 现代 陈列 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独立的建筑体系,汇聚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悠久的历史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列举单色画与各种风格结合的例子,得出笔者的理解和感悟,探讨关于单色油画的可能性。  关键词:油画 单色 理解 感悟  西洋油画最初由利玛窦①传到我国,后经历郎世宁②以西为主、以中为辅的创新绘画方式吸引了我国人的关注。从第一批学习油画的留洋学生开始算起,油画真正传进中国已将近百年,油画在中国经历过初次的中西结合,到了当代,油画从表现大事转向了生活中的小事,画家
摘要: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南美洲作曲家之一,因擅长在创作中运用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而为世人熟知。对其创作生涯进行划分后,可以看出其创作先后呈现出了客观民族主义、主观民族主义和新印象派三种风格。通过对其创作风格的解读,可以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吉纳斯特拉 创作风格 解读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1916年4月11日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吉纳斯特拉的创作风
摘要: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由于不满乏味无趣的婚姻生活,便想要去追求内心期许的爱情生活。爱玛的悲剧命运不仅来源于自身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她的家庭环境以及当时整个法国社会的大环境都有着直接关系。本文拟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和分析爱玛这种理想爱情追求的悲剧。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爱情 悲剧  福楼拜是19世纪中叶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批
摘要: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陕西民间社火逐渐衰微,怎样保护传统民间社火传承成为陕西的重要研究课题。数字化技术是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手段,研究陕西民间社火数字化保护能够为陕西民间社火等艺术可持续发展提供沃土。本文将从陕西社火现状入手,了解其发展历史及传承现状,进而将社火保护与数字化技术联系起来,以互联网为背景为陕西民间社火数字化保护提供方案,希望能够为更好地保护陕西民间社火艺术提供参考。  
摘要:18世纪的英国山水画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保罗·桑德比创作的《阳台上的温莎城堡》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水彩画之一。通过城堡下人们的活动以及天空和水面,它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其绘画结合了水彩、水粉画和其他绘画工具。将光感融入画面中,画面简洁、整体,对18世纪的山水画有了新的认识。在未来的创作中,我们更应该遵循自然,加强画面的感染力,更好地投入到水彩画的创作中。  关键词:保罗·桑德比 水彩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方面的应用价值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优秀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常规技术。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影视制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效率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不仅工作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提供空间。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影视制作持续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摘要:绘画语言在绘画创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是画家突出绘画主题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思想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针对绘画语言、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希望在语言创新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推动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 水墨人物画 语言创新  一、绘画语言概述  绘画语言主要是指创作者以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