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设计换乘站点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优点特征,列出换乘站点在设计时的原则,并给出了目前换乘站点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点设计 特征 对策建议
引 言
我国众多的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问题,交通拥挤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而且制约经济发展,城市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更加严重。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环境污染低、人均占用道路空间少,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而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换乘站点设计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的重点,合理的设计换乘站点有利于疏导客流,减少市民的出行时间和提高运输的效率。
1.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交通业的进步,城市的交通运输结构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已经告别了单独依靠公交车的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慢慢的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缓解了地面的交通拥堵问题,公交车的压力也比之前要减少许多。
在进行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换乘时,需要考虑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是否与地面公交站点匹配,市民在换乘的时候是否可以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出行计划,到达目的地,还应该考虑站点之间的设置是否可以减少市民的步行距离,以及站点间设置的合理性,是否会增加站点间的拥堵,因为两个站点势必会增加站点附近的人流量,可能会对周边交通造成影响。以上问题都是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换乘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影响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同时制约着市民的出行。
2.轨道交通和公交的特征
与常规公交相比,轨道交通拥有以下优势和劣势,占据的能源少,人均能源消耗率在公共交通中最低;交通行为产生对环境的污染最低,产生噪音小;不存在堵车问题,交通事故率最低,安全可靠性强。同样,与常规公交相比,轨道交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城市轨道交通投入大,受地方财力的制约;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较小,无法提供门到门的服务,而常规公交路网稠密,能够穿街走巷,提供便捷的门到门服务;轨道交通运营维修成本高。
可见,根据两者的特征我们发现,轨道交通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将完全取代常规地面公交,但未来技术的发展势必对常规公交的整体运作带来强大的冲击。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在客运市场中的比例,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3.轨道交通与公交车换乘站点设计中存在问题
(1)换乘距离不平衡
一个完善的换乘枢纽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性因素,往往还要考虑到人文的背景。如何“以人为本”,是設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减少换乘距离的不平衡就是其中很需要的方面。来回换乘距离的不等,会产生部分乘客的逆向行走,引起管理上的混乱,导致其他的问题出现。
(2)公交车的运送能力与轨道交通互不匹配
在换乘点设计时,往往不考虑两种运输方式的运送能力,互不匹配,就造成了轨道交通运送了大批的乘客到换乘点,结果公交车并不能第一时间将这些乘客进行疏散,这就大大降低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3)换乘站点设施面积不足
在大型换乘站点,设计的面积有时不能满足站点的客运量,造成大批乘客在排队时占用了人行横道,有时一辆车的排队距离往往长大几十米,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多,但是站点设计时应该考虑站点的设计面积是否能够满足乘客的等车需求。
(4)换乘站内运输组织线路不合理及标志标识不清晰
换乘站的乘客可能换乘不同的公交车,具有多向性和一定的冲击性,有些站点的进出站设计不合理,警示标志标识不清晰,造成进出旅客产生冲突,引起混乱,延误乘客的换乘效率和换乘体验,对乘客的疏导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换乘距离
根据换乘站点周围的环境,合理的规划换乘的距离,尽量让乘客在完成一种运输方式,换乘另外一种换乘方式时能够快速的实现换乘需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换乘距离应该控制在100米之内,同时给与一定的标志标识,引导乘客进行换乘。
(2)合理匹配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运力
在规划公交线路是,要充分考虑,换乘站点的公交运输量能否满足轨道交通的运送量,在设计时,应该进行调研,然后根据实际的调研情况进行预测,避免造成两种运输方式不匹配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资源。
(3)规范运输组织流程
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乘客的实际情况,在换乘方法选择、通道设计中,充分考虑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把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车站设计中,充分采用科学的理论,对每个车站客流的分布特征、流动规律和换乘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
(4)优先考虑轨道交通需求
轨道交通的投资巨大,调整余地小,建成后很难进行改建,所以在设计到站点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轨道交通效益发挥的重要环节,常规公交线路调整的原则应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能有机地形成一体,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陆锡明.综合交通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44-46.
[2] 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1.12.
[3] 谢玉洁,韩宝明,许蕙花.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的客运一体化.都市快轨交通.2006.19(1):32-35.
[4] 姚凌俊,邓卫,季严婕.南京市地铁一号线的无缝换乘规划探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4(2):87-92.
[5] 杜彩军,蒋玉琨.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规律探讨.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点设计 特征 对策建议
引 言
我国众多的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问题,交通拥挤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而且制约经济发展,城市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更加严重。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环境污染低、人均占用道路空间少,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而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换乘站点设计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的重点,合理的设计换乘站点有利于疏导客流,减少市民的出行时间和提高运输的效率。
1.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交通业的进步,城市的交通运输结构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已经告别了单独依靠公交车的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慢慢的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缓解了地面的交通拥堵问题,公交车的压力也比之前要减少许多。
在进行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换乘时,需要考虑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是否与地面公交站点匹配,市民在换乘的时候是否可以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出行计划,到达目的地,还应该考虑站点之间的设置是否可以减少市民的步行距离,以及站点间设置的合理性,是否会增加站点间的拥堵,因为两个站点势必会增加站点附近的人流量,可能会对周边交通造成影响。以上问题都是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换乘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影响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同时制约着市民的出行。
2.轨道交通和公交的特征
与常规公交相比,轨道交通拥有以下优势和劣势,占据的能源少,人均能源消耗率在公共交通中最低;交通行为产生对环境的污染最低,产生噪音小;不存在堵车问题,交通事故率最低,安全可靠性强。同样,与常规公交相比,轨道交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城市轨道交通投入大,受地方财力的制约;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较小,无法提供门到门的服务,而常规公交路网稠密,能够穿街走巷,提供便捷的门到门服务;轨道交通运营维修成本高。
可见,根据两者的特征我们发现,轨道交通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将完全取代常规地面公交,但未来技术的发展势必对常规公交的整体运作带来强大的冲击。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在客运市场中的比例,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3.轨道交通与公交车换乘站点设计中存在问题
(1)换乘距离不平衡
一个完善的换乘枢纽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性因素,往往还要考虑到人文的背景。如何“以人为本”,是設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减少换乘距离的不平衡就是其中很需要的方面。来回换乘距离的不等,会产生部分乘客的逆向行走,引起管理上的混乱,导致其他的问题出现。
(2)公交车的运送能力与轨道交通互不匹配
在换乘点设计时,往往不考虑两种运输方式的运送能力,互不匹配,就造成了轨道交通运送了大批的乘客到换乘点,结果公交车并不能第一时间将这些乘客进行疏散,这就大大降低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3)换乘站点设施面积不足
在大型换乘站点,设计的面积有时不能满足站点的客运量,造成大批乘客在排队时占用了人行横道,有时一辆车的排队距离往往长大几十米,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多,但是站点设计时应该考虑站点的设计面积是否能够满足乘客的等车需求。
(4)换乘站内运输组织线路不合理及标志标识不清晰
换乘站的乘客可能换乘不同的公交车,具有多向性和一定的冲击性,有些站点的进出站设计不合理,警示标志标识不清晰,造成进出旅客产生冲突,引起混乱,延误乘客的换乘效率和换乘体验,对乘客的疏导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换乘距离
根据换乘站点周围的环境,合理的规划换乘的距离,尽量让乘客在完成一种运输方式,换乘另外一种换乘方式时能够快速的实现换乘需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换乘距离应该控制在100米之内,同时给与一定的标志标识,引导乘客进行换乘。
(2)合理匹配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运力
在规划公交线路是,要充分考虑,换乘站点的公交运输量能否满足轨道交通的运送量,在设计时,应该进行调研,然后根据实际的调研情况进行预测,避免造成两种运输方式不匹配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资源。
(3)规范运输组织流程
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乘客的实际情况,在换乘方法选择、通道设计中,充分考虑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把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车站设计中,充分采用科学的理论,对每个车站客流的分布特征、流动规律和换乘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
(4)优先考虑轨道交通需求
轨道交通的投资巨大,调整余地小,建成后很难进行改建,所以在设计到站点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轨道交通效益发挥的重要环节,常规公交线路调整的原则应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能有机地形成一体,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陆锡明.综合交通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44-46.
[2] 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1.12.
[3] 谢玉洁,韩宝明,许蕙花.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的客运一体化.都市快轨交通.2006.19(1):32-35.
[4] 姚凌俊,邓卫,季严婕.南京市地铁一号线的无缝换乘规划探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4(2):87-92.
[5] 杜彩军,蒋玉琨.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规律探讨.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