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宵
正月十五本来就称元宵,元是首,宵本来就是夜,通宵达旦,很明确的意思。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按说只是新年新月诞生,可又称上元节。上元是古历之名,指日月五星皆会于子,是历始,就天地人关系而言,要比新年第一天“元正”重要得多,这也是元宵节成为过年高潮的真正原因。按《史记.天官书》的记载,这一天的习俗为“望日”,要从天黑祭祀太一到天亮,万民同祀。古人认为,太一是形成天地的元气,是至高无上的,有天地才有阴阳、四季,“上元”的名称就来自此。
元宵灯会,是烛光祭祀守夜发展的结果,万民同祀演变成万民同庆,灯会就变成民俗中最早的狂欢节。按照三国王朗在《秦贺朔故事》中的记载,秦时元宵夜已经是“百华灯树”,“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到唐朝时玩到最奢华,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说,睿宗先天二年的正月十五,在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金玉锦绣包装,燃五万盏灯。上千宫女“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披肩都需上万钱。宫女与民间亮丽女子同庆,要在灯轮下踏歌三天三夜。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的记载,与此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他说韩国夫人当时是做了一棵高八十尺的“百枝灯树”,竖在高山上,“百里皆见光明,夺月增色”。
但元宵节吃汤圆,起码在唐代还未普及。有关食俗,早时《玉烛宝典》说,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膏粥是用油脂熬的粥,为什么要以这种粥祠门户?东晋干宝在《搜神记》里说,是为祭蚕神。《搜神记》中记载的故事,说吴县有个张成半夜起来,发现有女子立在屋角,举手招呼他说,我是这里的神,明年正月十五,宜熬白粥,泛膏于上,保你年年蚕都丰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说法是,这一天祭门神,先把杨树枝插在门上,随树枝所指摆酒席,在豆粥里插筷子祭祀,到晚上要迎紫姑神占卜。紫姑其实是厕神,管厕所与猪圈。据南朝宋刘敬叔在《异苑》中的说法,她原是大户人家妾,因正房嫉妒,经常让做脏活,在正月十五日夜激愤而死后成仙。这显然是农耕社会原始的烙印,早被以后元宵的意义所淘汰。
有说法,唐代已有汤圆,证据是在唐代作家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中,在说到“酒食”时记有“笼上牢丸、汤中牢丸、樱桃饣追”。许多学者认为,这牢丸就是汤圆,比如清代学问渊博的俞正燮就确凿地说,“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从字意理解,“丸”是清楚的,而祭祀用的牛羊猪等都称“牢”,这样理解,牢丸确有肉馅在其中。但如果汤中牢丸真是汤圆,西晋束皙的《饼赋》中就已经说:“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这个束皙大约在公元300年已经死了。
细究,束皙《饼赋》中说,春天宜吃馒头,夏天宜吃“薄夜”,秋天宜吃“起溲”,冬天宜吃“汤饼”。那时面食都称“饼”,按汉末刘熙《释名》中的解释,饼是“溲面使之合并”,“溲”是以水调和。后人注释,“薄夜”是一种两面贴在一起,烙后才能分开的薄饼;“起溲”是发面饼,汤饼是面条。束皙说,牢丸则是从冬到夏,终岁可吃。他描写,这是用磨得很细的面和到极黏,显然是面粉而非米粉。将肥瘦各半的羊肉猪肉剁碎成末,拌以葱姜、辛桂、椒兰、盐和豆豉搅匀后要先上笼蒸熟。然后,挽起衣袖,“面迷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显然是重新揉面。“纷纷驳驳,星分雹落,笼无迸肉,饼无流面”,和后面的薄而不破,“弱似春绵,白如秋练”合在一起,有人说是今天的包子,却又无法说明一个“丸”字。饣追更可能是汤圆的前身。《开元天宝遗事》中还有一条记载,说唐明皇天宝年间,正月十五官员们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是否有升官的可能。这个“面茧”被认为是饣追。在明朝王志坚的《表异录》中,有“宇文让置毒糖饣追,今之元宵子也”的记载,可惜查不清关于宇文让的故事。《太平广记》中引《卢氏杂说》,记载一个尚食局的造饣追手献艺。其中提到做饣追所需大台盘一个,木楔子三五十根,烙饼用的平底锅与炭炉,好麻油一二斗及南枣烂面。楔子是为填补大台盘的不平处,烂面包上南枣,以银篦子刮圆后,放入油锅,炸后用爪篱捞出在“新汲水中良久”,再入油锅,“三五沸捞出”,抛在台盘上,因为圆,就会“旋转不定”。
北宋末,开始有明确的汤圆记载。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中都提到圆子,北宋号称“幽栖居士”的女诗人朱淑真先有《圆子》诗:“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可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十分明确,描写的就是今天的汤圆。后来南宋大臣周必大又有《煮浮圆子》诗,诗前记“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闲成四韵”,诗为:“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从诗中看,第一,将圆子看作了团圆象征,补充了闹元宵的意味。第二,起码当初周必大以为,这种食品还是新鲜。第三,星灿乌云,乌云很可能是指芝麻或豆沙之类的馅料,其中“星灿”有无可能是猪油呢?
这首诗后,周必大另有《再赋》:“时节三吴重,匀圆万里同。溲浮虽有法,烹煮岂无功。杜喜云抄白,徐妨酒复中。策勋俱是秫,适口不同风。”秫就是糯米,中间句难解——杜徐并称,应指唐代治狱的杜景佺与徐有功,抄白是誊写的公文,但这杜徐与汤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实在是一头雾水,只能存疑求找答案了。
四季小品
朱 伟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9787515813998
2016-01
48.00
正月十五本来就称元宵,元是首,宵本来就是夜,通宵达旦,很明确的意思。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按说只是新年新月诞生,可又称上元节。上元是古历之名,指日月五星皆会于子,是历始,就天地人关系而言,要比新年第一天“元正”重要得多,这也是元宵节成为过年高潮的真正原因。按《史记.天官书》的记载,这一天的习俗为“望日”,要从天黑祭祀太一到天亮,万民同祀。古人认为,太一是形成天地的元气,是至高无上的,有天地才有阴阳、四季,“上元”的名称就来自此。
元宵灯会,是烛光祭祀守夜发展的结果,万民同祀演变成万民同庆,灯会就变成民俗中最早的狂欢节。按照三国王朗在《秦贺朔故事》中的记载,秦时元宵夜已经是“百华灯树”,“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到唐朝时玩到最奢华,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说,睿宗先天二年的正月十五,在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金玉锦绣包装,燃五万盏灯。上千宫女“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披肩都需上万钱。宫女与民间亮丽女子同庆,要在灯轮下踏歌三天三夜。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的记载,与此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他说韩国夫人当时是做了一棵高八十尺的“百枝灯树”,竖在高山上,“百里皆见光明,夺月增色”。
但元宵节吃汤圆,起码在唐代还未普及。有关食俗,早时《玉烛宝典》说,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膏粥是用油脂熬的粥,为什么要以这种粥祠门户?东晋干宝在《搜神记》里说,是为祭蚕神。《搜神记》中记载的故事,说吴县有个张成半夜起来,发现有女子立在屋角,举手招呼他说,我是这里的神,明年正月十五,宜熬白粥,泛膏于上,保你年年蚕都丰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说法是,这一天祭门神,先把杨树枝插在门上,随树枝所指摆酒席,在豆粥里插筷子祭祀,到晚上要迎紫姑神占卜。紫姑其实是厕神,管厕所与猪圈。据南朝宋刘敬叔在《异苑》中的说法,她原是大户人家妾,因正房嫉妒,经常让做脏活,在正月十五日夜激愤而死后成仙。这显然是农耕社会原始的烙印,早被以后元宵的意义所淘汰。
有说法,唐代已有汤圆,证据是在唐代作家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中,在说到“酒食”时记有“笼上牢丸、汤中牢丸、樱桃饣追”。许多学者认为,这牢丸就是汤圆,比如清代学问渊博的俞正燮就确凿地说,“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从字意理解,“丸”是清楚的,而祭祀用的牛羊猪等都称“牢”,这样理解,牢丸确有肉馅在其中。但如果汤中牢丸真是汤圆,西晋束皙的《饼赋》中就已经说:“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这个束皙大约在公元300年已经死了。
细究,束皙《饼赋》中说,春天宜吃馒头,夏天宜吃“薄夜”,秋天宜吃“起溲”,冬天宜吃“汤饼”。那时面食都称“饼”,按汉末刘熙《释名》中的解释,饼是“溲面使之合并”,“溲”是以水调和。后人注释,“薄夜”是一种两面贴在一起,烙后才能分开的薄饼;“起溲”是发面饼,汤饼是面条。束皙说,牢丸则是从冬到夏,终岁可吃。他描写,这是用磨得很细的面和到极黏,显然是面粉而非米粉。将肥瘦各半的羊肉猪肉剁碎成末,拌以葱姜、辛桂、椒兰、盐和豆豉搅匀后要先上笼蒸熟。然后,挽起衣袖,“面迷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显然是重新揉面。“纷纷驳驳,星分雹落,笼无迸肉,饼无流面”,和后面的薄而不破,“弱似春绵,白如秋练”合在一起,有人说是今天的包子,却又无法说明一个“丸”字。饣追更可能是汤圆的前身。《开元天宝遗事》中还有一条记载,说唐明皇天宝年间,正月十五官员们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是否有升官的可能。这个“面茧”被认为是饣追。在明朝王志坚的《表异录》中,有“宇文让置毒糖饣追,今之元宵子也”的记载,可惜查不清关于宇文让的故事。《太平广记》中引《卢氏杂说》,记载一个尚食局的造饣追手献艺。其中提到做饣追所需大台盘一个,木楔子三五十根,烙饼用的平底锅与炭炉,好麻油一二斗及南枣烂面。楔子是为填补大台盘的不平处,烂面包上南枣,以银篦子刮圆后,放入油锅,炸后用爪篱捞出在“新汲水中良久”,再入油锅,“三五沸捞出”,抛在台盘上,因为圆,就会“旋转不定”。
北宋末,开始有明确的汤圆记载。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中都提到圆子,北宋号称“幽栖居士”的女诗人朱淑真先有《圆子》诗:“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可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十分明确,描写的就是今天的汤圆。后来南宋大臣周必大又有《煮浮圆子》诗,诗前记“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闲成四韵”,诗为:“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从诗中看,第一,将圆子看作了团圆象征,补充了闹元宵的意味。第二,起码当初周必大以为,这种食品还是新鲜。第三,星灿乌云,乌云很可能是指芝麻或豆沙之类的馅料,其中“星灿”有无可能是猪油呢?
这首诗后,周必大另有《再赋》:“时节三吴重,匀圆万里同。溲浮虽有法,烹煮岂无功。杜喜云抄白,徐妨酒复中。策勋俱是秫,适口不同风。”秫就是糯米,中间句难解——杜徐并称,应指唐代治狱的杜景佺与徐有功,抄白是誊写的公文,但这杜徐与汤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实在是一头雾水,只能存疑求找答案了。
四季小品
朱 伟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9787515813998
2016-01
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