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需要根据当前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升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战略地位、做好研究生教育改革部署工作、优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治理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的合理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提出深化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策略,以期实现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009-03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是主要途径,也是现代国家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但是在人才培养以及战略目标的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导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还不能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存在缺乏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为满足研究生教育的社会现实基本需要,高校需要树立更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重视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合理处理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关系。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没有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使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足、研究生能力水平欠缺。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未能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部署、资源配置工作的问题。加强研究生教育资源开发,做好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部署工作,可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当前还存在以传统教育模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及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僵化的问题,导致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不理想[1]。
  单一和落后的资源配置方式还会给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难以满足学生在硬件更新、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实际要求。此外,目前研究生培养与教育工作还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高校未能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治理模式,大多沿用传统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和借鉴其他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和管理,出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形式单一的问题,不利于研究生个人能力、素养的合理发展。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可以提升教育质量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强调高校要以高质量教学为核心任务,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做好教学评估、监督、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力度,进而更好落实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可以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呈现出来,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多元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注重创新,还能提升研究生管理工作水平。在有关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会议中,国家强调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不断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促进中国梦的有效实现,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2]。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是国民教育的顶端,需要结合当前形势发展以及精神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国际眼光和世界视野做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判断,并且准确把握研究生发展的方位,进而增强高校自觉肩负人才培养使命、深化改革的紧迫性任务。在研究生教育中,高校不仅担任着创新升级、人才升级的使命,还需要结合国内研究生自主培养的实际情况,争取实现高端人才全面、多元发展的目标,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和动力。在国际竞争日趋紧密的背景下,为帮助国家占领高端人才培养先机,促进教学工作的先进化发展,就必须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等相关工作,进而发挥好研究生教育的高端引领作用,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可以强化育人能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研究生教育形势也在发生改变,为充分将研究生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需要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研究生教育与本国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融合,这也是顺应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式。只有让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机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提升社会的凝聚力。从当前我国对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认知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为帮助高校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管理体系,强化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需要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结合新常态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学习等形式,提升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育人能力。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只有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进行监督、保障,才能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合理开展,提升高校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是艰巨和复杂任务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研究生培养出现规模大、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督等工作角度出发,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审核等工作体系,还要规范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全过程监控课程教学等形式,使其有效担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艰巨复杂任务[3]。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中,部分高校过于注重研究生在学习、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未能培养研究生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因此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十分重要。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一)提升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視
  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研究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工作,积极挖掘高校教育科研、研究生学习方面的潜力,进而将研究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不仅要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作,还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明发展特征,提升研究生跨文化对话、弘扬中华文化的能力,进而让研究生成为促进和推动文化交流的力量,增加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水平。研究生教育与改革工作还需要立足于国内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明确研究生在培养与教育中的目标,确定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构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和发展体系。   (二)做好研究生教育的部署工作
  在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国家提出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工作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为使研究生接受更加全面、系統的教育,高校需要做好研究生教育的部署工作,积极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视,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在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部署中,还要以服务需求、分类培养为主线,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构建保障体系,进而实现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其成为提升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主要人才队伍。高校需要构建科学的招生选拔制度,鼓励研究生个性化能力发展,给予研究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4];也可以实施校企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落实研究生培养工作,从而促进研究生整体教育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优化研究生教育的治理模式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与改革工作需要简政放权,优化研究生教育的治理模式,从传统研究生教育重规模、速度,转向注重内涵、质量等发展目标,还要坚持统一性、规范性的要求,促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提升研究生教育与治理的工作水平[5]。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而让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国内建设、学习借鉴、注重合作。在研究生治理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中,还要改变传统重视审批、微观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方法,通过重视规划、宏观等形式,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发展。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资源配置、政策优化等相关工作,提升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提升对研究生教育与改革工作的重视,积极结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和特征,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杜占元. 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水平[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1):1-6.
  [2] 吴凡,汪玲.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 中国卫生资源,2019(06):399-404.
  [3] 盛明科,蔡振华. 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路径探析——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2):57-61+95.
  [4] 陈洪捷,沈文钦,高耀,等. 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路径的调整[J]. 教育研究,2016,37(01):17-25.
  [5] 田茂忠,袁跃华,王玉珍,等. 以科研为载体强化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21(06):186-187.
  (荐稿人:汪小会,扬州大学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二外日语学习中亦不例外。当前国内一线工作者对此研究颇多,但是几乎都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仅是日语学习者,或日语二外学习者,并没有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剔除,尤其是影响重大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在同一教师采用同一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两届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日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进行研究,以便选课前对学生的二外选课做出充分的指导,教学中更有效地引入学生更为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而达到提高二外日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为提高升降压变换器的轻载效率和功率密度,提出了一种迟滞控制结合PWM控制的非反相升降压变换器.设计出基于恒定电感电流的控制模式以减少对外部元器件的依赖性,并实现迟滞控制回路和PWM控制回路之间的平滑切换.针对降压和升压的工作模式推导出小信号模型,采用电感电流斜率的控制方法实现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降压和升压模式之间的自动模式转换.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原型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在满负载10 A电流下实现了94%的效率和95%的峰值效率.
摘 要:本研究旨在明晰终身教育背景下的证照制度改革现状,分析目前证照制度改革存在的证照制度实施面略窄、院校制度改革不完善、评价组织参差不齐等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基于整体规划、重点监管、法治化等改革原则的证照制度改革,并从国家、院校、评价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扩大证照制度的改革面、扩大基础资源的投入额、扩大信息管理的应用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教学体系
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阅读推广获奖案例为素材,利用案例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从阅读推广的主体、媒介、内容和活动形式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五年高校图书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动力机制是指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动力系统以及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理。文章在分析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主体发展意识,加大宣传与推广;提升服务能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拓展服务的宽度和深度;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加强服务标准化;积极面对市场竞争,主动寻找合作伙伴。
运用文献法和网络调查法,以国内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为切入点,结合图书馆网站数据,调查学校和图书馆在资金投入、人才建设、空间设施、文化育人、科研支撑、教学嵌入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分析图书馆服务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图书馆在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学校层面规划设计薄弱、重视不足,图书馆方面宣传力度不够、馆员队伍饱和的同时所需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通过优化战略规划、设立“双一流”服务专区、推行机构改革等措施,促进图书馆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有效深入。
根据美国国家学者协会(NAS)发布的关于美国高校“共同阅读计划”的权威阅读调查报告,分析了2010-2019年美国大学生暑期共读的内容,介绍阅读报告所揭示的问题和NAS提出的改进措施,建议我国高校阅读推广应从以下方面强化效果:推进共读活动,加强新生阅读推广;注重经典阅读,拓展阅读推广深度;聚焦主题,开展关联式阅读活动;提升馆员能力,推动阅读推广持续发展。
在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和“百万扩招”的改革背景下,学校的专业建设对图书馆专业馆员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馆员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专业馆员制度的建立完善成为当下要务。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分析高职院校专业馆员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馆员服务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馆员模式,应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转变对服务的认知,利用图情知识的特长重点开展教学支持服务,从专业能力提升、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多方面建立系统的专业馆员能力提升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力抓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新时代视角,探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结合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从政治观念淡薄、道德修养不足、人文情怀缺失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壁垒,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培育道德风尚、涵养文化自信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灵魂的创新途径,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以期为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创造生动实践价值。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24小时阅读空间建设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对构建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温州城市书房、合肥24小时悦·书房、张家港24小时图书馆驿站作为研究对象,从激励机制、服务内容、考核标准、保障机制等角度,分析城市24小时阅读空间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深化志愿服务内容、构建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等改进措施,以促进城市24小时阅读空间志愿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