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行为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目的,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来创造满足自己与他人的需要为目标。企业团体是创造这一目标的集体,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特定场所。而人的行为活动的结果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按预定的计划达到目的,二是难以达到目的,这两种可能性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的行为活动创造的结果或造福于人民,满足人民的需要;或出现一些违反人们意志的情况,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甚至给社会给人们的生存条件带来灾害。人们谁也不想发生事故,但是现实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使事故发生。从事故发生后,对人体受到伤害的整个进程进行分析,事故灾害的发生经过了五个因素依次连锁反应的结果。以因果图解说明:
M-人的意识与判断
P-按人的意志所产生的行为
H-潜在的危障和故障
D-发生事故
A-人体受到伤害
以上因素在时间的转移过程中,以一定关系按依次顺序发生,事故起源于人(M)的错误的判断,此判断如果已经变成了人体的行为(P),若触及潜在危险和故障(H),引起事故(D)的发生,结果导致人体伤害(A)。反之,人的判断正确或排除了潜在的危险因素,事故的发生就不可能产生,人身也就不会受到伤害。由此可见,要想不发生事故,其根本措施也只能是使人不发生错误判断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人机工程学这一术语提出以后,人们开始研究工作着的人,研究人的天然极限,人的最佳利用能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使人和工作彼此相适应。从人体生物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的心理精神的负荷和生物节奏规律操纵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每个人都能体验出,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好,浑身是劲,头脑灵活,工作效率高,在另一段时间里,则感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昏脑胀,心情烦躁,容易动怒。原因在那里,一方面有思想意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物节律的原因。
20世纪初,科学家揭开了这个秘密,证明一切动物,包括人都有生物钟,它存在于神经节(核)中。按照“生物节奏规律”理论,人从他出生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三个周期性的变化,可以用正弦曲线来表示,即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由“原点”进入高潮期,然后向低潮期过渡。在两个时期助互转换的时候,又都经历了一个临界期,体力周期的曲线处于“高潮期”就会感到体力充沛,能承受较繁重的负荷量,疲劳也容易消除。同样,当情绪处在“高潮期”那时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开明。当智力也处于“高潮期”那时人的头脑敏捷,记忆力强,判断准确。
相反,处在中线以下的“低潮期”自控力不强,缺乏工作耐心,在智力方面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率降低,易产生“一时糊涂”的差错。在跨越中线的那段日子里,尤其是从周期的高潮转向低潮时,人的身体各方面正处在频繁的变化调整之中,人的自我感觉特别不好,机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下降,工作效率很差,因而,容易发生事故。这个日子被称为“临界日”。如果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因素的周期正好在同一天处于“临界期”,那么,这一天就叫“危险日”,在“危险日”人的工作效率最低,而且最容易出事故。国外研究资料表明,60%左右的事故肇事者的节律曲线都有处于临界日。1946年,瑞典商人乔治·汤姆在绘制当时出事故的两列火车上的司机和司炉的三条曲线,出乎意料地发现其中三人正处在“临界期”另一人则处于“低潮期”。于是,乔治开始弃商从学,转向生物节律的研究。
目前,生物节律规律已被不少国家广泛地运用。日本的群马县原交通事故最高的一个县,该县25名有驾驶执照的人员接受生物节律管理后,躍升为全国交通安全状况最好的县。瑞士的苏黎世市和联邦德国的汉诺威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在运用生物节律的一年中,每一万公里的事故发生率减少50%。
我们经常提到“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一位现代经营管理者应对这句话赋予新的含意,最佳利用人的能力,使人和工作彼此相适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研究人的精神状态,研究人的情绪、健康、智力规律,使劳动着的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消除人体操纵对象和环境的危害因素,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安全,现代的科学已经为人的基本功能、人体测量获得了有关人体的基本数据,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人的安全感的迫切要求,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不断改善。
M-人的意识与判断
P-按人的意志所产生的行为
H-潜在的危障和故障
D-发生事故
A-人体受到伤害
以上因素在时间的转移过程中,以一定关系按依次顺序发生,事故起源于人(M)的错误的判断,此判断如果已经变成了人体的行为(P),若触及潜在危险和故障(H),引起事故(D)的发生,结果导致人体伤害(A)。反之,人的判断正确或排除了潜在的危险因素,事故的发生就不可能产生,人身也就不会受到伤害。由此可见,要想不发生事故,其根本措施也只能是使人不发生错误判断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人机工程学这一术语提出以后,人们开始研究工作着的人,研究人的天然极限,人的最佳利用能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使人和工作彼此相适应。从人体生物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的心理精神的负荷和生物节奏规律操纵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每个人都能体验出,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好,浑身是劲,头脑灵活,工作效率高,在另一段时间里,则感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昏脑胀,心情烦躁,容易动怒。原因在那里,一方面有思想意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物节律的原因。
20世纪初,科学家揭开了这个秘密,证明一切动物,包括人都有生物钟,它存在于神经节(核)中。按照“生物节奏规律”理论,人从他出生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三个周期性的变化,可以用正弦曲线来表示,即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由“原点”进入高潮期,然后向低潮期过渡。在两个时期助互转换的时候,又都经历了一个临界期,体力周期的曲线处于“高潮期”就会感到体力充沛,能承受较繁重的负荷量,疲劳也容易消除。同样,当情绪处在“高潮期”那时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开明。当智力也处于“高潮期”那时人的头脑敏捷,记忆力强,判断准确。
相反,处在中线以下的“低潮期”自控力不强,缺乏工作耐心,在智力方面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率降低,易产生“一时糊涂”的差错。在跨越中线的那段日子里,尤其是从周期的高潮转向低潮时,人的身体各方面正处在频繁的变化调整之中,人的自我感觉特别不好,机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下降,工作效率很差,因而,容易发生事故。这个日子被称为“临界日”。如果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因素的周期正好在同一天处于“临界期”,那么,这一天就叫“危险日”,在“危险日”人的工作效率最低,而且最容易出事故。国外研究资料表明,60%左右的事故肇事者的节律曲线都有处于临界日。1946年,瑞典商人乔治·汤姆在绘制当时出事故的两列火车上的司机和司炉的三条曲线,出乎意料地发现其中三人正处在“临界期”另一人则处于“低潮期”。于是,乔治开始弃商从学,转向生物节律的研究。
目前,生物节律规律已被不少国家广泛地运用。日本的群马县原交通事故最高的一个县,该县25名有驾驶执照的人员接受生物节律管理后,躍升为全国交通安全状况最好的县。瑞士的苏黎世市和联邦德国的汉诺威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在运用生物节律的一年中,每一万公里的事故发生率减少50%。
我们经常提到“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一位现代经营管理者应对这句话赋予新的含意,最佳利用人的能力,使人和工作彼此相适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研究人的精神状态,研究人的情绪、健康、智力规律,使劳动着的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消除人体操纵对象和环境的危害因素,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安全,现代的科学已经为人的基本功能、人体测量获得了有关人体的基本数据,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人的安全感的迫切要求,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