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财经类院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关注程度不高,对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教育效果不理想,致使开展与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受限。本文在分析财经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类改进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35-02
中国2016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复杂、非常艰巨。为缓解这一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由于财经类院校主要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缺乏认识,因此,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通常只列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专业教师,授课和考察流于形式,教学方式单一,授课范围狭窄,授课内容缺乏规范,相应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兴趣,而创业教育效果也就难以保证,这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亟需进行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一、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外出参加培训及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评审会,我们与财经类院校学生、老师和创业项目评审专家等面对面交谈,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意见进行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财经类院校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在财经类院校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感受,对当前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方面,财经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而且大多都是为人所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枯燥的讲解,缺乏有效互动,学习效果较差。教学内容方面,大多只涉及创业的定义、机会识别、创业团队、创业融资,以及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等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尤其缺乏针对财经专业类学生的创业实踐。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难以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其创业能力。
2.师资结构待优化。就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而言,财经类高校中绝大部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并非专任教师,他们通常还要兼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甚至还有其他事务性的工作,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而部分学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为兼职教师,很少财经类院校有企业外聘创业教师。
3.学生意识需转变。我们了解到,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财经类专业,有的是自己拿主意,也有的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择的结果,但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毕业以后到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工作。这些职业在很多家庭和学生看来是“铁饭碗”——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较高而风险较低。
基于这样的择业意愿,财经类高校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眼里只有“四大行”、大型的基金、保险公司。他们热衷于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复习备考各类金融会计行业从业证书,对创新创业教育不感兴趣,几乎没有创新创业意识。但随着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因此,对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拓展其就业面,促进其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优化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1.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针对财经类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首先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技能,如创新驱动、差异化商业模式或产品,高效的团队构建等,融入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对于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在积聚了一定资本、行业经验和人脉等的基础上再选择自主创业,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实施。为了确保财经类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各级必须在思想上保持一致,高度创新创业教育,相应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财经类院校应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作为重要的课程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必须完成相应学分才能毕业。其次,在内容方面,应根据财经专业的特点,专设创业与就业教育类课程,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与就业课程等四类。这样,四类课程相互支撑,全方位地为培养优秀的财经专业毕业生提供保障。
3.构建专业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提高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极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选送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兴趣,有志于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专任和兼职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师资进修或培训,以提高学校现有老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向外部整合资源,即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和社会关系,聘请那些与财经类专业相关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各类金融机构)的创业成功人士加入创新创业课程组,或者开创新创业讲座等形式,聘请其走入校园,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创业心路历程、创业故事,同时以其丰富的创业经验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4.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探索财经专业与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模式与创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业案例的分析总结创业规律,编制商业计划书,创业实践等,全面而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5.建立創新创业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一是通过多方宣传创业典型,树立榜样,鼓励同学参与创业比赛和实践;二是加大对创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并完善创业孵化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是设立创业专项基金,组建专家团队对学生申报的创业项目进行评选,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
三、结语
就业形势的严峻,鞭策着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们积极进取,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应对面临的就业压力。对于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教师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系统地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才能真正落实我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尚恒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7-9.
[2]杨益彬.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校多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6):38-40.
[3]霍彬.财经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70-72.
[4]张宏喜.高校创业教育的要素分析——基于课程体系的维度[J].人力资源管理,2010,(4):74.
[5]陈彦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及体系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1-124.
[6]涂德虎.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78-180.
[7]陈燕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美国创业教育经验借鉴[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1-83.
[8]郝会欣,石香云.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9):12.
[9]欧阳伦四.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3):103-104.
[10]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134-135.
[11]王珍义,胥朝阳,徐雪霞.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41-44.
[12]孙畅.以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85-88.
[13]崔剑.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1):166-167.
[14]周贤,蔡星.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4,(33):154-155.
Abstract:Domestic financial universities generally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on innovation
关键词:新形势;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35-02
中国2016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复杂、非常艰巨。为缓解这一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由于财经类院校主要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缺乏认识,因此,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通常只列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专业教师,授课和考察流于形式,教学方式单一,授课范围狭窄,授课内容缺乏规范,相应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兴趣,而创业教育效果也就难以保证,这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亟需进行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一、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外出参加培训及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评审会,我们与财经类院校学生、老师和创业项目评审专家等面对面交谈,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意见进行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财经类院校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在财经类院校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感受,对当前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方面,财经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而且大多都是为人所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枯燥的讲解,缺乏有效互动,学习效果较差。教学内容方面,大多只涉及创业的定义、机会识别、创业团队、创业融资,以及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等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尤其缺乏针对财经专业类学生的创业实踐。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难以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其创业能力。
2.师资结构待优化。就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而言,财经类高校中绝大部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并非专任教师,他们通常还要兼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甚至还有其他事务性的工作,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而部分学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为兼职教师,很少财经类院校有企业外聘创业教师。
3.学生意识需转变。我们了解到,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财经类专业,有的是自己拿主意,也有的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择的结果,但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毕业以后到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工作。这些职业在很多家庭和学生看来是“铁饭碗”——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较高而风险较低。
基于这样的择业意愿,财经类高校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眼里只有“四大行”、大型的基金、保险公司。他们热衷于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复习备考各类金融会计行业从业证书,对创新创业教育不感兴趣,几乎没有创新创业意识。但随着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因此,对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拓展其就业面,促进其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优化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1.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针对财经类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首先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技能,如创新驱动、差异化商业模式或产品,高效的团队构建等,融入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对于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在积聚了一定资本、行业经验和人脉等的基础上再选择自主创业,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实施。为了确保财经类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各级必须在思想上保持一致,高度创新创业教育,相应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财经类院校应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作为重要的课程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必须完成相应学分才能毕业。其次,在内容方面,应根据财经专业的特点,专设创业与就业教育类课程,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与就业课程等四类。这样,四类课程相互支撑,全方位地为培养优秀的财经专业毕业生提供保障。
3.构建专业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提高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极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选送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兴趣,有志于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专任和兼职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师资进修或培训,以提高学校现有老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向外部整合资源,即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和社会关系,聘请那些与财经类专业相关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各类金融机构)的创业成功人士加入创新创业课程组,或者开创新创业讲座等形式,聘请其走入校园,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创业心路历程、创业故事,同时以其丰富的创业经验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4.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探索财经专业与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模式与创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业案例的分析总结创业规律,编制商业计划书,创业实践等,全面而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5.建立創新创业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一是通过多方宣传创业典型,树立榜样,鼓励同学参与创业比赛和实践;二是加大对创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并完善创业孵化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是设立创业专项基金,组建专家团队对学生申报的创业项目进行评选,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
三、结语
就业形势的严峻,鞭策着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们积极进取,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应对面临的就业压力。对于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教师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系统地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才能真正落实我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尚恒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7-9.
[2]杨益彬.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校多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6):38-40.
[3]霍彬.财经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70-72.
[4]张宏喜.高校创业教育的要素分析——基于课程体系的维度[J].人力资源管理,2010,(4):74.
[5]陈彦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及体系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1-124.
[6]涂德虎.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78-180.
[7]陈燕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美国创业教育经验借鉴[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1-83.
[8]郝会欣,石香云.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9):12.
[9]欧阳伦四.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3):103-104.
[10]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134-135.
[11]王珍义,胥朝阳,徐雪霞.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41-44.
[12]孙畅.以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85-88.
[13]崔剑.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1):166-167.
[14]周贤,蔡星.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4,(33):154-155.
Abstract:Domestic financial universities generally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o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