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学中生活化信息不断地影响着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则是主导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更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新形势下,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教育工作展开的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中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让数学贴近生活,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数学生活化的涵义
所谓数学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出发点,紧密结合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某些特征落实,使得学生能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难题进行探究、分析、解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如今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使得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很多,并且在这样环境的促使下,他們也能更快地从周边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能通过数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围绕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展开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良好的教学素质,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第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创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下,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需要通过某些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此,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展开,在注重课程安排、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发现这样的联系,从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只有将数学生活化教学贯彻到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保证其能将所学知识使用得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到实际生活中,且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举措
第一,探索生活资源,构建数学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熟悉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交流汇报时,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学习。另外,教师在使用教学教材时,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中所展现的内容为教学内容,应当多与学生的实际教学挂钩,不能拘泥于教材中,在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还应当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来探索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对走动钟表进行观察,找出时针、分针、秒针的区别,并向学生提问:在分针走钟表一圈时,时针和秒针有没有移动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对钟表的观察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理解。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看到钟表就能联想到时、分、秒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
第二,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情境的创设,不单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从容不迫解决问题的决心。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时,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上,以此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印象,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模拟商店购物来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这样的做法能让学生开放思维进行思考,每个学生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资料,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生活的联系,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终将教学融入实践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生动、更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房间哪个位置上有什么物品记录下来,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房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什么物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房间,很容易就能将位置和方向的相关知识了解透彻。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需要别人帮忙拿物品时,也就能很快的表达出物品的所在地。学生在感受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也感受着数学的生活化,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的来说,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不能缺少数学知识。只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就能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资源。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洁洋.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10):25-26.
[2]刘小英.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60.
[3]徐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10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更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新形势下,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教育工作展开的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中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让数学贴近生活,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数学生活化的涵义
所谓数学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出发点,紧密结合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某些特征落实,使得学生能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难题进行探究、分析、解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如今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使得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很多,并且在这样环境的促使下,他們也能更快地从周边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能通过数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围绕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展开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良好的教学素质,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第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创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下,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需要通过某些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此,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展开,在注重课程安排、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发现这样的联系,从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只有将数学生活化教学贯彻到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保证其能将所学知识使用得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到实际生活中,且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举措
第一,探索生活资源,构建数学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熟悉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交流汇报时,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学习。另外,教师在使用教学教材时,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中所展现的内容为教学内容,应当多与学生的实际教学挂钩,不能拘泥于教材中,在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还应当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来探索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对走动钟表进行观察,找出时针、分针、秒针的区别,并向学生提问:在分针走钟表一圈时,时针和秒针有没有移动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对钟表的观察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理解。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看到钟表就能联想到时、分、秒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
第二,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情境的创设,不单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从容不迫解决问题的决心。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时,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上,以此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印象,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模拟商店购物来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这样的做法能让学生开放思维进行思考,每个学生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资料,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生活的联系,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终将教学融入实践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生动、更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房间哪个位置上有什么物品记录下来,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房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什么物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房间,很容易就能将位置和方向的相关知识了解透彻。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需要别人帮忙拿物品时,也就能很快的表达出物品的所在地。学生在感受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也感受着数学的生活化,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的来说,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不能缺少数学知识。只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就能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资源。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洁洋.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10):25-26.
[2]刘小英.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60.
[3]徐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