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咨询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可爱的人。当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后,我反而要提醒他们:不要太可爱了。
不要太可爱
我第一次见到潇潇是在几年前,当时她在读大学,因为出现心理困难,大学读不下去,休学在家。有人介绍她来跟我谈话。
第一次面谈,她的眼泪简直如决堤的江河。潇潇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丽、聪明、可爱、楚楚可怜。
第二次见面,是潇潇和她母亲一起来参加我们举办的一个团体活动。潇潇的可爱让在场的每个人瞩目和惊叹。那是个夏日的夜晚,在一片草地上,潇潇与母亲在一曲音乐中共舞,如此优雅的美,让晚会达到了高潮。活动结束时,潇潇一蹦一跳跑过来跟我合影留念,照片里的她,那亲昵的模样让人看了觉得她是我的乖女儿。别人这样说时,潇潇就将错就错、半开玩笑地说我就是她的爸爸。
潇潇的父母,关系一直不好,长期分居。在潇潇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一个局外人。因此,潇潇接受心理咨询时,对我产生一种“移情”—在潜意识里,她把我当成她的“爸爸”,因此,她在我面前,会不自觉地变成一个可爱的女儿。
第一次面谈之后,潇潇对我说:“王老师,你是我这些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心理学家。”这话有一半真实,有一半是可爱。
但不管怎样,经过一系列面谈,休学了两年的潇潇回到大学读书去了。其间,她还用英文给我写过一封信,把我称作引导她走出生命幽谷的亮光。
关系模式循环
过了两年,潇潇又来找我谈话。
这时她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收入很高的外企工作,这让她的同学羡慕不已。在一轮一轮面试中,一个一个应聘者被淘汰,潇潇过五关斩六将,被大老板称为“精英中的精英”。
潇潇不仅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好,还表现得十分可爱,让所有的同事都喜欢她。如果有一点点表现不好,她就很自责。如果工作中出了什么差错,领导批评她,或者跟同事相处有什么分歧,同事责怪她,她全都能忍。
渐渐地,潇潇开始感到头痛,浑身无力,有时甚至起不了床。她打电话请假,领导不同意,她强忍着上班。
而后,潇潇在工作上开始不断出现疏忽,领导和同事对她说一些不堪的话,她只是默不作声,没有其他回应。
潇潇开始觉得这个公司的人不好,比社会上的人更诡诈。她后悔,觉得进这个公司就如同羊进了狼群。
她越来越多地责怪自己,说自己有病,反应迟钝,记忆不好,等等。
潇潇谈了几场恋爱,也不欢而散。她很少有时间跟男朋友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又向对方大吐苦水,几乎把对方都淹没在抱怨与眼泪里。那些男孩,因为她如此可爱而来,又因为她如此苦大仇深而去。
这次,潇潇来跟我谈话,目的是想从我这里找到一个方法,好让自己永远保持好的心态,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她,她都不在乎,不生气,都能面带微笑,应对自如。
我问:潇潇,你是想做神吗?
面谈室里,潇潇泪如雨下。我却不去安慰,目的是给她留下一个空间,让她自己去反思和觉察,看到她所有的可爱,缘自一个自幼发展出来的关系模式。
从小,为了赢得父母的喜爱,潇潇一直都是好孩子,无时不可爱,无处不可爱。长大了,在跟他人的关系里,潇潇继续沿用这种关系模式—要用自己的可爱去讨所有人喜欢。但她不知道,这“可爱”背后,是害怕;这“可爱”本身,是防御。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公司,潇潇不停地复制这种模式。
而我的辅导,有一个方向,就是如何让潇潇不一味“可爱”,而要学习“真实”。一个真实的人,敢于表现可爱,也敢于表现不可爱。说简单一点,成熟的关系是真实的,而不是装扮可爱。
潇潇不明白,为什么她用尽努力让自己可爱,还是免不了受这许多的挫伤。我对她说:“从此,你就不要太可爱了!”
花开无声
一个人,他做得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是自然的。但一个人,他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做得好,就不大自然了。 我这些年来,接触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在“别人”身上花的心力太多了,仿佛是,一举一动,都为了得到别人赞赏,一言一行,都害怕受到别人批评。他们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很假,活得很累,活得越来越没有意思,最后简直都不想活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想起一个故事来:
有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也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夸他如何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的人,也就得到许多人的赞扬。
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
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是,他捧回这盆荷花,整整一个晚上都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察荷花,他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绽放的全部过程。
第二天一大早,他急不可待地去见师父,手舞足蹈地向师父描述他观察到的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
师父听完,问他:花开的时候吵着你了吗?
小和尚听了,寂然无语,若有所悟。回去之后,他开始静静思考师父说的这句禅语,试图弄明白它的禅意。
所谓禅语,往往是精短一言,却直探本质,意在引发顿悟。后来,这小和尚悟道了,自此,他的生命如花绽放,却悄无声息。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绽放,如塘里的荷花,如野地里的百合花。但这绽放,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是自然的表现,却不声张,不夸饰,不炫耀。
扮天使
过于追求别人赞扬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出自内心的意愿,而是把关注转向他人的反应。他们呈现出什么好,就四处观望,喧哗不已,为了引人注目,得人赞赏。如果没有受到关注,没有得到赞赏,就觉得没劲,就不想开花了。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绽放上面,却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样一来,他们就慢慢失掉天然的动机和力量。我看到,有许多人自幼是在赞扬声中长大,到了后来,他们的自我不再绽放,反而变得枯萎了。
因此,对于生命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装饰。
许多年前,我在美国读书,这个学校有一个传统,人们叫“扮天使”,是指暗中为别的同学做好事,却不让人知道,对方就只当是天使做的。
举例来说,我好几次回到宿舍,在门口发现一袋水果,或者一本书,上面写明这是送我的礼物,但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是谁送的。送者乐意,受者也高兴。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扮天使,把好事做到别人身上。
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我们生命里培养一种品质,就是默默行善,不求回报。这种行为,有比喻说,是左手做好事,不让右手知道。这是一种多么有涵养的善啊!
我也想到,在中国,我们也有类似的传统,叫学雷锋。便想起幼年时期,我们做了好事,别人问姓名,却坚决不说。如果这是出于自然的心,也是何其美的行为呀。这美就如那荷花,自然绽放,无声无息。
不要太可爱
我第一次见到潇潇是在几年前,当时她在读大学,因为出现心理困难,大学读不下去,休学在家。有人介绍她来跟我谈话。
第一次面谈,她的眼泪简直如决堤的江河。潇潇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丽、聪明、可爱、楚楚可怜。
第二次见面,是潇潇和她母亲一起来参加我们举办的一个团体活动。潇潇的可爱让在场的每个人瞩目和惊叹。那是个夏日的夜晚,在一片草地上,潇潇与母亲在一曲音乐中共舞,如此优雅的美,让晚会达到了高潮。活动结束时,潇潇一蹦一跳跑过来跟我合影留念,照片里的她,那亲昵的模样让人看了觉得她是我的乖女儿。别人这样说时,潇潇就将错就错、半开玩笑地说我就是她的爸爸。
潇潇的父母,关系一直不好,长期分居。在潇潇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一个局外人。因此,潇潇接受心理咨询时,对我产生一种“移情”—在潜意识里,她把我当成她的“爸爸”,因此,她在我面前,会不自觉地变成一个可爱的女儿。
第一次面谈之后,潇潇对我说:“王老师,你是我这些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心理学家。”这话有一半真实,有一半是可爱。
但不管怎样,经过一系列面谈,休学了两年的潇潇回到大学读书去了。其间,她还用英文给我写过一封信,把我称作引导她走出生命幽谷的亮光。
关系模式循环
过了两年,潇潇又来找我谈话。
这时她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收入很高的外企工作,这让她的同学羡慕不已。在一轮一轮面试中,一个一个应聘者被淘汰,潇潇过五关斩六将,被大老板称为“精英中的精英”。
潇潇不仅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好,还表现得十分可爱,让所有的同事都喜欢她。如果有一点点表现不好,她就很自责。如果工作中出了什么差错,领导批评她,或者跟同事相处有什么分歧,同事责怪她,她全都能忍。
渐渐地,潇潇开始感到头痛,浑身无力,有时甚至起不了床。她打电话请假,领导不同意,她强忍着上班。
而后,潇潇在工作上开始不断出现疏忽,领导和同事对她说一些不堪的话,她只是默不作声,没有其他回应。
潇潇开始觉得这个公司的人不好,比社会上的人更诡诈。她后悔,觉得进这个公司就如同羊进了狼群。
她越来越多地责怪自己,说自己有病,反应迟钝,记忆不好,等等。
潇潇谈了几场恋爱,也不欢而散。她很少有时间跟男朋友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又向对方大吐苦水,几乎把对方都淹没在抱怨与眼泪里。那些男孩,因为她如此可爱而来,又因为她如此苦大仇深而去。
这次,潇潇来跟我谈话,目的是想从我这里找到一个方法,好让自己永远保持好的心态,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她,她都不在乎,不生气,都能面带微笑,应对自如。
我问:潇潇,你是想做神吗?
面谈室里,潇潇泪如雨下。我却不去安慰,目的是给她留下一个空间,让她自己去反思和觉察,看到她所有的可爱,缘自一个自幼发展出来的关系模式。
从小,为了赢得父母的喜爱,潇潇一直都是好孩子,无时不可爱,无处不可爱。长大了,在跟他人的关系里,潇潇继续沿用这种关系模式—要用自己的可爱去讨所有人喜欢。但她不知道,这“可爱”背后,是害怕;这“可爱”本身,是防御。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公司,潇潇不停地复制这种模式。
而我的辅导,有一个方向,就是如何让潇潇不一味“可爱”,而要学习“真实”。一个真实的人,敢于表现可爱,也敢于表现不可爱。说简单一点,成熟的关系是真实的,而不是装扮可爱。
潇潇不明白,为什么她用尽努力让自己可爱,还是免不了受这许多的挫伤。我对她说:“从此,你就不要太可爱了!”
花开无声
一个人,他做得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是自然的。但一个人,他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做得好,就不大自然了。 我这些年来,接触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在“别人”身上花的心力太多了,仿佛是,一举一动,都为了得到别人赞赏,一言一行,都害怕受到别人批评。他们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很假,活得很累,活得越来越没有意思,最后简直都不想活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想起一个故事来:
有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也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夸他如何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的人,也就得到许多人的赞扬。
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
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是,他捧回这盆荷花,整整一个晚上都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察荷花,他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绽放的全部过程。
第二天一大早,他急不可待地去见师父,手舞足蹈地向师父描述他观察到的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
师父听完,问他:花开的时候吵着你了吗?
小和尚听了,寂然无语,若有所悟。回去之后,他开始静静思考师父说的这句禅语,试图弄明白它的禅意。
所谓禅语,往往是精短一言,却直探本质,意在引发顿悟。后来,这小和尚悟道了,自此,他的生命如花绽放,却悄无声息。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绽放,如塘里的荷花,如野地里的百合花。但这绽放,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是自然的表现,却不声张,不夸饰,不炫耀。
扮天使
过于追求别人赞扬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出自内心的意愿,而是把关注转向他人的反应。他们呈现出什么好,就四处观望,喧哗不已,为了引人注目,得人赞赏。如果没有受到关注,没有得到赞赏,就觉得没劲,就不想开花了。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绽放上面,却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样一来,他们就慢慢失掉天然的动机和力量。我看到,有许多人自幼是在赞扬声中长大,到了后来,他们的自我不再绽放,反而变得枯萎了。
因此,对于生命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装饰。
许多年前,我在美国读书,这个学校有一个传统,人们叫“扮天使”,是指暗中为别的同学做好事,却不让人知道,对方就只当是天使做的。
举例来说,我好几次回到宿舍,在门口发现一袋水果,或者一本书,上面写明这是送我的礼物,但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是谁送的。送者乐意,受者也高兴。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扮天使,把好事做到别人身上。
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我们生命里培养一种品质,就是默默行善,不求回报。这种行为,有比喻说,是左手做好事,不让右手知道。这是一种多么有涵养的善啊!
我也想到,在中国,我们也有类似的传统,叫学雷锋。便想起幼年时期,我们做了好事,别人问姓名,却坚决不说。如果这是出于自然的心,也是何其美的行为呀。这美就如那荷花,自然绽放,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