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在潘集煤矿外围找矿煤层对比中的几个关键应用

来源 :安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获奖项目“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基于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煤层空间展布的自身特点,着重探讨地球物理测井在该地质找矿煤层对比中的若干关键应用,如确定主要标志煤层、解释破碎带推断断层以及辅助认识层位沉积缺失现象等。地球物理测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查手段,有力支撑了该项找矿重大成果。
其他文献
安徽枞阳县陶家巷矿床位于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南缘官桥镇以东地区。本文基于该区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通过对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陶家巷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的认识。并认为夏家井—城山—兔儿咀一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第一道闸”。文章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项目实施,阐述了实施的技术路线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阐明了此项工作的法律性、保密性,提出了加强宣传、四个统一等具体的实施措施建议。
大别山地区石英质玉简称“大别山玉”,主要分布于北大别变质杂岩带核部.地层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大别岩群,新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广泛,断裂构造极为发育.霍山县白莲岩地区石英质玉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伴随硅化构造破碎带产出,玉石颜色丰富,质地细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通过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安徽上金山地区圈定出多个强度大、峰值高、组合好的W、Mo组合异常,经工程验证,在AP-4、AP-5、AP-8异常范围内发现了钨钼矿体,经过勘查工作最终探获一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钨钼矿床,实现了江南隆起带东段找矿的重大突破。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及工程验证成果对比研究认为,矿区内AP-3、AP-7化探异常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若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钨钼资源量将显著增加。
讨论了一类带有非线性记忆项和吸收项的退化抛物方程u t-Δ(u m)=∫t 0u p 0(x,s)d s-au q 0(x,t)带有Dirichlet齐边值条件的解的奇性,通过正则化方法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并利用比较原理得到解的爆破和整体存在性结论:当p 0≤max{q 0,m}时,方程的解整体存在;当p 0>max{q 0,m}时,方程的解在有限时刻爆破.
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可见光区透光及一定的导电性,包括金属基、氧化物基及其他化合物基透明导电薄膜等。以多元氧化物基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为对象,综述其组份、组织、相结构、禁带宽度、光电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多元和掺杂TCO薄膜的光电性能进行比较。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技术依据和决策因素。本次针对研究区开展调查,基于土壤地质调查与数据分析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区内总体土地质量良好,但存在土壤养分元素氮、磷、碘、硒等元素缺乏。土壤总体酸碱度呈弱碱性—中性。土壤综合等级以三等及以上等级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7%。土壤养分元素的缺乏以及土壤污染是影响土地质量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安徽省怀宁县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怀宁县以往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阐述了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不同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区内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地形地貌、易崩易滑地层、致塌致滑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风化程度和大气降水等七类,泥石流孕灾条件为局部特殊汇水地形地貌条件、山坡中下部松散堆积物物源条件和持续大暴雨带来的水源条件等三类。本
本文通过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等实例,阐述了合肥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情况。结合地质灾害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预判了未来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个方面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
为识别亳州东南部地区地下水循环特征,本文在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联系、浅部和中部地下水循环系统边界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研究发现:区内涡河水、浅部和中部孔隙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可大致以34m作为区内地下水浅部循环系统和中间过渡系统的边界,以70m作为地下水中间过渡系统上部和下部的分界线;浅部循环系统和中间过渡系统上部水力联系密切,中间过渡系统上部和下部水力联系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