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却越来越不好“教”。学生的这些状况基本源自于他们的心理。只有掌握初中生的心理,我们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有效的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快而不稳定等等。作为教师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非常重要。下面,谈一谈日常教学中的几点应对策略: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树立自信心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1.1理解宽容。理解是对话的目的,也是对话的前提。没有理解,形成师生平等的对话是不可能的。宽容是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的基础,尤其教师一方更需具备宽容精神。
1.2真诚真实。①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追求真诚,这是实现对话的关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勇敢的打开自己的心扉,坦诚相待,这样的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②教师需要具有与人交流自己真实内在体验的勇气。一般而言,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困惑时,有可能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坦诚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当然这是以平时坦诚交往为基础的,这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倾听与理解。
1.3民主平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缺点、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犯非法的选择等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对话伙伴关系。
1.4对话交流。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它不仅仅指对话者的言谈,而且指双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并在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碰撞,达到相通。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受益者。师生之间真正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巧设情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的乐趣,只要有个认真的设计,充分利用这一个有利的因素,就能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认知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彝族民歌《阿西里西》之前,教师首先示范演唱,让学生猜想她们可能属于哪一个民族的民歌,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而,在他们的每一次回答中尽量提出三个字——“为什么?”,于是,学生会从音乐旋律的节奏、情绪、及民歌中衬词的特点上一一作了他们的个性理解和回答,这样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彝族民歌的特点。当对他们其中的几个答案作了肯定及赞赏时,更增加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但此时,再借助课题的彝语“阿西里西”做点文章,教师再卖一个关子:“阿西里西”,同时告诉学生这是彝语,于是以充满了神秘的神情介绍了彝族的民俗特点,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敬及当地火把节的具体时间,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巧对“杰伦”引乐(yue)趣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似乎更迷恋于流行歌曲,不光是学唱这些作品,有时竟连明星们的装束、说话口吻都作模仿。这就体现了青春期学生的盲目崇拜和缺乏理性的追捧。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去考虑且实施的。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本人曾和学生们平静地谈论过周杰伦,通过对他的几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基本能肯定周的创作才华,但同时也能指出他在演唱中的咬字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借鉴他的优势,来拓展自己的才华,再者在演唱风格上则不能盲目地仿从,这样一来,不光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非理性崇拜,又在歌唱咬字上达到了纠正的效果。
4真情鼓励增自信
在现今的社会里,有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的溺爱及独生子女封闭式的教育给予了孩子很多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意志性、情感性的脆弱。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能确立一定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教师,鼓励和赞扬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廉价的东西,但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自信,众多的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词中频显完美。因为学生的进步,往往源自于老师的赞美。
5多元拓展育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我们的教学进程中,应该多注重教学指导思想从重技能形式向重作品内涵的理解转变,鼓励学生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挖掘的基础上,更敢于有创意地运用技巧。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性的艺术,它对人的感情陶冶有着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初中学生这一阶段性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面对初中生心理的“危险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准备好了。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快而不稳定等等。作为教师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非常重要。下面,谈一谈日常教学中的几点应对策略: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树立自信心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1.1理解宽容。理解是对话的目的,也是对话的前提。没有理解,形成师生平等的对话是不可能的。宽容是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的基础,尤其教师一方更需具备宽容精神。
1.2真诚真实。①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追求真诚,这是实现对话的关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勇敢的打开自己的心扉,坦诚相待,这样的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②教师需要具有与人交流自己真实内在体验的勇气。一般而言,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困惑时,有可能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坦诚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当然这是以平时坦诚交往为基础的,这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倾听与理解。
1.3民主平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缺点、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犯非法的选择等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对话伙伴关系。
1.4对话交流。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它不仅仅指对话者的言谈,而且指双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并在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碰撞,达到相通。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受益者。师生之间真正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巧设情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的乐趣,只要有个认真的设计,充分利用这一个有利的因素,就能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认知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彝族民歌《阿西里西》之前,教师首先示范演唱,让学生猜想她们可能属于哪一个民族的民歌,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而,在他们的每一次回答中尽量提出三个字——“为什么?”,于是,学生会从音乐旋律的节奏、情绪、及民歌中衬词的特点上一一作了他们的个性理解和回答,这样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彝族民歌的特点。当对他们其中的几个答案作了肯定及赞赏时,更增加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但此时,再借助课题的彝语“阿西里西”做点文章,教师再卖一个关子:“阿西里西”,同时告诉学生这是彝语,于是以充满了神秘的神情介绍了彝族的民俗特点,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敬及当地火把节的具体时间,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巧对“杰伦”引乐(yue)趣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似乎更迷恋于流行歌曲,不光是学唱这些作品,有时竟连明星们的装束、说话口吻都作模仿。这就体现了青春期学生的盲目崇拜和缺乏理性的追捧。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去考虑且实施的。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本人曾和学生们平静地谈论过周杰伦,通过对他的几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基本能肯定周的创作才华,但同时也能指出他在演唱中的咬字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借鉴他的优势,来拓展自己的才华,再者在演唱风格上则不能盲目地仿从,这样一来,不光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非理性崇拜,又在歌唱咬字上达到了纠正的效果。
4真情鼓励增自信
在现今的社会里,有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的溺爱及独生子女封闭式的教育给予了孩子很多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意志性、情感性的脆弱。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能确立一定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教师,鼓励和赞扬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廉价的东西,但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自信,众多的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词中频显完美。因为学生的进步,往往源自于老师的赞美。
5多元拓展育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我们的教学进程中,应该多注重教学指导思想从重技能形式向重作品内涵的理解转变,鼓励学生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挖掘的基础上,更敢于有创意地运用技巧。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性的艺术,它对人的感情陶冶有着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初中学生这一阶段性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面对初中生心理的“危险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