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利用退休后的10多年时间,携手浪漫出游,至今几乎游遍了全国所有的名山大川,并已到世界30多个国家旅游。别急着羡慕他们这种独特的晚年生活,也别轻易否定自己拥有这种浪漫的可能,因为他们能如此出游,并不是因为很有钱,而是因为有诀窍。那么,诀窍何在?这么多年的结伴出游,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经历?这对“时尚”的老夫妇,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旅游不应该变成单纯的赶路
1998年,在沈阳市教育系统某机关工作的于海昌老人退休了,那一年,他60岁。半年后,58岁的老伴文秀英也离开了工作岗位。
习惯了过去的忙碌,忽然离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岗位,离开了熟悉的同事,最初老两口都有些不适应,甚至一度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儿子、媳妇想尽了办法让他们开心也没能起到作用。
“爷爷奶奶,你们也出去旅游吧,好多爷爷奶奶都出去散心呢!”某一天,上小学的孙子的一句话让老两口动心了。“对啊,为什么不出去转转?”于海昌对老伴说,“人们说旅游需要时间、体力还有经济条件,现在咱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不用操心工作了,还不是太老,经济条件不算很好但也有能力支撑。趁现在还有精力,该出去走走了。”文秀英一口应允说:“行!老头子,我听你的。”
那一年的秋天,老夫妇俩结婚以来第一次共同出门旅游了。由于担心,儿子、媳妇再三思量后给他们选择了一个规模、声誉都不错的旅游团,目的地是云南。5天的行程,在云南的一些景点上真正停留的时间不到两天,其余都浪费在了转车和无休无止的购物上。回来后,疲惫不堪的于海昌对老伴说:“这样的旅游,和急急忙忙赶路没有区别啊!以后咱们不参加了。要是想出去,咱自己解决,说不定更惬意。”
说到做到,老于找来地图,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景点分布细细研究了一遍:“咱从远到近开始吧,你负责选地方,我负责处理行程中的食宿、交通等问题。”老两口一拍即合。
第二年春天,经过再三商量,老两口再次选择了云南——那的确是个好地方。出发前,于海昌把云南的景区地图研究了几十遍,景点的书也看了好几本,去哪个景点住便宜,交通路线怎么走,甚至宾馆门口坐几路车都明明白白。一切准备停当,他们背着行囊出发了。那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优哉游哉地在大理的石板路上散步,在玉龙雪山下留影,在蝴蝶泉放河灯。回来后一算账,费用只有跟旅游团的一半,并且吃住行都很自由。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热身经验,后来的旅行就顺理成章了。2004年秋天,他们去了安徽的天柱山。天柱山是《天仙配》和《孔雀东南飞》等爱情故事的发祥地,老太太很想去体验一次浪漫,老爷子当然得满足要求了。交通、住宿等在临行前都安置妥当或者打听好了,来到目的地后,休息了半天,老两口就开始了自己的浪漫之旅。
景区内,沿途松涛竹韵、溪流飞瀑,美不胜收,夫妇俩很是陶醉。可拾级而上,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天然横空的鹊桥,窄窄的石壁下就是万丈深渊,文秀英走了几步,突然有些脚软——浪漫的感觉没有了。于海昌笑了:“别看脚下,你抓好扶手,看看远处。”可没走几步,战战兢兢的文秀英又忍不住看看脚下,只见那黑黝黝的深渊深不见底,像要吞噬人的大口。
“我不敢走了,咱回去坐缆车吧。”文秀英说。“马上就走完了。”于海昌骗老伴,“你不是会唱《天仙配》吗?唱完这一出就到对面了,来,我起第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被分散了注意力的文秀英和老伴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来,终于踏上对面的平台时,她扭头看看云端里的那一缕细带似的鹊桥,仍有些后怕。旁边的老伴看她怔怔的样子,在一边打趣:“呵呵,咱们哆哆嗦嗦地体验了一回董永和七仙女的浪漫啊!”
有了这么两次经历,他们体会到了旅游的真谛:旅游原来并不只是赶路。只要有计划,在陌生的路上,人一样可以从容快乐。
老人也得“合理发脾气”
2007年8月,夫妇俩决定到黄河壶口瀑布去看看。当然,这一次他们依旧选择了自助游。一来是无需太多花费,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多年的旅游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只要确保安全不出问题,这样的方式更适合老年人。
坐公交车来到景区,在大门口买票时于海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按照国家旅游局有关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大小景区对老年人都有优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半价,70岁以上的可以免票。他决定试试:“可以半价吗?”没想到,女售票员一口回绝了:“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半价。”“国家不是有规定吗?”“国家有没有规定我不清楚,但我敢肯定的是,景区没这样的规定。”售票员一脸不耐烦。
“态度不友善啊!算了,不省这点钱了。”于海昌想,人生地不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全价买了票。跟老伴在景点转悠的时候,于海昌见一个年轻的女导游在等自己的客人,就随口向她问起关于票价的事情,女导游很和气地说:“有哇,这规定全国都执行的。”吃了这颗定心丸,于海昌心里有数了。
开开心心地转完景点,准备返程的时候,于海昌通过门票上的电话联系到了景区的负责人,说了买票的经过和自己的态度:“按规定,你们应该退给我一半的票钱。”经理笑了:“老同志,我们这里的确没这样的规定。”但老爷子也固执上了:“那好吧,如果你们退票,咱们还是朋友,以后我会建议亲朋好友来;如果你们不退,我会去投诉的。”一听这话,再看看老爷子满脸严肃的表情,那位负责人马上改变了态度:“退。我说过不退了吗?”很快,负责人亲自把多收的钱还给了于海昌:“老先生,钱退了,你不会再去投诉我们吧?”老爷子笑了:“都是朋友了,我怎么还会投诉你!”
通过这件事,于海昌说自己发现了一个窍门:出门不找事,但也不能怕事。有理有据,走到哪儿都不怕。换句话说,在遇到不尊重老人甚至把老年人当成“刘姥姥”的情况下,有时候还真需要“合理发脾气”。
不懂外语也难不住咱
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没几年,老两口几乎把国内的名山大川走了个遍。而这样的经历和锻炼,也让夫妇俩越发感到晚年的生活乐趣。
下一站去哪里?香港啊!多繁华的地方啊,一定得看看去!老爷子于海昌确定了最新的目标。“可咱们不懂英语啊,怎么办?”老伴有顾虑了。“不懂英语怕什么?那是咱中国的地方啊,至少咱们的普通话他们能听懂吧!”老爷子很自信。就这样,稍作休整,老爷子拉着老太太的手出发了。
2008年5月8日,于海昌和文秀英来到香港。在这之前,于海昌看了数本有关香港旅游的书,怎样办签证,要去哪些景点,住在哪里,坐几路公交地铁到景点,他已经烂熟于心。
那天下了火车,过弥敦道地下通道,有一段路没有自动扶梯。老两口拖着沉重的大包小包站在台阶下发愁。这时一个40多岁的黑人妇女走过来,本来她已经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了,可又折了回来:“搬不动是吗?我帮您抬吧。”于海昌连声说着谢谢,黑人女子微笑着,已经抬起了箱子。
从地下通道上来,黑人女子把他们送到了地铁站旁,在确认他们知道怎么去宾馆的情况下,才放心离去。事后,于海昌开心地说:“怎么样,我说了吧,不懂英语没关系,这是在咱们的国家,别人应该学我们的中文。看看,黑人大嫂的中文说得多好啊!”
2009年9月初,于海昌和老伴去了欧洲14国旅游。尽管不担心英语,可不放心他们安全问题的儿子、媳妇,坚持不让他们采取自助游的方式,并偷偷给他们报名参加了旅游团。
旅游团先来到了法兰克福,住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口字形的大酒店。晚上休息的时候,领队告诉大家,不要随便外出,明天早上在宾馆吃早餐,餐厅就在住的这一层楼上。第二天一大早,于海昌和老伴洗漱完毕,走到大堂却怎么也找不到餐厅。这时走来一位侍者,彬彬有礼地用英文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这是他们猜测出来的答案)。他们不知如何回答,说中文人家听不懂啊。于海昌急中生智,张开嘴巴,比画着用勺子往嘴里放东西吃,结果用这样的肢体语言,老两口顺利找到了餐厅。
旅游不应该变成单纯的赶路
1998年,在沈阳市教育系统某机关工作的于海昌老人退休了,那一年,他60岁。半年后,58岁的老伴文秀英也离开了工作岗位。
习惯了过去的忙碌,忽然离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岗位,离开了熟悉的同事,最初老两口都有些不适应,甚至一度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儿子、媳妇想尽了办法让他们开心也没能起到作用。
“爷爷奶奶,你们也出去旅游吧,好多爷爷奶奶都出去散心呢!”某一天,上小学的孙子的一句话让老两口动心了。“对啊,为什么不出去转转?”于海昌对老伴说,“人们说旅游需要时间、体力还有经济条件,现在咱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不用操心工作了,还不是太老,经济条件不算很好但也有能力支撑。趁现在还有精力,该出去走走了。”文秀英一口应允说:“行!老头子,我听你的。”
那一年的秋天,老夫妇俩结婚以来第一次共同出门旅游了。由于担心,儿子、媳妇再三思量后给他们选择了一个规模、声誉都不错的旅游团,目的地是云南。5天的行程,在云南的一些景点上真正停留的时间不到两天,其余都浪费在了转车和无休无止的购物上。回来后,疲惫不堪的于海昌对老伴说:“这样的旅游,和急急忙忙赶路没有区别啊!以后咱们不参加了。要是想出去,咱自己解决,说不定更惬意。”
说到做到,老于找来地图,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景点分布细细研究了一遍:“咱从远到近开始吧,你负责选地方,我负责处理行程中的食宿、交通等问题。”老两口一拍即合。
第二年春天,经过再三商量,老两口再次选择了云南——那的确是个好地方。出发前,于海昌把云南的景区地图研究了几十遍,景点的书也看了好几本,去哪个景点住便宜,交通路线怎么走,甚至宾馆门口坐几路车都明明白白。一切准备停当,他们背着行囊出发了。那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优哉游哉地在大理的石板路上散步,在玉龙雪山下留影,在蝴蝶泉放河灯。回来后一算账,费用只有跟旅游团的一半,并且吃住行都很自由。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热身经验,后来的旅行就顺理成章了。2004年秋天,他们去了安徽的天柱山。天柱山是《天仙配》和《孔雀东南飞》等爱情故事的发祥地,老太太很想去体验一次浪漫,老爷子当然得满足要求了。交通、住宿等在临行前都安置妥当或者打听好了,来到目的地后,休息了半天,老两口就开始了自己的浪漫之旅。
景区内,沿途松涛竹韵、溪流飞瀑,美不胜收,夫妇俩很是陶醉。可拾级而上,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天然横空的鹊桥,窄窄的石壁下就是万丈深渊,文秀英走了几步,突然有些脚软——浪漫的感觉没有了。于海昌笑了:“别看脚下,你抓好扶手,看看远处。”可没走几步,战战兢兢的文秀英又忍不住看看脚下,只见那黑黝黝的深渊深不见底,像要吞噬人的大口。
“我不敢走了,咱回去坐缆车吧。”文秀英说。“马上就走完了。”于海昌骗老伴,“你不是会唱《天仙配》吗?唱完这一出就到对面了,来,我起第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被分散了注意力的文秀英和老伴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来,终于踏上对面的平台时,她扭头看看云端里的那一缕细带似的鹊桥,仍有些后怕。旁边的老伴看她怔怔的样子,在一边打趣:“呵呵,咱们哆哆嗦嗦地体验了一回董永和七仙女的浪漫啊!”
有了这么两次经历,他们体会到了旅游的真谛:旅游原来并不只是赶路。只要有计划,在陌生的路上,人一样可以从容快乐。
老人也得“合理发脾气”
2007年8月,夫妇俩决定到黄河壶口瀑布去看看。当然,这一次他们依旧选择了自助游。一来是无需太多花费,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多年的旅游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只要确保安全不出问题,这样的方式更适合老年人。
坐公交车来到景区,在大门口买票时于海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按照国家旅游局有关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大小景区对老年人都有优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半价,70岁以上的可以免票。他决定试试:“可以半价吗?”没想到,女售票员一口回绝了:“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半价。”“国家不是有规定吗?”“国家有没有规定我不清楚,但我敢肯定的是,景区没这样的规定。”售票员一脸不耐烦。
“态度不友善啊!算了,不省这点钱了。”于海昌想,人生地不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全价买了票。跟老伴在景点转悠的时候,于海昌见一个年轻的女导游在等自己的客人,就随口向她问起关于票价的事情,女导游很和气地说:“有哇,这规定全国都执行的。”吃了这颗定心丸,于海昌心里有数了。
开开心心地转完景点,准备返程的时候,于海昌通过门票上的电话联系到了景区的负责人,说了买票的经过和自己的态度:“按规定,你们应该退给我一半的票钱。”经理笑了:“老同志,我们这里的确没这样的规定。”但老爷子也固执上了:“那好吧,如果你们退票,咱们还是朋友,以后我会建议亲朋好友来;如果你们不退,我会去投诉的。”一听这话,再看看老爷子满脸严肃的表情,那位负责人马上改变了态度:“退。我说过不退了吗?”很快,负责人亲自把多收的钱还给了于海昌:“老先生,钱退了,你不会再去投诉我们吧?”老爷子笑了:“都是朋友了,我怎么还会投诉你!”
通过这件事,于海昌说自己发现了一个窍门:出门不找事,但也不能怕事。有理有据,走到哪儿都不怕。换句话说,在遇到不尊重老人甚至把老年人当成“刘姥姥”的情况下,有时候还真需要“合理发脾气”。
不懂外语也难不住咱
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没几年,老两口几乎把国内的名山大川走了个遍。而这样的经历和锻炼,也让夫妇俩越发感到晚年的生活乐趣。
下一站去哪里?香港啊!多繁华的地方啊,一定得看看去!老爷子于海昌确定了最新的目标。“可咱们不懂英语啊,怎么办?”老伴有顾虑了。“不懂英语怕什么?那是咱中国的地方啊,至少咱们的普通话他们能听懂吧!”老爷子很自信。就这样,稍作休整,老爷子拉着老太太的手出发了。
2008年5月8日,于海昌和文秀英来到香港。在这之前,于海昌看了数本有关香港旅游的书,怎样办签证,要去哪些景点,住在哪里,坐几路公交地铁到景点,他已经烂熟于心。
那天下了火车,过弥敦道地下通道,有一段路没有自动扶梯。老两口拖着沉重的大包小包站在台阶下发愁。这时一个40多岁的黑人妇女走过来,本来她已经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了,可又折了回来:“搬不动是吗?我帮您抬吧。”于海昌连声说着谢谢,黑人女子微笑着,已经抬起了箱子。
从地下通道上来,黑人女子把他们送到了地铁站旁,在确认他们知道怎么去宾馆的情况下,才放心离去。事后,于海昌开心地说:“怎么样,我说了吧,不懂英语没关系,这是在咱们的国家,别人应该学我们的中文。看看,黑人大嫂的中文说得多好啊!”
2009年9月初,于海昌和老伴去了欧洲14国旅游。尽管不担心英语,可不放心他们安全问题的儿子、媳妇,坚持不让他们采取自助游的方式,并偷偷给他们报名参加了旅游团。
旅游团先来到了法兰克福,住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口字形的大酒店。晚上休息的时候,领队告诉大家,不要随便外出,明天早上在宾馆吃早餐,餐厅就在住的这一层楼上。第二天一大早,于海昌和老伴洗漱完毕,走到大堂却怎么也找不到餐厅。这时走来一位侍者,彬彬有礼地用英文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这是他们猜测出来的答案)。他们不知如何回答,说中文人家听不懂啊。于海昌急中生智,张开嘴巴,比画着用勺子往嘴里放东西吃,结果用这样的肢体语言,老两口顺利找到了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