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石涛山水画的艺术视觉表现特点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am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涛作为清初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画坛“四僧”之一,其绘画成就与理论成果均对我国后世的山水画技法及理论影响深远,他所提出的“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艺术主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论内涵。本文以石涛山水画的视觉表现特点作为研究视点,力求通过研究其绘画作品,进而进一步探索其绘画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契合点,从而为更好地研究石涛奠定基础。
  【关键词】石涛;理论;实践;研究
  一、概 述
  任何一种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社会的,自然的,人文或者观念的以它强烈的视觉特点,不同程度地承载着一种文化的发展轨迹。年少出家为僧的原济和尚,在涉潇湘,泛洞庭,登匡庐,历浙、苏、皖,继游敬亭山、黄山之后,中晚年脱离佛门,定居扬州,当上道士,这位被世人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清初著名画家,拥有这样一个生活经历。其“吾道一以贯之”体现在创作上的是重视觉感受,他尊视自我感受,不限于题材。能不择手段或择一切手段表现自己的生活真实感受,对传统表现形式重新评价,对空间表现习语重新检查和使它们真正与画面语言的重新结合。所以,石涛能以独特的视觉形式美学进行着大自然中各具个性的描绘,独往冥游于微茫山水之间。
  一、石涛绘画的视觉特点研究
  我们从石涛所擅长的山水画中的园林叠山,可以窥其视觉表现特点之一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和谐,即为美。和谐统一,精确到位是对其所描写内容,达意抒情,对水墨山水表现语言的准确理解与综合驾驭,能够做到和谐与精确。传统山水绘画几乎大都是表现千山万水、层峦叠嶂的气势,基本上是中景和远景,每个山峰或每组树木之间的大小差距不太悬殊,虽然也具有可游可寻可居的佳境,但往往诗意重于画意,未能完全表达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强烈感受。但是在画史上对中国山水画有经典贡献的石涛山水画,偏偏抛开了遥远俯视式的习惯描写,着眼富于形象特色的山石、树木以及房屋,将之作为如特写镜头般来表现,所以他的山水多选题近景,紧紧抓住大自然的眉目特征,仿佛认真当作具有人物性格的肖像来描画一般。内容鲜明、墨色浓郁。譬如,他在唐熙三十四年(1695)五十五岁时,游历安徽后所作《巢湖图》,此图的布局十分独特。整体画面为大片的水波所覆盖,只在下半部分和中间偏右处画上一些实景,以点出画家的旅途经历。上有三段题诗,都是记录当时之事。第一段用较小的隶书字体,录所作《阻风》、《登阁》二诗,记叙旅途中的经过和心情。第二段用较大、行笔较为粗放的隶书体,写泊舟金沙时农家赠送白荷之事。第三段以充满激情的行草书写他游湖的起因和心情上的收获,内容洒脱而豪放。这种落花款的题跋使三段文字密密层层遮住了画面的整个上半部分,几乎不留一点空隙。但三段文字的行次高低也不一样,三段的行脚依次延伸,全与画中景物映衬,多而不乱,密而通风,虚实相对,突出了画题的主旨,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谐。这种匠心独运的经营安排,可谓是达到了某种视觉表现上的极致。
  二、精到的水墨技术素质
  一幅好的水墨山水画作品,应做到在形神之间得其中和,这都是传达形象艺术信息的基础。在从前没有发明摄影技术时,我们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在描写远的景物,(墨)色调一定是浅的。同时效果也是轻轻淡淡的,模模糊糊的。反之,描写近景楼台,殿阁就表达得清清楚楚。水墨色调深浓一看就如到了眼前一般。当然,水墨形象既合物理又要包含着其美的抽象因素。我们可以在解读石涛山水的作品时,领会到其独特的水墨技术,能将远景画得清楚而实,反而近景处理得模糊而虚,这要得益于其精彩的水墨技术,这种处理水墨技术的素质,反映了现代科学的物理透视原理。“法无定相,气慨成章”就体现出了石涛豁达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他在《山水清音图》中对“点”的运用,完全摆脱了前人旧的“点”法,而另创了自己新的墨“点”法。其“点”的笔法全为尖笔浓墨的“个”字或“介”字,在画面上显得格外夺目。从“点”的整个布局看,可以分成上部的主峰,左右的两边,以及下部的巨石这几个部分,中间部分因有松树、竹林的衬托,只有很少的散点。但在水阁里两个正在对谈的人物身上也被画家放上了三、五个浓浓的墨点。粗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细想,如果所画的人物面前没有一线阻挡,毕显无遗,那才觉得有点奇怪呢。可见,运用得法的“点”非但不会破抓画面,反而能够为视觉增色。在这幅画中,石涛大胆而充分在“点”法上的创新,使画面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气势苍茫雄浑,笔墨淋漓酣畅。
  三、水墨过程的高度
  不同的水墨山水画题材,新颖的构思创意,难得的精彩泼墨,高难度的技艺及各种的工具材质的运用,这些之于水墨山水画探索空间,都是十分宝贵的。石涛《画语录》笔墨章说:“墨非蒙养不灵。”即用水墨,如果不能做到天真烂漫,挥洒淋漓,而是矫揉造作,刻意求之,就不可能灵活,也不可能为山川传神。他在题画中说“泼墨数十年,未尝轻为人赠山水,杳深咫尺阴荫,觉一往兴,未易穷写,寄永老道翁,予尝有句云: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能人鉴赏否?”可见,为现代人一直推崇的石涛,其用墨比他的用笔更为出色。读者可以从荣宝斋编辑出版的《石涛世界》一书中的《雪山沉睡》、《风雨归舟》等图中看出石涛作山水画,通常用吸水性较强的生宣纸,再用湿笔,有时甚至将宣纸用水打湿后再用笔墨,或趁笔墨色将干未干之时,以花青、赭石等衬染,使笔墨与颜色之间产生一种似合未合的感觉,在视觉上表现出云霭苍茫的意境。这些都是他长期仔细观察大自然所致,非常人所能摹拟。
  上述三点说明石涛山水画的视觉表现在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空间与时间等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上就有深刻的体现,从奇正、向背、阴阳、虚实、刚柔、浓淡、形神、主次、轻重、繁简、疏密、大小、动静等方面,在其形象的创造上都具体反映和运用。
  四、结 论
  我仔细研究了石涛的绘画作品后,感受良多。可以说,审美意蕴与艺术灵性的张扬,是石涛山水画视觉表现的终极。一幅水墨山水作品,在其尺幅之间,四围之内,看似装载有限,但在真正的创作者笔端,可以拥有海洋般的容量,海洋般的波澜,让观者百看不厌。所以高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情趣是对水墨视觉形象高层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2008
  [2]翟墨《圆了彩虹》,《中国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199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3]贾又福《画理抉微》,《美术研究》1998年第2期。
  [4]约阿基姆.加斯凯;章晓明?画室--塞尚与加斯凯的对话?2007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2001
  [6][法]卡巴内注 《禅宗、杜尚与美国现代艺术》[M]《杜尚访谈录》(王瑞云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7]黄笃 《形象的焦虑》[M]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出版
  [8]易英《媒材的变革——9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评述》[J] 《美苑》1997年第03期
  [9]陈丹青 《视觉经验与艺术观念》[J] 《美术研究》1998年第1期
  (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民间美术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要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就目前从我国小学到大学的美术教育而言,民间美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育;对策  引言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反映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单纯为了教会学生绘画技能吗?难道只是为了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在学会一门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视觉、触角、思维空间以及动手能力得到丰富吗?有人认为美术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和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难道高中美术教学仅此如此吗?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学生作为人,就必须在一举一动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融入和创造和谐社会。为此,高中美术教学还要在审美能力、培养情感与思想等等方面完善
期刊
【摘 要】装饰艺术透过现实所看到的事物去发现有欣赏价值的东西,从现实自然中,将艺术的特质转变为装饰的价值。欧洲装饰艺术起源于英国,世纪末欧洲的唯美主义与装饰艺术在英国开花的主要原因是,北欧对自然的畏惧和对古典保守模仿的排斥。本文运用例证分析和引用的手法论述了欧洲装饰的艺术特质、反古典装饰之风以及装饰的野蛮状态。  【关键词】欧洲;装饰艺术;起源;野蛮  谈到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欧洲的装饰艺术在古希
期刊
【摘 要】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有关文学艺术的多方面本质规律的进一步阐明,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我国文艺面向新时期、走向新世纪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主要从文艺的特征、文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的作用三个方面对讲话进行学习和研读,力求谈出新意,论出价值。  【关键词】文艺;人民;媒介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10月15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多方面
期刊
【摘 要】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鉴于新中国处于建国初期复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新中国电影在初始阶段还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也为电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不被重视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这一阶段则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诞生了多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少数民族;电影;视听语言  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
期刊
【摘 要】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色彩表现是情感表达的关键性因素。画家通过色彩、线条、形式内容等绘画语言的情感表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创作作品画面中,色彩、线条、内容构成整个画面,色彩如灵魂,线条如骨骼,内容是如液,三者一起结合自己的情感,描绘出艺术家真实的情感。缺乏绘画情感的形象,作品无法打动自己、空洞而乏味的,缺少感染力,通过油画的情感表现和技法相结合,向观者倾述
期刊
【摘 要】“远”代表的实则是通往“道”的一条路径,深深地的影响着中国绘画,本文通过解释“远”的含义,进而将其推进到中国绘画艺术中,列举了宗炳以及徐渭的例子去论证“远”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和特殊意义。  【关键词】远;距离;性灵;生命腾挪;宗炳;徐渭  谈到“远”,我们能想到的是实际距离的远,大多是自然距离的一种属性。中国艺术中对于“远”有着更广泛的阐释,并不仅仅局限在“距离说”中。中国绘画艺术中所讲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园林的布局与构造中融入传统山水画所描写的已经,使园林充满了文化气息。山水文化与园林艺术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内涵,彰显了民族情趣和中国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从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传统山水画影响了古典园林艺术的各个方面。因此,本文将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的都市风俗画,都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为后人记录了十里洋场的大都市风情和时髦女郎的风姿,也迎合了当代民众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民国时期;审美取向;月份牌;女性形象  如果说形形色色的咖啡厅、舞厅、酒吧以及数不清的老房子是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全景,那么民国时期风俗画中的美女则是全景中独特的公园一角,吸引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佳人们的秋波浅笑,美
期刊
【摘 要】中国画由产生发展至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写意人物画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久以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写意人物画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同时,也不断贴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将中国美术的内涵完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对的当代画作创作产生了甚为深远的影响。当前,中国写意人物画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本文将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概括,并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精神内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