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儿童手术近期疗效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隐睾儿童年龄因素与睾丸固定术近期疗效的关系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8例隐睾儿童手术前后 6个月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GF)、睾酮 (T)、5α 二氢睾酮 (5α DHT)、雌二醇 (E2 )、促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催乳素 (PRL)水平和隐睾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雄激素受体 (AR)的表达以及隐睾的组织学变化 ,分析年龄与上述指标及隐睾分型的关系。 结果  88例隐睾儿童 10 8枚睾丸中 ,高位型隐睾多见于 2~ 4岁组 (9/2 4,3 7.5% ) ,低位型多见于 10~ 14岁组 (2 0 /2 4,81.8%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而单、双侧型与年龄无关 (P >0 .0 5)。 5~ 9岁隐睾儿童术前血清EGF ,T ,5α DHT值均显著降低 (P <0 .0 5) ,血清FSH ,LH水平则显著升高 (P <0 .0 5)。≥ 5岁患儿血清EGF、隐睾组织病理及EGFR和AR表达较 2~ 4岁组差。患儿术后血清EGF、T、5α DHT值较术前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5) ,而术后血清E2 ,FSH值显著低于术前 (P <0 .0 1)。 结论 睾丸固定术有利于生殖内分泌功能恢复及睾丸组织的生长发育 ,是治疗隐睾症的可靠方法。依据 4岁前隐睾病理学和性激素内分泌改变较轻以及2岁以后睾丸仍有向下迁移趋势的特点 ,主张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蓉润肠口服液中松果菊苷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lliance 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ODS-2液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开发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和研制理想药物载体,实现靶向给药,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西药和中药两个
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应关注数学问题教学内涵的挖掘,切忌蜻蜓点水满足于问题答案的获得,更忌追求一堂课解决数学问题的数量而不是质量.这两种情况往往会造成学生习题做了
文章以层次分析法理论依据,通过设定大学生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效果评价指标,建立大学生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计算并获取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为大学生创新
李文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者,他在目录编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中国定期刊物调查表》《鲁迅先生著述考略》《全国日报调查录》等,涵盖了报纸、期刊和书籍这三种形式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