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因此,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0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然而,在部分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际问题解决;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轻视学生在课堂上“群言堂”;重传统的授课方式,轻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利用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因此,面对新时期日益变化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破除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构建高效的政治理论课堂提供基础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更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和改革其教学内容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学生,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都很强烈。他们思想活跃,思考问题广泛,对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都充满着好奇心,喜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由于他们还年轻,阅历太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有时候看问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要想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要紧密联系我国建国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存在的失误,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实践,要紧密联系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新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讲透每门课的基本原理,要尽最大努力把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所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困惑其思想认识的一些深层问题,紧密结合当今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解答,把书本上一些抽象、深奥的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让学生眼中本来枯燥难懂的抽象理论在现实面前变得充满生机,变成学生们从内心深处愿意关注的时代焦点,并不断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情绪饱满地参与课堂教学,以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
二、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育人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于教科书内容的传授上,而应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了解、认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认识社会的较好方法,它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所教内容,从当前国际、国内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些代表性强的案例来详细讲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在分析、解决案例的同时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学生要“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把问题的结果告诉学生。因此,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意义,所选择的案例就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就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围绕所教内容,站在时代的前沿,结合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实际,精心挑选出一些具备代表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特征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去剖析所选择的案例。
教师在组织学生剖析案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案例的关节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案例,在思考、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要引导学生不仅思考、分析好所选择的案例,还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即从对案例本身的思考、分析引导到对社会一般性问题的思考、分析,从而使讨论进一步深入,最终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得以升华。在学生思考、分析案例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概况、总结。教师在总结时应就学生在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评析,在评析时既不能回避一些让学生疑惑的敏感问题,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别案例的评析,应当从对个别案例的点评上升到一般性的讨论上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掌握。
三、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变教师一人“独唱”为师生“大合唱”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某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来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从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也是一条促进教学相长的好途径。当然,要组织一次成功的讨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要精心选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章教学重点、难点和现实中的热点,提出拟讨论的问题。其次是要认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使课堂讨论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提前一周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找或上网搜集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并向学生详细讲解一些常见的讨论技巧及讨论中的注意事项。再次要灵活掌握好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发言要少而精,点到为止,把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若教师发言过多,学生就没有主动性了;若教师一言不发,讨论就会放任自流,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握,驾驭好课堂。最后要及时点评总结。在每次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最佳时机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到见解、精彩发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错误的观点、片面的看法、过激的言论等要及时引导、纠正,让学生明辨是非。 实践证明,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变教师一人“独唱”为师生“大合唱”,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各抒己见,不仅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理清问题的实质所在,加深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认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表格、视频资料于一体,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弊端,为学生创造出教材本身不能提供的立体化的教学情境,把课本上一些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表格、数字、模型、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看、听、思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清晰地掌握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政治经济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股票时,如果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学生听了以后对于“怎么买卖股票”、“股票价格是怎么变化的”等问题仍然一头雾水。但如果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股票的走势图,然后结合股票的走势图再详细讲解如何操作股票,这样就一下子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2]因此,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精心制作课件,把课本上抽象的、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表格、视频资料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在于内化素质,外化行动,落实实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实施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其实效。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未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4]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去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从封闭的大学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开放的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开阔视野,明辨是非,积累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环节时要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延安、红旗渠、三峡工程、革命博物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情,又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耳闻目睹城市、农村的巨大变化。这既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又能使学生对目前社会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并重的效果。
总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教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从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出发,不断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更多、更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和21世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要求,成为触及学生心灵、提升人生境界的课程。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 唐云红.多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92-1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
[责任编辑:覃侣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0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然而,在部分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际问题解决;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轻视学生在课堂上“群言堂”;重传统的授课方式,轻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利用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因此,面对新时期日益变化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破除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构建高效的政治理论课堂提供基础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更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和改革其教学内容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学生,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都很强烈。他们思想活跃,思考问题广泛,对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都充满着好奇心,喜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由于他们还年轻,阅历太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有时候看问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要想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要紧密联系我国建国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存在的失误,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实践,要紧密联系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新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讲透每门课的基本原理,要尽最大努力把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所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困惑其思想认识的一些深层问题,紧密结合当今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解答,把书本上一些抽象、深奥的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让学生眼中本来枯燥难懂的抽象理论在现实面前变得充满生机,变成学生们从内心深处愿意关注的时代焦点,并不断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情绪饱满地参与课堂教学,以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
二、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育人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于教科书内容的传授上,而应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了解、认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认识社会的较好方法,它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所教内容,从当前国际、国内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些代表性强的案例来详细讲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在分析、解决案例的同时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学生要“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把问题的结果告诉学生。因此,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意义,所选择的案例就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就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围绕所教内容,站在时代的前沿,结合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实际,精心挑选出一些具备代表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特征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去剖析所选择的案例。
教师在组织学生剖析案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案例的关节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案例,在思考、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要引导学生不仅思考、分析好所选择的案例,还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即从对案例本身的思考、分析引导到对社会一般性问题的思考、分析,从而使讨论进一步深入,最终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得以升华。在学生思考、分析案例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概况、总结。教师在总结时应就学生在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评析,在评析时既不能回避一些让学生疑惑的敏感问题,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别案例的评析,应当从对个别案例的点评上升到一般性的讨论上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掌握。
三、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变教师一人“独唱”为师生“大合唱”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某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来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从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也是一条促进教学相长的好途径。当然,要组织一次成功的讨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要精心选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章教学重点、难点和现实中的热点,提出拟讨论的问题。其次是要认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使课堂讨论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提前一周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找或上网搜集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并向学生详细讲解一些常见的讨论技巧及讨论中的注意事项。再次要灵活掌握好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发言要少而精,点到为止,把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若教师发言过多,学生就没有主动性了;若教师一言不发,讨论就会放任自流,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握,驾驭好课堂。最后要及时点评总结。在每次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最佳时机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到见解、精彩发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错误的观点、片面的看法、过激的言论等要及时引导、纠正,让学生明辨是非。 实践证明,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变教师一人“独唱”为师生“大合唱”,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各抒己见,不仅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理清问题的实质所在,加深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认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表格、视频资料于一体,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弊端,为学生创造出教材本身不能提供的立体化的教学情境,把课本上一些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表格、数字、模型、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看、听、思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清晰地掌握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政治经济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股票时,如果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学生听了以后对于“怎么买卖股票”、“股票价格是怎么变化的”等问题仍然一头雾水。但如果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股票的走势图,然后结合股票的走势图再详细讲解如何操作股票,这样就一下子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2]因此,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精心制作课件,把课本上抽象的、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表格、视频资料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在于内化素质,外化行动,落实实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实施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其实效。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未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4]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去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从封闭的大学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开放的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开阔视野,明辨是非,积累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环节时要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延安、红旗渠、三峡工程、革命博物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情,又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耳闻目睹城市、农村的巨大变化。这既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又能使学生对目前社会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并重的效果。
总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教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从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出发,不断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更多、更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和21世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要求,成为触及学生心灵、提升人生境界的课程。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 唐云红.多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92-1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