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部迅速部署畜牧业抗震救灾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灾区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牲畜大量死亡,草原畜牧业生产受到重创。农业部坚决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迅速行动,切实做好灾区畜牧业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及时调度灾情。启动灾情日报制,每天安排专人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和核实评估,密切监测灾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二是储备救灾物质。组织对青海及周边省区的草原防火物资储备进行摸底,筹集帐篷等草原野外生存装备,随时供前方工作组调用。指导青海农牧部门迅即开展灾区草原鼠害发生情况监测工作,做好灭鼠药剂、饵料、机械等物资储备。三是加强鼠害防治。制定印发《玉树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方案》,全面部署灾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加强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加强对灾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鼠害防治技术要领和安全知识培训,实现群防群治,努力确保大灾之后草原鼠害不暴发流行。四是指导灾后重建。提前谋划畜牧业灾后重建方案,重点支持牧民定居房、牲畜棚圈、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办公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重建畜牧业支持服务体系,促进震区灾后畜牧业生产快速恢复发展。
(摘自《农民日报》)
中国首个生猪现货交易平台在苏州上市
继2009年初推出生猪中远期订单交易模式后,苏州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推出了全国首个生猪现货交易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广大生猪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可以迅速实现网上交易和网下接受,提高了生猪交易的效率。
这种交易模式门槛很低,只要有50头生猪,就可挂牌交易,交割的品种和地点也是个性化的,根据交易双方的实际需求。这种交易模式的优点:①点对点的交易,少去了“猪经纪”这个环节,节省了中间的物流成本。②参与者面对的是全国的交易商,使中小规模猪场摆脱了原先在狭小范围内被几个猪经纪(猪贩子)控制价格的现状,可直接把猪卖给加工企业;采购商和加工企业也可以最低的成本在平台上广泛的选择质优价廉的生猪。
(摘自神农网)
西南大旱对全国粮价走势影响分析
在旱情的刺激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扩大,但这种过快增长是短期的,随着国家抗旱救灾行动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市场回复理性,进入4月份,粮价的过度增长便得到了有效平抑,逐渐走向稳定。从长期看来,多空影响因素交织,但平稳上涨仍是未来粮价走势的主基调。利多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涉农政策利好,今年再次提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加上东北玉米入关运费补贴等政策的支撑,为粮食价格构筑了坚实的底部,市场看涨心理普遍。②随着经济复苏脚步加快,沿海地区工厂陆续复工,带动了粮食需求,特别是作为工厂主要口粮的早稻消费有较大增长,价格保持坚挺。③国际粮价长期看涨。虽然近期国际粮价低迷,但全球经济向好的趋势将带动粮食需求回升,同时天气的变化也为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不仅我国西南地区发生旱情,亚洲多国也遭遇干旱袭击,越南等大米主产国减产已成事实,市场不断积蓄上涨的动能,经过这一轮低迷之后,国际粮价后市上涨空间较大。广东省对粮食进口需求相对较高,国际粮价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价走势。④国内旱情的发展仍让市场担忧,一旦旱情向主产区蔓延,或南旱北涝等现象得不到有效缓解,届时粮食生产将受到较大影响,供应减少,粮价自然随之上涨。⑤资源价格的上涨必将推高粮食运输成本。经济回暖刺激生产扩张,电力、煤炭等资源价格因需求大增而上扬,同时运力趋紧,导致粮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这对主销区粮价是个很大的推涨因素。而利空方面,我国粮食总体供应充足,多年来一直坚持自给自足,库消比远高于17%的国际安全警戒线,且今年全国政策性储备同比有较大增幅,国家调控能力强,这从根本上限制了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是粮食价格走势的最大利空因素。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牧草发展空间广阔 市场潜力巨大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据测算,以种草、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每保护建设1公顷草原,投入约1000元,能固碳5吨,平均每吨碳的成本约为200元;而人工造林每固定1吨碳的成本约为450元,是草原的2.25倍。草原植被所保护的地面,对于减少长波辐射、调控大气温度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全球正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具有吸碳、固碳优越性的牧草产业将具有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将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近年来,牧草种植正在逐渐向羊、牛、兔、鹅等草食畜禽优势产区集中,这些地域在开展牧草种植时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已由零星的一家一户种植逐渐向范围化方向迈进。随着我国畜牧业消费构造的继续调整,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区域化的进一步开展,牧草产业将继续向区域化、范围化推进。
(摘自《农民日报》)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灾区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牲畜大量死亡,草原畜牧业生产受到重创。农业部坚决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迅速行动,切实做好灾区畜牧业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及时调度灾情。启动灾情日报制,每天安排专人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和核实评估,密切监测灾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二是储备救灾物质。组织对青海及周边省区的草原防火物资储备进行摸底,筹集帐篷等草原野外生存装备,随时供前方工作组调用。指导青海农牧部门迅即开展灾区草原鼠害发生情况监测工作,做好灭鼠药剂、饵料、机械等物资储备。三是加强鼠害防治。制定印发《玉树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方案》,全面部署灾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加强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加强对灾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鼠害防治技术要领和安全知识培训,实现群防群治,努力确保大灾之后草原鼠害不暴发流行。四是指导灾后重建。提前谋划畜牧业灾后重建方案,重点支持牧民定居房、牲畜棚圈、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办公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重建畜牧业支持服务体系,促进震区灾后畜牧业生产快速恢复发展。
(摘自《农民日报》)
中国首个生猪现货交易平台在苏州上市
继2009年初推出生猪中远期订单交易模式后,苏州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推出了全国首个生猪现货交易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广大生猪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可以迅速实现网上交易和网下接受,提高了生猪交易的效率。
这种交易模式门槛很低,只要有50头生猪,就可挂牌交易,交割的品种和地点也是个性化的,根据交易双方的实际需求。这种交易模式的优点:①点对点的交易,少去了“猪经纪”这个环节,节省了中间的物流成本。②参与者面对的是全国的交易商,使中小规模猪场摆脱了原先在狭小范围内被几个猪经纪(猪贩子)控制价格的现状,可直接把猪卖给加工企业;采购商和加工企业也可以最低的成本在平台上广泛的选择质优价廉的生猪。
(摘自神农网)
西南大旱对全国粮价走势影响分析
在旱情的刺激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扩大,但这种过快增长是短期的,随着国家抗旱救灾行动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市场回复理性,进入4月份,粮价的过度增长便得到了有效平抑,逐渐走向稳定。从长期看来,多空影响因素交织,但平稳上涨仍是未来粮价走势的主基调。利多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涉农政策利好,今年再次提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加上东北玉米入关运费补贴等政策的支撑,为粮食价格构筑了坚实的底部,市场看涨心理普遍。②随着经济复苏脚步加快,沿海地区工厂陆续复工,带动了粮食需求,特别是作为工厂主要口粮的早稻消费有较大增长,价格保持坚挺。③国际粮价长期看涨。虽然近期国际粮价低迷,但全球经济向好的趋势将带动粮食需求回升,同时天气的变化也为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不仅我国西南地区发生旱情,亚洲多国也遭遇干旱袭击,越南等大米主产国减产已成事实,市场不断积蓄上涨的动能,经过这一轮低迷之后,国际粮价后市上涨空间较大。广东省对粮食进口需求相对较高,国际粮价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价走势。④国内旱情的发展仍让市场担忧,一旦旱情向主产区蔓延,或南旱北涝等现象得不到有效缓解,届时粮食生产将受到较大影响,供应减少,粮价自然随之上涨。⑤资源价格的上涨必将推高粮食运输成本。经济回暖刺激生产扩张,电力、煤炭等资源价格因需求大增而上扬,同时运力趋紧,导致粮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这对主销区粮价是个很大的推涨因素。而利空方面,我国粮食总体供应充足,多年来一直坚持自给自足,库消比远高于17%的国际安全警戒线,且今年全国政策性储备同比有较大增幅,国家调控能力强,这从根本上限制了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是粮食价格走势的最大利空因素。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牧草发展空间广阔 市场潜力巨大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据测算,以种草、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每保护建设1公顷草原,投入约1000元,能固碳5吨,平均每吨碳的成本约为200元;而人工造林每固定1吨碳的成本约为450元,是草原的2.25倍。草原植被所保护的地面,对于减少长波辐射、调控大气温度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全球正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具有吸碳、固碳优越性的牧草产业将具有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将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近年来,牧草种植正在逐渐向羊、牛、兔、鹅等草食畜禽优势产区集中,这些地域在开展牧草种植时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已由零星的一家一户种植逐渐向范围化方向迈进。随着我国畜牧业消费构造的继续调整,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区域化的进一步开展,牧草产业将继续向区域化、范围化推进。
(摘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