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意味深长的道别信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籍教师伊凡坚持6年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获选“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日他返回澳大利亚老家,临行前留下了——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外教伊凡·戴维斯在过去6年里,每周六去瓯海区的大罗山捡垃圾,是市民眼中的“环保卫士”“捡垃圾的洋雷锋”。2013年,他获选“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本刊2015年第10期作过报道)。
  
  日前,伊凡返回澳大利亚老家。离开温州前,他给本文作者之一徐齐发了一封道别信,述感恩、提建议。伊凡的长信对“两美”浙江建设、涵养绿色环保理念、提升文明素质工程有着积极的意义,包孕了一个异国人对温州的爱并推及世界。
  “来自伊凡的道别”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你与我,无论择哪条道上山,都再看不到垃圾。但愿,你也相信这梦想会实现。这梦,我一个人做不够,需要你也做,然后大家一起行动。”伊凡上山捡垃圾,开始于2011年。2014年,他通过微信,给温州市民写了这样一封“家书”,希望有一天人们不再随意丢弃垃圾。
  他的“家书”写道:“在温州,我的小行动引发的大效应始料未及。说真的,这效应不是我引发的,而是这山(附近)的居民和温州市民,是成百上千陪我上山捡垃圾的学生,是成千上万看我们捡垃圾就不扔垃圾的过路游客,是不定时来大罗山做义工的无名英雄们。”
  4天时间,那封“家书”的阅读量超过22万次。
  伊凡在大罗山坚持不懈捡垃圾的举动,感动了温州,他获得了如“最美温州人”“雁荡友谊奖”等许多荣誉,大罗山上新落成的一座凉亭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伊凡亭”。这亭,已是一个人文景点,将与自然山水共存。
  2014年五一小长假中的一天,伊凡和环保志愿者一起从温州大学出发前往大罗山,沿山路捡垃圾。之前,伊凡大都独自或只带学生来捡垃圾。这天是5日,伊凡亭落成,伊凡决定发动游客参与进来捡垃圾。“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可以帮我捡一袋垃圾吗?”伊凡对经过的游客说。游客表示同意,伊凡就会让他们选择大袋子或小袋子,同时嘱咐把撿来的垃圾带下山,扔进大垃圾筒。仅一个小时,200多个袋子已经分发了大半。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刚清理干净,过会儿又被人随手丢了一些垃圾在那里。伊凡很感慨:“比起3年前,大罗山的垃圾已经少了很多。希望变化来得更快些。将来,我们爬上大罗山,看不到垃圾,多好啊。”
  2017年,伊凡到了退休的年纪,打算回国陪伴家人。临走前,他写了一封标题为“来自伊凡的道别”的信给徐齐:“Abby(徐齐的英文名)以及我在温州的朋友及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签署“爱你的伊凡”,希望通过徐齐,把他的心愿传递出去。
  
  “只想在一座没有垃圾
  的山上走走”
  伊凡的信如下:
  这是我第二次离开温州,但我想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在过去的6年,温州人民给了我难以想象的奖励与荣耀,而我做的唯一有价值的事,就是每周去捡一些垃圾。我的内心怀着巨大的感恩,想对我这里的朋友说声“再见”。希望你们享受生命可以带来的最好状态。
  这个大胆、执拗闯入的外国人竟然建议当地人更尊重自己的家园,我本有可能让温州人民蒙羞,因为事实上,这一幕却没有发生。相反,我接受到的是感谢、尊重甚至我所不配得的崇拜。我刚开始捡垃圾时,其实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我只是想活在一个让我自豪、被我照顾得良好的环境里。我只是想在一座没有垃圾的山上走走。在人类能够在火星或者其他地方定居之前,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很显然,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家照顾好。
  上周日,也就是6月18日。一大群志愿者跟我一起上山捡垃圾,并且誓愿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这个团队里,的确有一些很好的工作者,我们在一起捡了不少垃圾。第二天,也就是周一,6月19日,我又沿着同一条路线走了一遍,我看到的情景更加证实了我这段时间的想法。假如大罗山没有垃圾,那么茶山首先要没有垃圾;温州的街道、浙江的农田,温州的大学教室里必须没有垃圾。垃圾应该在它们该在的地方。我们在工作地、街道、家里养成的习惯,会带到那美丽的山上去。
  仅周一(19日)一天,由于人们在山上野餐,已经在山上留下大量垃圾。有超过200件垃圾在山道两旁陈列着。假如这样的行为可以被接受,或者无需受到质疑,那么志愿者的数量再多也不会够,雇佣再多的环卫工人也捡不完垃圾。
  我们怎样才能改变那些建立已久的习惯呢?很显然,这不太能在一天或者一年内发生。它能够发生的唯一可能是,温州人想让它发生,每个人、每个地方希望它发生。这样的现象,我在澳大利亚、在英国、在中国都看到过,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或者是他们根本不在意环境,或者是懒,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丢弃垃圾的行为给环境造成的后果。这些人必须被处以社会性惩罚或者法律上的惩罚,这样他们才能改变习惯。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改掉乱丢垃圾的习惯会容易得多。
  “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伊凡的信表达了他的期盼:希望活在一个让他自豪的环境里,能在一个没有垃圾的山上走走;希望丢弃垃圾的人被处以某种惩罚,迫使他们改掉乱丢垃圾的习惯,哪怕是一个抽烟者,也该为他抽完的烟头负起责任。信中说——
  老师和学生应该对他们离开的教室负起责任;店员应该对他们周围的区域负起责任;农民假如在他们的农田里乱扔垃圾,也应该为此负责。应该找到这样一条路:哪怕是一个抽烟者,也该为他抽完的烟头负起责任。因为一个烟头,最终会引来上百万只烟头。当它们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侵入我们的食物、水和海洋的时候,其危害绝对不容低估。   我又有什么资格谈论这些建议和意见呢?我谁都不是。我不认为一个偶然成名的机会,能给我这个疯狂的老外任何资格,去给美丽的中国人民任何建议。然而,在我在这个小地方成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有责任继续这么干下去。这不仅仅意味着继续捡垃圾。有时候,我得冒些风险,说点什么。当我被邀请去做演讲的时候,我得去做。当我觉得我有话要说的时候,我得把这些话写下来。如果我被嘲笑了,或者被无视了,那是我的命,我接受。如果我冒的险太大,以至于让我的现实生活有了麻烦,那也是我的命,我接受。
  现在,我正返回我在澳大利亚的家。我将在那里继续捡垃圾,因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很高兴自己曾经为温州服务过。我感恩授予我的那些荣誉和奖励,虽然我未曾期待得到这些。我感谢让我成长的机会,我在这过程中塑造了一点点人格。我感恩生命让我来到中国、居住并生活于此。这是如此棒的一次体验,比我预想的要丰富得太多。还有很多个人,包括在中国以及澳大利亚的,我想要感谢的,但是一一说出来又会让这封信太长了。
  伊凡亭旁的接力
  伊凡的信意味深长,给人深深的震撼,他的意思很明了,每一个人都应养成习惯,爱护环境。
  伊凡捡垃圾是大罗山上一道流动的风景。回国前,学生和志愿者们陪他在大罗山完成“最后一捡”,通过陪同捡垃圾的形式为他送别。
  6月25日上午,天色阴沉,伊凡出现在大罗山脚下。瘦削的他脚蹬一双溯溪鞋,穿着一身运动装,背着户外双肩包,手上提着蛇皮编织袋。40多人与他同行,有原先的志愿者,有刚加入的市民,也有闻讯特意从杭州赶来的学生……大家从大罗山脚下走到龙王水库,一路捡拾;在伊凡亭休整,从游步道下山,一趟下来大约4个小时。
  伊凡这样的行为已经坚持了6年。2011年9月,伊凡来到温州大学做外教。谈起捡垃圾的动力,伊凡说这只是他的习惯。“我的家乡塔斯马尼亚州有座很美的山。多年前,我第一次登山,见到垃圾遍地。我每看到一件垃圾,就将它装进背包,扔进垃圾桶。”伊凡带着这个习惯来到温州,但当他第一次登上大罗山,心都碎了,“那是我此生见过最美的地方之一,但它被污染了,一低头,垃圾就映入眼帘”。伊凡要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乱丢一件垃圾是一种改变,弯腰捡一件垃圾同样是一种改变。
  当年第一个周末,伊凡开始行动,一一捡起山路上、山坡下甚至山涧里人为制造的垃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渐渐地,他的身边聚集越来越多的学生。他请朋友的女儿帮忙录制口号,捡垃圾的时候,双肩包上的扩音器就传出童稚的声音:“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伊凡说,这是自己一直坚持的环保理念。
  伊凡回国了,温州已經形成一支保护大罗山的志愿者队伍,在伊凡亭旁,接过伊凡的接力棒。
  (本文照片由沈娴提供)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Ivan Davis, an Australian teaching English at Oujiang Academy of Wenzhou University, has dedicated his Saturdays to picking up rubbish scattered on hiking paths in Daluo Mountain. His cleanup action won the heart of local people. In 2013, he was honored as one of the Ten People of Wenzhou. The October issue of Cultural Dialogue in 2015 featured a story about him and his cleanup action in Wenzhou. Now he is going to retire and go back home in Australia. He recently wrote a letter to Xu Qi,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story.
  “I have a dream. One day, you and I see no more rubbish no matter which hiking path we choose to hike in the mountain. I hope you also believe in this dream. To realize this dream, what I do isn’t enough. I need you to act and I need all the people to act,” he wrote in a public letter to the people of Wenzhou in 2014, calling for no throwing rubbish in the mountain.
  In four days, the letter received 220,000 hits at the website which published the letter. Many local people joined him in cleaning up Daluo Mountain.
  In honor of his endeavor to raise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 pavilion was erected in Daluo Mountain on May 5, 2014 in honor of the Australian and it is called Ivan David Pavilion.
  In 2017, Ivan David is to retire. Before his retirement, he wrote another public letter to local people, trying to call for some people not to willfully drop rubbish everywhere and to call for more people to carry on the cleanup project. The letter is full of humility and sincerity. He writes in the letter that the accidental reputation didn’t qualify him, a crazy foreigner, to advise beautiful Chinese people. He just wants to keep his home clean and he wants to walk around Daluo Mountain free of rubbish. And he wants to live in a place which makes him proud.   In the letter he says goodbye to Wenzhou people, stating he is going to clean up rubbish back home in Australia. He says he is glad that he has served Wenzhou and he feels grateful for the honors he received from the city. Though he had not expected to receive such honors, he was grateful for these opportunities that made him grow. Coming to China and living in Wenzhou is a wonderful life experience which has given him more than he had imagined. He wants to say “thank you” to so many people in China and Australia. Saying all these names would make the letter too long.
  On the morning of June 25, 2017, he appeared at the foot of Daluo Mountain, wearing a sports jersey, a pair of water shoes, and carrying a backpack and rubbish bags. Over 40 local people joined him to see his last mission at Daluo Mountain through. A college student came all the way from Hangzhou to be with the Australian on this hike. The group walked along a hiking path to the Dragon King Reservoir. They took a rest at Ivan David Pavilion. Then they came down the mountain by another hiking path, cleaning it up carefully. The whole trip took them four hours.
  Ivan David has made a difference in Wenzhou. A volunteer team has formed to carry on the action the Australian started in 2011 in a bid to keep Daluo Mountain free of rubbish.
其他文献
知識改变命运  和园主人汪贤林,一位儒雅的中年人,衢州太和艺田装潢工程公司的经理。  “文革”期间,汪贤林毕业于浙江常山两年制农村初中。改革开放后,16岁的他离开家,独自走向陌生的世界。从福建的建筑工地、江西的农贸市场、上海的广告公司、江苏的商业机构、山东的信息部门,到广东的专业市场,汪贤林走南闯北,风风雨雨,备尝艰辛,不断胜出,积累起相当的经验与一定的资金。  1992年,汪贤林在衢州开办了工艺
期刊
695,巨鹿路上一里弄號。  2017年初春去上海,又不知不觉走向695。  是个阳光淡淡的日子。走进弄口,吹来一阵冷风。是风寒?是心境?天色有些阴沉下来,下垂的双手抚摩裤缝,不知迈步拾阶,还是并拢伫立。抬头瞥见朱红木门,拜识画界前辈贺友直先生的诸多往事,尤其是他浓浓的乡情,像打开了记忆岁月的录像机,一一回放。  初次拜访是2009年的一个夏日,那时因为在组织策划《慈孝句章》连环画创作,欲聘请贺先
期刊
一  2017年1月19日,暮色四起时分,约旦安曼市侯赛因文化中心内,浙江建德婺剧团带来的中国剪纸、蛋雕、中国结等非遗项目展示区前,围满了闻讯赶来的中国留学生和当地市民,他们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市民穆罕默德得知中国结可以免费赠送时,他对编织中国结的叶卫田说,他喜欢绿色。叶老师立马编织了一个送给他。人高马大的穆罕默德拿着刚编好的这一车载挂件笑得跟孩子一样开心,他对笔者说,中国艺术家太了
期刊
《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我们读古诗词,在于追循诗性语言的金线,找到“兴发感动”的细腻情愫,让语言之外的美感和深意得以展现。  中国古诗词也曾有一条西渐之路,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我们在此回顾、评说,意在一窥人类的共通之情是如何在诗歌中复兴并流转的,去印证110年前鲁迅先生所言“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者,灵府郎然,与人生即会”。  用自然之力重构诗性  20世
期刊
從大年初二开始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掀起了一股“全民诗词”的热潮。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被网友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百人团组成行走的“诗词库”,王立群、康震、蒙曼和郦波四位专家点评精准独到,加上温婉知性的主持人董卿,满腹诗书的选手,一起为观众奉上了10集“诗词界的饕餮盛宴”。  在点评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看来,《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
期刊
当《牡丹亭》遇见越剧  2016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汤显祖自评“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其梦被后人用多种声腔演绎,还有英、日、德、法等外文译本传播于海外,形成这一杰作丰富的外延。  越剧作为一个以浪漫抒情见长的年轻剧种,在对《牡丹亭》的改编中,显然颇值得关注。越剧改编《牡丹亭》,难度非常之大,完成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跨越殊为不易,从55出的传奇到两个多小时演完的“大戏”,原著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世界认识中国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產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本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申报时有五省十个地点作为节气民俗的展示代表,浙江省占其四,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为第一个——九华立春祭。  美丽的山村  句芒驻地,神韵九华。  妙源村在九华山梧桐峰下,环村山景清秀,山涧清流,人家错落,
期刊
魚跃清江 广场舞
期刊
最近,“仙戀”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片大火,“火光”充斥荧屏内外,一刷微信朋友圈,满屏尽是“三生三世”情,处处都有“十里桃花”香。不管是收视率还是网络点击量、口碑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的单集最高收视率破2,全网播放量突破300亿,成为毋庸置疑的现象级大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故事核心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唯美爱情故事,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与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
期刊
认识多米尼克,是在杭州电视台经济频道一档节目《杨莅分享会》上。这位29岁的奥地利青年,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与现场观众交流,分享的题目是他以前制作的短视频——《谢谢杭州》。    “对于我来说,毕业之后选择杭州,是在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方。”在多米尼克的眼里,他踏足过的中国大都市,大都千城一面,惟独山水杭州有繁华而闹腾的一面,也有温润而安逸的一面。  “我来杭州三年了。在朋友眼里,我已经成了一个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