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高校品牌以其国际化美名而享誉全球。他们在国际化上的举措,不仅限于引进海外留学生,更体现在双语教学、鼓励学生走出去的政策上。
香港高校的教育国际化,绝不只是听起来高大上而已。多元的文化交流让港校在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等方面,产生质变甚至升级效应,对高校教育品牌的建立起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金发碧眼在港校并不多见
登录各大香港高校的学生事务主页,一定会看到不少金发碧眼的面孔。实际上,放眼各大校园,非亚洲人种依旧抢眼,而大部分擦肩而过的还是本地学生。即便相当数量的课程教学语言是英语,但同学间小组讨论,功课等也可使用中文。食堂吃饭、室友夜话、社团活动,极少会出现外国人,交流生也都有专属某群体的混迹圈子。因此,千万不要以为香港校园遍地外国人,处处闻鸟语,那绝对只是个传说。
诚然,从数据上看,入读香港高校的非本地学生比率,将亚洲的临近国家或地区甩出几条街。以2013-2014年为例,港校平均就读研究院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占35%,仅有新加坡管理学院一所高校与之匹敌。如此之高的就读率,究其原因却很简单:其他国家的课程不少以母语教学。相信在脑力和脑洞都有限的情况下,没多少法国人想选择用韩语讲清楚亚洲金融风暴的课程。
可是,若撇开其中的内地学生,那些真正意义上来自海外的留学生,仅占校园比例的很小一部分。根据香港当局统计,截至2014年,就读港校各类课程的非本地生大约在14万人左右,其中按照其原居地来划分,来自中国内地的就有11万人。来自海外的国际生,只占留学生中的21%,占全港整体高校学生的9%左右。而且这部分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商科、管理和社会学科中,如国际商务或比较文化研究等专业中,而在相对本土化的教育科、医科中近乎绝迹。
国际生难以融入校园社团
除学业外,在学生活动的融入方面,港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基本以学科院系和宿舍宿生会最为热门。这些社团有极强的本地风格,除非深谙港地文化,否则国际生很难融入其中。于是,他们光顾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各大院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一个好吃好玩,聊天勾搭,互相学习交流—各国语言中“你好”和“我爱你”的好去处,简单来说,就是有那么一点儿像升级版国际青年旅社的大堂。
可以这么说,即便修读同一课程,坐在同一教室、出入同一宿舍、分享同一餐厅,国际生和港校本地生不一定会发生频密的交流。香港和世界很多其他地区一样,在学生间的国际化深度上,也处于一个“一加一小于二”的现实之中。
本地生优先没商量
不过,想要港校校园向多元文化并存的英美看齐,显然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也完全没有必要。
加强国际化,确实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然而高等教育学府始终还是归属于当地社会的教育体系,也应该优先服务于当地社会。即使经历过殖民时期,香港始终还是华人及其文化为主的地区。这个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想要谋求繁荣和发展,绝大部分的力量还是来自在这片土地生息的本地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和政府以本地生为优先的政策方针既正当又实用。
以本科生为例,每录取一个非本地生,学校就要考虑其宿舍问题。港校校园空间狭小众所周知,而宿舍生活是港校全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首先解决本地生的住宿需求。
如果说宿舍资源是本科国际生的上限,那么无需考虑住宿问题的授课式研究课程,在收生上也并没有无限膨胀。香港教育部规定八大高校在非本地生的整体收生上不可超过学额的20%,这个数字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留学生的收生之比率相近,保持了港府一贯的中庸风格。而事实上,近年来港校也一直将数字维持在10%-15%之间。这条人为设定的数字限额,其实触及了留学政策的本质。
国际生是非主流的鲶鱼
除去加强交流的作用外,无论在任何国家地区,留学生在本地校园中还充当着一个异己角色,就好像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群中放入一条鲶鱼,使其加速游动,以提升存活率。要保证这种鲶鱼效应的功率,非本地生有且只有成为非主流才有意义。
最生动的例子莫过香港科技大学的本地生,他们在内地生“攻陷”的图书馆以及mainland curve的现实中求生存,成为八大中公认的最强学霸云集地。
而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现实中在港留学生,并非能与本地生相处得其乐融融。由于文化差异,加之大学校园相对松散的班级制度,即使把身份不一的人安排在一起,也未必能使其自然而然地做朋 友。
另一方面语言及文化本来就是海外游子的舒适地带(comfort zone),由此而生的抱团小组织也层出不穷。港校当然想要教室和学生的朋友圈走起国际范儿,可是这也要看当事人的意愿。这事儿和小学老师安排座位的“一帮一”政策类似,港校投入再多资源给留学生的交流,但最终也就一句:加油吧,同学,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立足本土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双通道
由于港高校深谙在资源和文化上的双重限制,为了国际生和本地生能互利共赢,因此其国际化方针并不在盲目扩张、引入海外生“走进来”的数量上,而是提供多元的国际化渠道,让更多学生接触外界信息,获得“走出去”的机会。
从学术层面来看,学生学习的国际化程度不言而喻。自近现代文明崛起以来,英语逐步取代拉丁语,在知识的传播上占据霸主地位。而殖民历史培养的英中双语传统,让港校教育在教学语言上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近九成以上的中小学使用全英文教授核心科目,为香港高校实现全面化的双语环境打下基础。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更好运用庞大的多语言图书馆系统、全球数据库,以获取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而在教学团队上,港校也做足功夫。港大2013-2014年度有58%的教授人员来自海外,而来自欧美国家占据了其中49%;而港科大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其教授有八成以上毕业于欧美名校,这其中还并未包括数以倍计的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学术讲座的数据统计。可以说,港校整体确实是华语校园中,双语教学、多文化体系并存交融的最大最优秀熔炉,没有之一。
资源充沛 机会均等
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实践平台也是港校的标志性特色。从学术进修到个人成长,从一年半载到短期访问,港校从不吝啬投放资源,鼓励学生拓展其学习经历:沉浸课程、交流课程、游学访问、暑假实习、义工服务、国际竞技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根据中大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其伙伴合作院校超过240所,分布在34个国家地区,而2014年度仅参与交流课程一项,就有1300多人;港科大甚至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合办课程,可同时获取两校学位;港大与剑桥大学实行联合招收工程类本科生等等。
此外,还有创意百出的各种学生活动,如教院的“大地任我行”活动就是其中典型。只要目的正当又富创意、活动行程切实可行,就有机会获得资助和支援,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进行游学。甚至还有各种民营团体主办的义工、实习活动,层出不穷。而这些令人艳羡的机会,均公平开放给所有学生,无论本地或非本地生,只要有实力就可获取。于是,每一年这些让人垂涎的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积极装备自己、磨练技能、野心勃勃地为将来站在国际舞台上做准备。
所以说,港校的国际化不等于开办种族齐聚一堂的国际村,照一张各种肤色同时在场的刷脸照;而是一场有关资源分配和学校品牌的博弈,一个培养立足本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人才大计。
拎客
mainland curve
内地生曲线
又称内地生小山丘,此说法有夸张成分。港校通常以钟形曲线图来统计学生的成绩分布。由于,内地生成绩优异,尤其在某些以考试为主要评核科目中,在钟形曲线分布上形成特别突起现象。
香港高校的教育国际化,绝不只是听起来高大上而已。多元的文化交流让港校在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等方面,产生质变甚至升级效应,对高校教育品牌的建立起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金发碧眼在港校并不多见
登录各大香港高校的学生事务主页,一定会看到不少金发碧眼的面孔。实际上,放眼各大校园,非亚洲人种依旧抢眼,而大部分擦肩而过的还是本地学生。即便相当数量的课程教学语言是英语,但同学间小组讨论,功课等也可使用中文。食堂吃饭、室友夜话、社团活动,极少会出现外国人,交流生也都有专属某群体的混迹圈子。因此,千万不要以为香港校园遍地外国人,处处闻鸟语,那绝对只是个传说。
诚然,从数据上看,入读香港高校的非本地学生比率,将亚洲的临近国家或地区甩出几条街。以2013-2014年为例,港校平均就读研究院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占35%,仅有新加坡管理学院一所高校与之匹敌。如此之高的就读率,究其原因却很简单:其他国家的课程不少以母语教学。相信在脑力和脑洞都有限的情况下,没多少法国人想选择用韩语讲清楚亚洲金融风暴的课程。
可是,若撇开其中的内地学生,那些真正意义上来自海外的留学生,仅占校园比例的很小一部分。根据香港当局统计,截至2014年,就读港校各类课程的非本地生大约在14万人左右,其中按照其原居地来划分,来自中国内地的就有11万人。来自海外的国际生,只占留学生中的21%,占全港整体高校学生的9%左右。而且这部分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商科、管理和社会学科中,如国际商务或比较文化研究等专业中,而在相对本土化的教育科、医科中近乎绝迹。
国际生难以融入校园社团
除学业外,在学生活动的融入方面,港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基本以学科院系和宿舍宿生会最为热门。这些社团有极强的本地风格,除非深谙港地文化,否则国际生很难融入其中。于是,他们光顾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各大院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一个好吃好玩,聊天勾搭,互相学习交流—各国语言中“你好”和“我爱你”的好去处,简单来说,就是有那么一点儿像升级版国际青年旅社的大堂。
可以这么说,即便修读同一课程,坐在同一教室、出入同一宿舍、分享同一餐厅,国际生和港校本地生不一定会发生频密的交流。香港和世界很多其他地区一样,在学生间的国际化深度上,也处于一个“一加一小于二”的现实之中。
本地生优先没商量
不过,想要港校校园向多元文化并存的英美看齐,显然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也完全没有必要。
加强国际化,确实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然而高等教育学府始终还是归属于当地社会的教育体系,也应该优先服务于当地社会。即使经历过殖民时期,香港始终还是华人及其文化为主的地区。这个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想要谋求繁荣和发展,绝大部分的力量还是来自在这片土地生息的本地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和政府以本地生为优先的政策方针既正当又实用。
以本科生为例,每录取一个非本地生,学校就要考虑其宿舍问题。港校校园空间狭小众所周知,而宿舍生活是港校全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首先解决本地生的住宿需求。
如果说宿舍资源是本科国际生的上限,那么无需考虑住宿问题的授课式研究课程,在收生上也并没有无限膨胀。香港教育部规定八大高校在非本地生的整体收生上不可超过学额的20%,这个数字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留学生的收生之比率相近,保持了港府一贯的中庸风格。而事实上,近年来港校也一直将数字维持在10%-15%之间。这条人为设定的数字限额,其实触及了留学政策的本质。
国际生是非主流的鲶鱼
除去加强交流的作用外,无论在任何国家地区,留学生在本地校园中还充当着一个异己角色,就好像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群中放入一条鲶鱼,使其加速游动,以提升存活率。要保证这种鲶鱼效应的功率,非本地生有且只有成为非主流才有意义。
最生动的例子莫过香港科技大学的本地生,他们在内地生“攻陷”的图书馆以及mainland curve的现实中求生存,成为八大中公认的最强学霸云集地。
而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现实中在港留学生,并非能与本地生相处得其乐融融。由于文化差异,加之大学校园相对松散的班级制度,即使把身份不一的人安排在一起,也未必能使其自然而然地做朋 友。
另一方面语言及文化本来就是海外游子的舒适地带(comfort zone),由此而生的抱团小组织也层出不穷。港校当然想要教室和学生的朋友圈走起国际范儿,可是这也要看当事人的意愿。这事儿和小学老师安排座位的“一帮一”政策类似,港校投入再多资源给留学生的交流,但最终也就一句:加油吧,同学,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立足本土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双通道
由于港高校深谙在资源和文化上的双重限制,为了国际生和本地生能互利共赢,因此其国际化方针并不在盲目扩张、引入海外生“走进来”的数量上,而是提供多元的国际化渠道,让更多学生接触外界信息,获得“走出去”的机会。
从学术层面来看,学生学习的国际化程度不言而喻。自近现代文明崛起以来,英语逐步取代拉丁语,在知识的传播上占据霸主地位。而殖民历史培养的英中双语传统,让港校教育在教学语言上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近九成以上的中小学使用全英文教授核心科目,为香港高校实现全面化的双语环境打下基础。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更好运用庞大的多语言图书馆系统、全球数据库,以获取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而在教学团队上,港校也做足功夫。港大2013-2014年度有58%的教授人员来自海外,而来自欧美国家占据了其中49%;而港科大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其教授有八成以上毕业于欧美名校,这其中还并未包括数以倍计的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学术讲座的数据统计。可以说,港校整体确实是华语校园中,双语教学、多文化体系并存交融的最大最优秀熔炉,没有之一。
资源充沛 机会均等
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实践平台也是港校的标志性特色。从学术进修到个人成长,从一年半载到短期访问,港校从不吝啬投放资源,鼓励学生拓展其学习经历:沉浸课程、交流课程、游学访问、暑假实习、义工服务、国际竞技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根据中大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其伙伴合作院校超过240所,分布在34个国家地区,而2014年度仅参与交流课程一项,就有1300多人;港科大甚至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合办课程,可同时获取两校学位;港大与剑桥大学实行联合招收工程类本科生等等。
此外,还有创意百出的各种学生活动,如教院的“大地任我行”活动就是其中典型。只要目的正当又富创意、活动行程切实可行,就有机会获得资助和支援,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进行游学。甚至还有各种民营团体主办的义工、实习活动,层出不穷。而这些令人艳羡的机会,均公平开放给所有学生,无论本地或非本地生,只要有实力就可获取。于是,每一年这些让人垂涎的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积极装备自己、磨练技能、野心勃勃地为将来站在国际舞台上做准备。
所以说,港校的国际化不等于开办种族齐聚一堂的国际村,照一张各种肤色同时在场的刷脸照;而是一场有关资源分配和学校品牌的博弈,一个培养立足本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人才大计。
拎客
mainland curve
内地生曲线
又称内地生小山丘,此说法有夸张成分。港校通常以钟形曲线图来统计学生的成绩分布。由于,内地生成绩优异,尤其在某些以考试为主要评核科目中,在钟形曲线分布上形成特别突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