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表扬;批评;强制性;教育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8—01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把鼓励、鞭挞学生的双刃剑。表扬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得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能够发扬光大。批评是教师指出错误,促使去积极改正的有效办法,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错误,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说表扬与批评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若使用不当,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伤害了师生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只是如何运用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度,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表扬奖励教育过度的弊端
1. 会让孩子滋长骄傲情绪,丧失上进心。过度的使用赏识教育,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一叶障目,而不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向前的的动力。
2. 会让孩子失去认清真假美丑,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强,审美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由于年龄特征所决定,学生犯错误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而不能扬长避短或盖短,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3. 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批评和教育。本来,中国的教育是以“严”著称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除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为人处事上也应对其严加管教。而现在有的家长及老师对孩子则极尽宠爱之能事,这样的孩子往往表面上“完美无缺”,实际上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惟我独尊,谁也说不得,动辄伤心落泪,甚至离家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一味地呼吁表扬奖励教育,那么就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
二、完整的教育需要有度批评惩罚
新课程倡导表扬与鼓励,并不等于新课程拒绝批评与惩罚。恰恰相反,批评与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曾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犯了错误,要先进行说服教育,教育不行,必须惩罚。
综观美、英、法、德等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尽管在那里个性发展的大旗高高飘扬,但惩罚教育的威严丝毫不减。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业任务,按照要求参加各项活动,只要及时表扬奖励,就能健康发展。偶尔犯错,批评教育,说服谈心,也能收到成效,回归正道。但总有个别学生,是老师教育的老大难,好吃懒做,不愿吃苦,活泼好动,不愿受约束,屡屡挑战学校规章制度。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缺乏惩罚教育手段,这类学生往往会影响一大片,一个班的班风,就会坏在极少数学生手里。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批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行为。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
笔者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使学生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总之,婉转的批评像一把钥匙,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善意的批评像一个音符,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真诚的批评像一缕阳光,是一种无私的关爱。希望各位同行善用表扬与批评、鼓励与惩罚这两把双刃剑,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大踏步地前进,成就自己的理想!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8—01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把鼓励、鞭挞学生的双刃剑。表扬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得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能够发扬光大。批评是教师指出错误,促使去积极改正的有效办法,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错误,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说表扬与批评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若使用不当,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伤害了师生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只是如何运用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度,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表扬奖励教育过度的弊端
1. 会让孩子滋长骄傲情绪,丧失上进心。过度的使用赏识教育,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一叶障目,而不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向前的的动力。
2. 会让孩子失去认清真假美丑,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强,审美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由于年龄特征所决定,学生犯错误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而不能扬长避短或盖短,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3. 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批评和教育。本来,中国的教育是以“严”著称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除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为人处事上也应对其严加管教。而现在有的家长及老师对孩子则极尽宠爱之能事,这样的孩子往往表面上“完美无缺”,实际上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惟我独尊,谁也说不得,动辄伤心落泪,甚至离家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一味地呼吁表扬奖励教育,那么就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
二、完整的教育需要有度批评惩罚
新课程倡导表扬与鼓励,并不等于新课程拒绝批评与惩罚。恰恰相反,批评与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曾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犯了错误,要先进行说服教育,教育不行,必须惩罚。
综观美、英、法、德等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尽管在那里个性发展的大旗高高飘扬,但惩罚教育的威严丝毫不减。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业任务,按照要求参加各项活动,只要及时表扬奖励,就能健康发展。偶尔犯错,批评教育,说服谈心,也能收到成效,回归正道。但总有个别学生,是老师教育的老大难,好吃懒做,不愿吃苦,活泼好动,不愿受约束,屡屡挑战学校规章制度。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缺乏惩罚教育手段,这类学生往往会影响一大片,一个班的班风,就会坏在极少数学生手里。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批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行为。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
笔者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使学生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总之,婉转的批评像一把钥匙,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善意的批评像一个音符,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真诚的批评像一缕阳光,是一种无私的关爱。希望各位同行善用表扬与批评、鼓励与惩罚这两把双刃剑,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大踏步地前进,成就自己的理想!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