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合理运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表扬;批评;强制性;教育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8—01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把鼓励、鞭挞学生的双刃剑。表扬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得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能够发扬光大。批评是教师指出错误,促使去积极改正的有效办法,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错误,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说表扬与批评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若使用不当,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伤害了师生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只是如何运用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度,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表扬奖励教育过度的弊端
   1. 会让孩子滋长骄傲情绪,丧失上进心。过度的使用赏识教育,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一叶障目,而不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向前的的动力。
   2. 会让孩子失去认清真假美丑,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强,审美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由于年龄特征所决定,学生犯错误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而不能扬长避短或盖短,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3. 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批评和教育。本来,中国的教育是以“严”著称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除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为人处事上也应对其严加管教。而现在有的家长及老师对孩子则极尽宠爱之能事,这样的孩子往往表面上“完美无缺”,实际上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惟我独尊,谁也说不得,动辄伤心落泪,甚至离家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一味地呼吁表扬奖励教育,那么就会重蹈“溺爱教育”的覆辙。
   二、完整的教育需要有度批评惩罚
   新课程倡导表扬与鼓励,并不等于新课程拒绝批评与惩罚。恰恰相反,批评与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曾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犯了错误,要先进行说服教育,教育不行,必须惩罚。
   综观美、英、法、德等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尽管在那里个性发展的大旗高高飘扬,但惩罚教育的威严丝毫不减。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业任务,按照要求参加各项活动,只要及时表扬奖励,就能健康发展。偶尔犯错,批评教育,说服谈心,也能收到成效,回归正道。但总有个别学生,是老师教育的老大难,好吃懒做,不愿吃苦,活泼好动,不愿受约束,屡屡挑战学校规章制度。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缺乏惩罚教育手段,这类学生往往会影响一大片,一个班的班风,就会坏在极少数学生手里。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批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行为。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
   笔者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使学生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总之,婉转的批评像一把钥匙,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善意的批评像一个音符,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真诚的批评像一缕阳光,是一种无私的关爱。希望各位同行善用表扬与批评、鼓励与惩罚这两把双刃剑,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大踏步地前进,成就自己的理想!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从20岁到37岁,整整17年, 陇南市武都区西关小学的李一家用自己的青春诠释着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也用一张张成绩单证明着一个女教师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成就。和蔼可亲的谈吐、平易近人的微笑是她对每一个学生的招牌形象,这也让她成为了“孩子王”。她勇于创新,辛勤耕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7年,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  17年来,荣誉多多: 先后被评为武都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武都区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武都
期刊
替考事件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每逢高考季,涉及考试作弊和违规操作的话题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公然违反考场纪律还是考前违规操作,种种乱象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拷问着社会公平的底线。高考作弊事件屡禁不止,暴露出惩处措施的乏力,客观上纵容了犯罪分子更加有恃无恐。遏制高考作弊乱象需依靠法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让替考者、替考组织者以及被替考者付出沉重代价,还高考一个清净的环境,才能守住社会公
期刊
网友结伴吐槽高考作文,吐槽的是作文题,又不仅仅是作文题。吐槽高考作文,是不少人的“致青春”。他们对高考作文的戏说辣评,也是对自己曾经努力奋斗的青春岁月的祭奠或怀旧。毕竟,在不少国人心中,高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是人生中的关键一跃。不少吐槽帖以“我当年高考”开头,忆往昔,怀旧情浓。这些高考过来人在对高考作文的“一年三天黑”中,完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集体仪式。   吐槽高考作文,是不少人对教育改革
期刊
【关键词】 多媒体;注音;图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23—01  北宋书画院有一次给考生出的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位考生借蜜蜂蝴蝶围着马蹄翻飞来表现花香。这种用有形的蝴蝶、蜜蜂表现无形的花香的构思给我们以启迪:无形的、虚幻的事物可以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来表现,变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正如清代文论家刘
期刊
恶搞邱少云、质疑董存瑞……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一些人或明或暗,对英雄人物恶意调侃、无端质疑,让许多善良的人感到震惊错愕。如果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九泉之下有知,也会为此感到心寒。对此,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昨天,英雄保卫国家;今天,谁来保卫英雄?   “火烧不动违反生理学”“身堵枪眼与常识不符”……当有些人假借科学与常识之名,肆意诋毁英雄时,他们显然已经不能理解为信仰而牺牲的伟大力量。无论是在战火中永生
期刊
据《新京报》报道,湖北高三女生小张凭借论文等成绩,通过了今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但近日有网友发现,论文《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第二作者是张同学母亲吴宁。有人揣测吴宁帮助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获得这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吴教授证实,张同学确实是其女儿,相关论文是女儿自己写的,她参与修改,“我们是经得起检验的。”而这件事,不但引发了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审
期刊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各高校公布自主招生政策后,民众就对简章中提到的“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提出了质疑,毕竟找抢手替写、花钱买版面等事件在成人职称评定等各种需要论文的场合早已是公开的潜规则。而这对母女联合写论文貌似为这个“质疑”找到了表证。   母亲为博导,并在早年就研究“安德烈·高兹”,女儿却在自主招生时拿出同一个研究对象的论文,如何不引人怀疑?诚然,正如吴教授所说,书香世家,家庭影响之下,很可
期刊
近日,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的小杜想上网报考公务员时,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他人报了名。随后班里35名同学里,有28人发现个人信息被盗用,这28人中,有20人都“被报考”了同一个单位——“徽县财政局”。   公务员考试报名过程中,各个部门、岗位的报名人数会即时更新,并在网站上公布,前期的报名人数、竞争比例会影响到后来报名学生的选择。于是便有人钻了这个空子,利用各种手段,制造自己属意的岗位报名者众、竞争激烈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21—01   一、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很多家长认为,应该及早为孩子做好上学的准备,让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大多数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识字、背诵、学外语等单纯性的文化知识学习,盲目地攀比文化课程的成
期刊
三省交界、州府驻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西蜀与安多藏区连接的枢纽,是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著名商贸集散地。藏语音译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故称“羚城”。这里就是甘南州合作市,合作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和多宗教并存区,近几年来,合作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市最重要的民心工程来实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全面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