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性别角色教育的历史沿革视角出发,探讨了单性化教育和双性化教育,并对未来性别角色教育研究的趋向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性别角色;单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
1 绪论
人的性别差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差异,由人的生理结构造成,是无法改变的;另一个则是人的社会性别差异,由人的后天环境造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长期以来,人们在儿童性别角色的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于是人们就有意无意地在孩子们生而有之的生理因素之外又给他们加上了社会期望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鼓励和加强了男女孩子之间已经存在的性别差异,使男孩和女孩子出现了一些劣势。然而,从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来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2 单性化教育研究及其问题
1936年,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Terman和Miles最早进行了性别角色特质的研究,他们认为,性别角色特质是社会中男性成员或女性成员共同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性,分为"男性化的"和"女性化的"两类[1]。随后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性别角色特质的研究。
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该模式认为:其一,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性度心理学把男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称为男性性度;女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称为女性性度。 其二,具有男性化特征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征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人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就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就是根据此性别角色模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教育通过文化、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使人们在幼儿期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按同一种模式进行性别分化,这种刻板印象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缺点是其绝对化。诚然,大人们要求男孩勇敢、坚强,要求女孩温柔、细心并没有错。但如果不让男孩学会关心体贴人或拥有细腻的感情世界,不让女孩拥有竞争心或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那就又失之偏颇了。
另外,传统的"单性化教育"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 双性化教育研究及兴起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重视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教材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
1964年,罗西(Rossi)提出了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传统的性别角色单维的观点不够全面[3]。罗西提出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提出了心理双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4]。贝姆通过研究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还得出了这四种类型的性别角色在人群中各自所占的比例:女性中,双性化占27%,男性化占14%,女性化占32%,未分化占28%;男性中, 双性化占32%,男性化占34%,女性化占8%,未分化占25%.
心理双性化的理论更得到一些有利证据的支持[5]。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1)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女性化者次之,最差是未分化者。
(2)社会生活中,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3)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低。
(4)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其自我评价最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
双性化教育模式就是在上述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教育模式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 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4 性别角色教育的未来方向
性别角色取向的双性化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而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的心理特质。这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性别角色取向。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双性化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生活环境。
尽管双性化者拥有诸多优势,但将双性化作为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性别角色模式,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应探讨双性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果双性化者比其他类型的人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将为提倡双性化模式提供有力的证据。
其次,应探讨双性化与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变量的关系。双性化个体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他变量上,是否有共同的特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第三,探讨双性化与外部行为的关系。双性化反映的是个体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与行为表现是否统一,值得认真研究。此外,还应研究性别角色特质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性别角色量表是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的,受试者的反应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赞许倾向。研究中应采用有效的社会赞许量表,测量受试者的社会赞许性,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反应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红.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0).
[2]纪红艳.现代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 Saarni C.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isplay rules forexpressive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9,15(5): 424~429
[4]钱玉燕.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及其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
作者简介:朱建征 (1978--),浙江金华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
【关键词】性别角色;单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
1 绪论
人的性别差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差异,由人的生理结构造成,是无法改变的;另一个则是人的社会性别差异,由人的后天环境造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长期以来,人们在儿童性别角色的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于是人们就有意无意地在孩子们生而有之的生理因素之外又给他们加上了社会期望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鼓励和加强了男女孩子之间已经存在的性别差异,使男孩和女孩子出现了一些劣势。然而,从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来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2 单性化教育研究及其问题
1936年,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Terman和Miles最早进行了性别角色特质的研究,他们认为,性别角色特质是社会中男性成员或女性成员共同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性,分为"男性化的"和"女性化的"两类[1]。随后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性别角色特质的研究。
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该模式认为:其一,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性度心理学把男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称为男性性度;女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称为女性性度。 其二,具有男性化特征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征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人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就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就是根据此性别角色模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教育通过文化、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使人们在幼儿期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按同一种模式进行性别分化,这种刻板印象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缺点是其绝对化。诚然,大人们要求男孩勇敢、坚强,要求女孩温柔、细心并没有错。但如果不让男孩学会关心体贴人或拥有细腻的感情世界,不让女孩拥有竞争心或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那就又失之偏颇了。
另外,传统的"单性化教育"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 双性化教育研究及兴起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重视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教材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
1964年,罗西(Rossi)提出了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传统的性别角色单维的观点不够全面[3]。罗西提出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提出了心理双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4]。贝姆通过研究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还得出了这四种类型的性别角色在人群中各自所占的比例:女性中,双性化占27%,男性化占14%,女性化占32%,未分化占28%;男性中, 双性化占32%,男性化占34%,女性化占8%,未分化占25%.
心理双性化的理论更得到一些有利证据的支持[5]。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1)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女性化者次之,最差是未分化者。
(2)社会生活中,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3)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低。
(4)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其自我评价最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
双性化教育模式就是在上述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教育模式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 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4 性别角色教育的未来方向
性别角色取向的双性化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而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的心理特质。这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性别角色取向。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双性化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生活环境。
尽管双性化者拥有诸多优势,但将双性化作为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性别角色模式,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应探讨双性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果双性化者比其他类型的人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将为提倡双性化模式提供有力的证据。
其次,应探讨双性化与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变量的关系。双性化个体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他变量上,是否有共同的特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第三,探讨双性化与外部行为的关系。双性化反映的是个体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与行为表现是否统一,值得认真研究。此外,还应研究性别角色特质与社会赞许性的关系。性别角色量表是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的,受试者的反应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赞许倾向。研究中应采用有效的社会赞许量表,测量受试者的社会赞许性,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反应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红.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0).
[2]纪红艳.现代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 Saarni C.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isplay rules forexpressive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9,15(5): 424~429
[4]钱玉燕.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及其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
作者简介:朱建征 (1978--),浙江金华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