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幼儿品德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所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先生把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目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从小实施品德教育占据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把握关键期,及时对他们实施品德教育。
(二)幼儿品德教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幼儿的品德行为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实际的幼教工作中,我们会很明显地看到“重智轻德”的教育行为,这样很容易使得孩子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品德教育对于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幼儿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的孩子随意发脾气,孩子的任性表现日益突出,自以为整个世界都由他控制。正是由于这种现象,以至于孩子个性出现了偏向,如果我们从小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做出行动前心中都有一个品德行为的标准来约束着他们,这样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良好个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表现出很多缺德的行为
对于社会上的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弥足珍贵,导致很多家长都惯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从小接触,最为明显的就体现在祖父辈们教养孩子的方法上,总是以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二)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幼儿在园时表现非常好,而一回到家里则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没有做得与家庭形成合力效应的缘故。其实,在幼儿阶段,家庭因素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幼儿园的影响还大。
(三)重视“挫折”教育,而忽视“成功”教育
时下,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呼吁,一定要从小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对的。而与挫败教育相对应的另一种教育--成功教育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那些经常失败而自卑的幼儿来说,他们更需要成功教育。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泛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品德习惯,始终坚持从点滴入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引导。
(二)在游戏中进行品德的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处于接受能力强的状态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游戏“马路上”,老师安排小朋友分别扮演行人、交警、司机。在游戏中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在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体现出“乐中受教”的好处。
(三)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组织幼儿的劳动,让幼儿在劳动中接触生活、接受锻炼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幼儿园的各种劳动中都包含了德育因素,比如,在每次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意志品质对集体的责任感得到发展。通过劳动还能使幼儿认识集体的力量,共同创造出劳动成果。
(四)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品德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应将品德教育与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五)“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共存
現在的幼儿什么东西都不稀罕,可却对老师奖给的东西很看重。因为得到这些东西意味着老师赞美他。所以当孩子做出值得称赞的行为,应及时给予“成功”教育,这对于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很有意义。而当孩子犯小错误时,我们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改正的提示,让幼儿静下心来,知道自己的错,我们应做到两种教育并存。
四、幼儿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能力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孩子不善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利用各种教育契机使幼儿学会爱别人。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等开展主题活动使他们体会长辈们所付出的辛劳和爱,使幼儿努力成为一个会关爱别人,乐于助人的人。
(二)以故事入手,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故事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既能教会孩子们辨别真善美,又能改变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认识。通过故事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这样既能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使幼儿从中得到教育。
(三)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幼儿是天生的模范家。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曾经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我爸说的,不能让别人欺负我,若别人打我,定要还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意识到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四)幼儿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
“后进生”、“差生”,在幼儿园中总是那么的一个或者几个,有的老师会因此而采取“冷处理”。但是是否想过这样做合理吗?其实,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教师必须相信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为孩子的发展助力。
(一)幼儿品德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所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先生把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目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从小实施品德教育占据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把握关键期,及时对他们实施品德教育。
(二)幼儿品德教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幼儿的品德行为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实际的幼教工作中,我们会很明显地看到“重智轻德”的教育行为,这样很容易使得孩子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品德教育对于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幼儿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的孩子随意发脾气,孩子的任性表现日益突出,自以为整个世界都由他控制。正是由于这种现象,以至于孩子个性出现了偏向,如果我们从小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做出行动前心中都有一个品德行为的标准来约束着他们,这样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良好个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表现出很多缺德的行为
对于社会上的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弥足珍贵,导致很多家长都惯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从小接触,最为明显的就体现在祖父辈们教养孩子的方法上,总是以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二)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幼儿在园时表现非常好,而一回到家里则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没有做得与家庭形成合力效应的缘故。其实,在幼儿阶段,家庭因素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幼儿园的影响还大。
(三)重视“挫折”教育,而忽视“成功”教育
时下,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呼吁,一定要从小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对的。而与挫败教育相对应的另一种教育--成功教育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那些经常失败而自卑的幼儿来说,他们更需要成功教育。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泛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品德习惯,始终坚持从点滴入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引导。
(二)在游戏中进行品德的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处于接受能力强的状态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游戏“马路上”,老师安排小朋友分别扮演行人、交警、司机。在游戏中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在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体现出“乐中受教”的好处。
(三)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组织幼儿的劳动,让幼儿在劳动中接触生活、接受锻炼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幼儿园的各种劳动中都包含了德育因素,比如,在每次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意志品质对集体的责任感得到发展。通过劳动还能使幼儿认识集体的力量,共同创造出劳动成果。
(四)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品德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应将品德教育与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五)“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共存
現在的幼儿什么东西都不稀罕,可却对老师奖给的东西很看重。因为得到这些东西意味着老师赞美他。所以当孩子做出值得称赞的行为,应及时给予“成功”教育,这对于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很有意义。而当孩子犯小错误时,我们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改正的提示,让幼儿静下心来,知道自己的错,我们应做到两种教育并存。
四、幼儿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能力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孩子不善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利用各种教育契机使幼儿学会爱别人。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等开展主题活动使他们体会长辈们所付出的辛劳和爱,使幼儿努力成为一个会关爱别人,乐于助人的人。
(二)以故事入手,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故事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既能教会孩子们辨别真善美,又能改变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认识。通过故事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这样既能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使幼儿从中得到教育。
(三)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幼儿是天生的模范家。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曾经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我爸说的,不能让别人欺负我,若别人打我,定要还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意识到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四)幼儿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
“后进生”、“差生”,在幼儿园中总是那么的一个或者几个,有的老师会因此而采取“冷处理”。但是是否想过这样做合理吗?其实,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教师必须相信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为孩子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