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进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质量尤为重要,其浇筑质量优劣不仅会对建筑物整体安全产生影响,同时还关系到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因此本文就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展开研究,对优化前期准备,关键问题注意事项进行了科学总结,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施工水平,创设显著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 浇筑技术 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a)-0062-011 建筑施工中实施混凝土浇筑技术前期应做足充分的准备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充,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建筑日趋增多,因此如何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应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为优质建筑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建筑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施工前期,我们应对浇筑地面做好完善处理,确保建筑前期施工地面的清洁干净,只有当建筑浇筑面合格验仓后方可履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处理。同时我们应对浇筑施工应用原材料实施科学严格控制,对各类砂子、水泥、钢筋等混凝土浇筑原材料应做好严格进场管理,令其与建筑设计的相关规格全面相符。对于浇筑混凝土施工方式我们应科学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倘若应用他类方式,则应依据设计方案科学履行,不应随意更换他类施工浇筑方式。为降低后期浇筑施工基于运输环节而形成离析现象,制备混凝土应尽可能与最后浇筑的方位靠近。在制作混凝土阶段,应认真依据相关顺序与标准计量实施拌制,确保制作阶段的搅拌均匀。倘若需要添加外加剂,则应避免加入过量导致的不均匀分配材料现象,并引发不良施工效果。在混凝土材料运输阶段中,不应为了怕麻烦便令混凝土无法快速及时的运送至施工工地,令施工工期延误,无法顺利完成施工任务项目。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科学应用策略
2.1 混凝土施工浇筑阶段中应科学实施全面分层处理
建筑施工阶段中,混凝土施工浇筑采用全面分层处理方式,对于施工平面的结构要求并不多,在施工阶段中我们应尽可能由短边层面开始,并在平面中保持顺着长边方向逐步实施混凝土浇筑。在进行全面分层混凝土浇筑处理进程中,应确保在全部完成第一层浇筑并在桩凝之前,应从头开始实施第二层的再次浇筑,确保分层处理的有序合理及规范。
2.2 分层分段实施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
分层分段实施混凝土浇筑方式主体适用于工程建筑项目浇筑混凝土面积较大、厚度较小,且长度较长的类型工程。在履行该浇筑方案进程中,一般在现场运输机器与搅拌混凝土设备无法满足相关施工要求,浇筑混凝土具有较大强度时,应由底层混凝土开始进行浇筑,同时确保在实施一定距离与时间后开始第二层的施工浇筑。
2.3 余面分层实施混凝土施工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实施余面分层浇筑,主体适用于建筑施工长度较厚度大出3倍以上的状况,基于该方案实施中,混凝土应确保一次浇筑完成到顶,并令其构成一个混凝土的自然斜面,其斜面坡度应保持在一比三的比例水平。在施工阶段中振捣混凝土施工应由下端浇筑层开始,而后实现逐步上移,进而有效保障浇筑混凝土施工总体质量。对于建筑大面积施工浇筑工程,我们应综合考量基于浇筑施工过大面积容易引发的断裂浇筑现象,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首先在材料层面应确保应用原材料的优质合格,同时应添加适宜比例的外加剂进而确保混凝土涵盖优质的抗裂能力。例如可混入低热状态硅酸盐水至粉煤灰,并一起加入到混凝土材料之中。同时可对浇筑面积适应性扩充,降低浇筑处理速度及厚度。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应及时将污水排除,倘若有必要实施二次振捣,则应强化混凝土相关测温处理工作。
2.4 建筑施工中浇筑混凝土应满足相关振捣要求
建筑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相应自吊口下落自然倾落高度应在2m之下,倘若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3m,我们则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例如应用串起吊桶与溜管等措施,进行有效防护。在振捣器选择阶段中应注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环节选择分层分段方式技术,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开展,不应存在时间上的间隔,具体的浇筑层施工高度应紧密依据建筑施工项目结构特征及其钢筋具体的疏密性制定合理措施。一般来讲浇筑混凝土应用振捣器具体作用阶段长度应在50cm之下。倘若应用振捣器为插入式,则在工作阶段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操作原则,应注意插点均匀,不存在遗漏现象,确保振实均匀。同时移动的间距应大致为30~40cm,即低于作用振捣半径一点五倍长度。在上层次振捣阶段中,应将其插入至下层约5cm,进而有效令两层之间的接缝合理消除。倘若应用表面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则其移动间距应确保其平板覆盖实现了部分边缘的振实。
3 建筑施工阶段中浇筑混凝土环节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建筑施工阶段中,混凝土入模阶段中,应确保不应集中进行钢筋骨架或冲击模板的倾倒,建筑项目浇筑混凝土高度在两米之下时,应采用串筒,由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则应控制在1.5m之下。浇筑混凝土开工后,应确保在5h中令所有浇筑作业全面完成,为有效预防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浇筑混凝土呈现冷缝不良质量问题,应确保浇筑混凝土两次实施的时间不应间隔在1.5h之上,同时在交接位置应利用振捣棒进行连续不断的搅动处理。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中,应确保振捣的足够时间,令混凝土浇筑表面不产生气泡,形成浆,以不下沉为基准。同时浇筑混凝土振捣器的具体插点应保持梅花状,移动位置距离应在40cm之下。在混凝土梁板浇筑阶段中,应由梁柱节点开始实施浇筑,确保该部位处理振捣具有良好的密实性。首先应进行高标号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而后再行浇筑低标号混凝土。澆筑过程中应始终确保浇筑高标号混凝土高度较周围低标号浇筑混凝土高度高,同时还应强化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的综合密实性,进而有效避免形成蜂窝混凝土等不良质量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实施的表面浇筑应履行必要的二次压抹,并进行三次抹压,同时应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及覆盖养护处理。当混凝土施工浇筑并完成终凝后,应实施必要的洒水润湿处理,而后进行塑料薄膜的覆盖密封养护,同时还应对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行定期检查,其表面倘若水珠消失,则应继续做洒水养护处理。
4 结语
总之,基于建筑施工进程中浇筑混凝土技术履行的科学必要性,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处理策略,总结关键环节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工序科学施工,方可抑制不良的混凝土离析状况,合理控制浇筑厚度,并实施科学的振捣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施工浇筑的优质质量。进而真正令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进行,并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创设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 钱华,周日生.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3] 王小萌,李丽.浅谈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控制[J].安徽建筑,2010(10).
关键词:混凝土 浇筑技术 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a)-0062-011 建筑施工中实施混凝土浇筑技术前期应做足充分的准备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充,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建筑日趋增多,因此如何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应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为优质建筑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建筑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施工前期,我们应对浇筑地面做好完善处理,确保建筑前期施工地面的清洁干净,只有当建筑浇筑面合格验仓后方可履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处理。同时我们应对浇筑施工应用原材料实施科学严格控制,对各类砂子、水泥、钢筋等混凝土浇筑原材料应做好严格进场管理,令其与建筑设计的相关规格全面相符。对于浇筑混凝土施工方式我们应科学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倘若应用他类方式,则应依据设计方案科学履行,不应随意更换他类施工浇筑方式。为降低后期浇筑施工基于运输环节而形成离析现象,制备混凝土应尽可能与最后浇筑的方位靠近。在制作混凝土阶段,应认真依据相关顺序与标准计量实施拌制,确保制作阶段的搅拌均匀。倘若需要添加外加剂,则应避免加入过量导致的不均匀分配材料现象,并引发不良施工效果。在混凝土材料运输阶段中,不应为了怕麻烦便令混凝土无法快速及时的运送至施工工地,令施工工期延误,无法顺利完成施工任务项目。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科学应用策略
2.1 混凝土施工浇筑阶段中应科学实施全面分层处理
建筑施工阶段中,混凝土施工浇筑采用全面分层处理方式,对于施工平面的结构要求并不多,在施工阶段中我们应尽可能由短边层面开始,并在平面中保持顺着长边方向逐步实施混凝土浇筑。在进行全面分层混凝土浇筑处理进程中,应确保在全部完成第一层浇筑并在桩凝之前,应从头开始实施第二层的再次浇筑,确保分层处理的有序合理及规范。
2.2 分层分段实施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
分层分段实施混凝土浇筑方式主体适用于工程建筑项目浇筑混凝土面积较大、厚度较小,且长度较长的类型工程。在履行该浇筑方案进程中,一般在现场运输机器与搅拌混凝土设备无法满足相关施工要求,浇筑混凝土具有较大强度时,应由底层混凝土开始进行浇筑,同时确保在实施一定距离与时间后开始第二层的施工浇筑。
2.3 余面分层实施混凝土施工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实施余面分层浇筑,主体适用于建筑施工长度较厚度大出3倍以上的状况,基于该方案实施中,混凝土应确保一次浇筑完成到顶,并令其构成一个混凝土的自然斜面,其斜面坡度应保持在一比三的比例水平。在施工阶段中振捣混凝土施工应由下端浇筑层开始,而后实现逐步上移,进而有效保障浇筑混凝土施工总体质量。对于建筑大面积施工浇筑工程,我们应综合考量基于浇筑施工过大面积容易引发的断裂浇筑现象,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首先在材料层面应确保应用原材料的优质合格,同时应添加适宜比例的外加剂进而确保混凝土涵盖优质的抗裂能力。例如可混入低热状态硅酸盐水至粉煤灰,并一起加入到混凝土材料之中。同时可对浇筑面积适应性扩充,降低浇筑处理速度及厚度。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应及时将污水排除,倘若有必要实施二次振捣,则应强化混凝土相关测温处理工作。
2.4 建筑施工中浇筑混凝土应满足相关振捣要求
建筑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相应自吊口下落自然倾落高度应在2m之下,倘若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3m,我们则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例如应用串起吊桶与溜管等措施,进行有效防护。在振捣器选择阶段中应注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环节选择分层分段方式技术,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开展,不应存在时间上的间隔,具体的浇筑层施工高度应紧密依据建筑施工项目结构特征及其钢筋具体的疏密性制定合理措施。一般来讲浇筑混凝土应用振捣器具体作用阶段长度应在50cm之下。倘若应用振捣器为插入式,则在工作阶段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操作原则,应注意插点均匀,不存在遗漏现象,确保振实均匀。同时移动的间距应大致为30~40cm,即低于作用振捣半径一点五倍长度。在上层次振捣阶段中,应将其插入至下层约5cm,进而有效令两层之间的接缝合理消除。倘若应用表面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则其移动间距应确保其平板覆盖实现了部分边缘的振实。
3 建筑施工阶段中浇筑混凝土环节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建筑施工阶段中,混凝土入模阶段中,应确保不应集中进行钢筋骨架或冲击模板的倾倒,建筑项目浇筑混凝土高度在两米之下时,应采用串筒,由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则应控制在1.5m之下。浇筑混凝土开工后,应确保在5h中令所有浇筑作业全面完成,为有效预防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浇筑混凝土呈现冷缝不良质量问题,应确保浇筑混凝土两次实施的时间不应间隔在1.5h之上,同时在交接位置应利用振捣棒进行连续不断的搅动处理。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中,应确保振捣的足够时间,令混凝土浇筑表面不产生气泡,形成浆,以不下沉为基准。同时浇筑混凝土振捣器的具体插点应保持梅花状,移动位置距离应在40cm之下。在混凝土梁板浇筑阶段中,应由梁柱节点开始实施浇筑,确保该部位处理振捣具有良好的密实性。首先应进行高标号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而后再行浇筑低标号混凝土。澆筑过程中应始终确保浇筑高标号混凝土高度较周围低标号浇筑混凝土高度高,同时还应强化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的综合密实性,进而有效避免形成蜂窝混凝土等不良质量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实施的表面浇筑应履行必要的二次压抹,并进行三次抹压,同时应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及覆盖养护处理。当混凝土施工浇筑并完成终凝后,应实施必要的洒水润湿处理,而后进行塑料薄膜的覆盖密封养护,同时还应对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行定期检查,其表面倘若水珠消失,则应继续做洒水养护处理。
4 结语
总之,基于建筑施工进程中浇筑混凝土技术履行的科学必要性,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处理策略,总结关键环节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工序科学施工,方可抑制不良的混凝土离析状况,合理控制浇筑厚度,并实施科学的振捣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施工浇筑的优质质量。进而真正令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进行,并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创设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 钱华,周日生.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3] 王小萌,李丽.浅谈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控制[J].安徽建筑,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