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活动要法制化、绿色化

来源 :建造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德钧最关注两大问题,一个是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使建筑市场管理法制化;一个是推动我国的建筑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造师》:有人预言2008年后我国建筑业将进入平静甚至萧条期,对于这个问题,你的观察与判断是什么?
  金德钧:我从来不赞成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建筑市场还要“热闹”相当长的时间,至少一、二十年。
  因为从世界历史来看,建筑业在整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角色是在变化的。在工业化之前,它是位于基础产业行列。从工业化开始到工业化完成,它很快发展为支柱产业。我国现在正处在这个历史时期。到了后工业时代,它又会回到基础产业的位置。这个历史过程我认为是客观的。
  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进展的。现在城市化进程才刚过40%,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还要通过二三十年才能达到70%。如果我们的速度能够再快一点,那么也至少需要一、二十年。
  从我们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现在我国人均收入超过了1000美元。在这一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有几个很显著的特点。其中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物资、信息、人才的交流加快。消费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住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指城市群和小城镇的大量建设;物资、信息、人才的交流加快涉及到交通运输,这些加在一起的任务量是非常大的。
  还有比如我们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问题。在我们国家,每年城市里产生的垃圾是1.5亿吨,并且还在以10%左右的速度上升。全国历年积存下的城市垃圾已经达到720亿吨。很多城市是被垃圾包围着的,那么这些垃圾有没有处理呢?没有。就算是北京,它的城市垃圾也才刚刚从露天堆放向卫生填埋、综合利用和焚烧的方式发展,并且只是在发展之中。
  所以仅这一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从建筑业的现状来看,不是说2008年奥运会开过以后就没什么可建设了。只是很可能建设的区域重点、内容重点要发生变化。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水、路、电都要改善,这也给我们建筑市场提供了很多任务。
  《建造师》:你认为中国的建筑市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哪些?未来的基本走势会是怎样的?
  金德钧:中国的建筑市场之大是全世界都没有的。这是第一个基本的状况。
  但问题也确实存在。目前建筑市场的秩序是比较乱的,确实问题很多。这也是与整个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不完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针对建筑市场,我相信还是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规范。我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的:
  一是国家在对市场规则的建立方面始终是带头向前走的。可以看到政府在牵头建立整个建筑市场的信用秩序、建筑活动的保证担保等等。
  其二,大多数企业不愿意秩序乱下去,因为乱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所以有一个内在的要求,就是希望秩序好转。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控制,打击不力。比如在招投标中,如果业主真正公平招标,他就会选择价格合理的、条件最好的。可是他现在掌握着主动权,就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把价压得越低越好,干完活还不给工程款,造成许多三角债。
  这些问题政府都在抓,但是目前的措施并不是很有力。对建设单位的约束办法还不多。因此今后很可能从建设组织方式的转变入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三,现在我们很多法律制度虽然已经确定了,但是实施得不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守法者本身的法律意识不强。大家应该形成守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氛围,把法治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人治摆在第一位。我们社会的总方向也是在向法治转变。这也是建筑市场的一个走势。
  建筑市场的第三个走势,是建筑活动的绿色化要求会越来越具体。走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来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四节”: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完全靠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道路。
  《建造师》:如你所说,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一个从不完善到较完善的过程中,有些人认为这其中法制不健全是最突出的问题,有些人说安全是最突出的问题,你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金德钧:我最关注两大问题,一个是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使我们的建筑活动管理法制化;一个是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现在的市场表现比较混乱,企业遇到很多难题,包括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这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但是也有有法不依的问题。比如说不要挂靠,现在谁听?挂与被挂的双方成了利益共同体。其实被挂靠一方一旦吃亏,吃的就是大亏。但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可能性又很小,所以被挂方就不以为然。而挂靠的一方,同样做一个工程,却不用成立公司,不用交所得税,不用养活员工,不要办公楼,只是借“大树”赚钱。
  而挂靠的多了就使市场准入管理形同虚设。现在我们名义上有5000多家一级企业。但是一挂靠,你知道有多少一级企业了?差不多全国的企业能挂上的都成了一级企业,所以市场就出现了恶性竞争,造成供求极不平衡。
  现在的状况是,有法不依却得不到惩罚,依法办事也得不到鼓励。如果市场上好坏都不能分明,没人能主持公道和正义,公道就必然不被大家遵守。当前非常重要的是大家守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概念要加强。我认为这才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其他的都是具体现象。
  第二大根本性问题是,建筑业自身要提高生产力质量来改变我们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这个问题,估计我们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反正赚钱就行。可实际上,整个国民经济要实现转变,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不转变行吗?它每年要消耗掉全国钢材产量的一半以上,全国水泥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实心粘土砖,禁了这么多年都禁不住,一年生产4800多亿块,全是我们建筑业消耗的。可以看到,建筑业对城市垃圾的“贡献”、空气污染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能这样长期下去吗?当然不能!
  《建造师》:在你说的这些问题出现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几家大的建筑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们国家的建筑大企业和国外的建筑大企业差别究竟在哪里?
  金德钧:我经常说,用大量的小舢板捆在一起怎么也充当不了航空母舰。
  和国际同行比,我们的大企业还差得太远。
  从纯粹施工领域来说,我们有些施工技术完全可以和其他国家相媲美。上海的金贸大厦88层,最上面的泵送混凝土问题,日本人解决不了,我们解决了。很多钢结构的制作、大桥的架设,我们在世界上水平也不低。但是这些只是你看到的结果。
  拿企业与企业相比,问题就看出来了。国外大企业的大量工作是针对整个项目进行工程管理,包括前期策划、设计、可行性分析、组织设计、施工、采购,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专业施工。他们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这些企业对政策的把握、国际信息的把握、高端人才的集中等等方面比我们国家的大企业好得多。我们的很多大企业基本还在施工这个领域,设计人家拿走了,方案更不用说,采购很多时候是业主在做。
  还有,国外的大企业有很强大的科研力量。有的能够代表整个国家的技术能力。所以我说,拿某个工程和人家比,我们可能是挺不错了,但是企业和企业比,我们比不上。
  如果再比较建筑业的整体,问题就更多了。我们的产业集中度很低。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所以说,进到世界多少强当然也表示我们某些企业完成的工作量不低了,但是我觉得仅仅是现象而已。
  《建造师》:对于法人管项目这个提法,你认为与项目法施工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对项目管理体制来说,它是不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金德钧:实行项目法施工绝不意味着项目经理负责制,而是法人的管理和项目经理班子管理的结合。它不是像农村一样的包产到户。现在我们加强项目管理,组织一些有能力的人具体来运作项目,绝不意味着后面就不管了。搞得好的公司会对项目的人员组织进行策划,项目指标怎么分解策划,然后把班子放到项目上,中间还得监督。这些授权都是很明确的。如果把项目的一个班子搞成分公司式的,又去管项目,又去承包任务,变成一个独立运作的经济实体,那就完全大错特错了。所以我说这是两个层次。
  因此,我们现在就是要让项目法施工回到本意上去。不能否定它,我对这个方式的评价很高,它是我国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革命性变革。
  《建造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修订任务繁重。你认为它有何不足?就现行的法律与市场状况看,当务之急需要出台哪方面的法律法规?
  金德钧:从建设口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法还是《建筑法》。
  但是《建筑法》现在的先天不足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全中国没有一部规范全建设行业的法律。《建筑法》的第一个漏洞就在于它规范的只是房屋建筑,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在《建筑法》里都没有规定。《建筑法》第二个很大的不足,是它主要是规范施工企业。后来的条例上对建设单位作了7条规定,但那不是法律条例。
  第三个问题是《建筑法》的有些规定互相矛盾。有些基本问题,比如对整个市场运作规则的建立,以及保证这些规则实施的机制上体现得都不好,有些甚至没有。所以这部法必须要修改。
  《建造师》:有人说,建造师考试是会考的不会干,会干的考不上。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你怎么评价我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认证?你认为一个称职的建造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与职业素养?
  金德钧:会考不会干,会干不会考,其实不光是建造师考试有这个问题,以前的监理工程师考试等等也存在这个问题。我的评价是:有一定道理,却也不尽然。
  我们现在搞工程管理的一些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能把一个项目管下来,而且可以做大项目。但是他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对法律法规的不熟悉问题,一些与项目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可能接触的都很少。很可能是他们原来在学校里学过的,但是后来不用就忘了。另外一些人坐在办公室有时间,或者刚毕业不久的还没忘,再加上有一点现场工作经验,所以应对考试就好一点。
  还有,我们出的考题其实应该加重实践的分量。但另一个问题是出题人本身实践经验就不足,他怎么能出一道很难处理的实践考题呢?所以我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是指这种情况。
  说不尽然,是因为建造师是一种执业资格,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现在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然而,我们现在的工程管理仅仅局限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管理仍然有很多环节管不好。比如怎么对合同保证履行,同时防止不履行带来的风险,又能找出业主在合同中出现的毛病来进行索赔。在施工过程中,怎样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污水怎么排放、工地的垃圾如何尽量回收、利用并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些都是建造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而现在的大部分人知识还不够。再扩大一点说,从可研分析开始一直管到最后的实施交工,需要更多的合同谈判能力、商务核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加上这些,我们的建造师就差得更远了。
  所以不管是只管施工阶段还是扩大为整个项目管理,我们现在的建造师都需要大大提高素质。当然这首先要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开始,然后才到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建造师只会盖房子,不会学习也不进行再教育,那是不行的。
其他文献
7天7夜搭建起一座拥有世界一流医疗设施水平的医院,这注定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    3年后。大院门招牌上的“小汤山医院”几个大字已经被灰尘遮掩得模糊,门内欧式2层小楼外墙的红颜色依然鲜艳,但那个指示标牌“传染性疾病筛查门诊”已经破旧不堪,红楼的东南侧几间昔日的传染病房也已挪作他用。红楼后边的人工湖边,两位老人悠闲地在钓着鱼。  门外满是卖瓜果零食的小商贩。向他们询问起来,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背后的院子就
期刊
近十年来,项目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模式和技术    项目管理被理解为一种计划管理的工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标志是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提出和成功应用。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于1976年由1969年成立的(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提出。1987年出版了项目管理知识体标准 (PMBOK),以后经过规范化的持续更新流程,形成了项目管理知识体指
期刊
编者按:   张扬早在1980年就涉足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从事工程投标工作。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住房、学校、医院、饭店、商业中心、公路、桥梁、工业厂房、环保工程等各类多个项目的编辑投标工作,累计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最大中标项目达8亿美元。其所在的中航技国际工程公司也于1981年成为进入世界承包商250强的惟一一家中国公司。因为热爱这项工作,身为公司总经理的他,只要有时间仍会亲自算标、核标。如今
期刊
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亮点在于把业主与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体系相结合    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起源于学习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2002年,通过对国内众多地区和企业项目管理经验和成果的总结,结合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一些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调整,特别是中国加入
期刊
工程款拖欠极易让施工企业陷入困难,施工企业应该学会自救    在“僧多粥少”的当今建筑市场,众多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计风险千方百计地争夺工程项目施工承包权,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工程款拖欠则导致不少业内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倒闭。因此,在中国现有法律制度和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如何规避或者降低这种风险,以最小的资金风险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广大业内人士和企业家最待破解的热门难题。结合18年来
期刊
质量缺陷发生后,应优先选择让建筑公司对其采取补救措施,承担由此而发生的费用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违约,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失赔偿时,可以包含合同履行后相对人可获得的利益。实践中,发包人多以承包商承建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影响其使用功能为由提出索赔,索赔额包含建筑物使用后的预期收益,该部分可得利益损失能否获得支持,还要受法定“预见性规则”的限定。  2001年6月,某管
期刊
面对无史可鉴的中国第一例境外BOT项目时,周密的施工计划、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敢于牺牲利润分散运营风险的魄力,甚至远在异乡时的国人凝聚力都成了吃蟹者中电技的制胜法宝    作为第一个吃蟹者,怎么才能顺利把肉吃到嘴里,而且还要表现得像个聪明人?在首度接触境外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项目之初,中电技国际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国网新源国际水电开发有
期刊
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和社会各种力量的配合,是保证建筑安全的两个有力手段    8月7日,中央电视台“全球资讯榜”栏目报道,浙江金华的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一名建筑工人被浇筑在混凝土桩基里,原因是混凝土浇灌车突然发生了倾斜,浇灌臂将当时站在地桩井旁的施工人员全部砸倒,一名工人被浇灌臂扫进了混凝土池。无独有偶,8月8日,某建设开发总公司总承包施工的北京三环新城29号楼工程在拆除塔吊过程中,塔基围护墙坍塌,造成1
期刊
距长安街限高只差10公分的银泰中心成为北京城建正式打造的第一个超高层建筑项目,而这家公司玩出了许多业内老手也难以实现的精彩绝技    出于安全考虑,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北侧500米、南侧1000米以内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250米,这是整个北京建筑界多年来熟知的一个规则。因此,银泰中心项目刚刚崭露头角就令业界侧目:这座建筑的设计高度为249.9米,显然是冲着“长安街第一高楼”的头衔而来。  银泰中心占
期刊
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回避工业化,注重人性化    建筑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产品。在其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和开发商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大的范畴而言,第一是其工程技术方面,第二是造型艺术,就是审美方面的特性。再深层次还涉及到人文、社会等。  从审美方面来说,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建筑技术手段和人类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作为一种产品,和其他家用电器一样,其审美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到今天已达到一种食不厌精的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