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色彩的听觉审美感知——以德彪西钢琴作品为例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作品涉猎类别广泛,如管弦乐、交响乐、歌剧等.其中典型诠释其印象派创作风格的是他的钢琴作品.本文将以德彪西不同阶段创作的钢琴作品为例,基于印象派钢琴作品所呈现的音响表现力,以对音响色彩的审美感知为切入点,结合与时间、空间、视知觉的“联觉”心理,体现音响色彩的听觉审美感知.
其他文献
近代广州善堂发展迅速,兴起了大量由地方士绅及商人群体创办并长期经营的慈善组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广州九善堂,在地方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崇正善堂为广州九善堂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善堂.文章通过对该善堂的救济思想、筹建过程、组织架构、经费收支、慈善活动等的考察,探讨近代广州善堂与地方政局及粤商群体的联系,进而回应近代善堂的地方自治问题.
明清漕粮为“天庾正供”,由于需过鄱阳湖、洞庭湖和长江,江西、湖广的漕运路程与江浙、河南、山东有所不同.《运漕摘要》和《运漕便览》为江西彭泽运丁张光华编纂,分别刻于嘉庆四年、嘉庆八年.两文献有大量清代江西漕船、漕粮、运道等信息,记载了清代江西旗丁历时11个多月、往返8千余里漕粮运输的经过.基于两个文献,文章探讨了清代江西的漕船、省城水次兑仓和运丁行程等问题,揭示了清代漕运制度在江西有运卫所的运作,拓宽了我们对清代江西、湖广漕运的认识.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的佛教,是建设中国文化自信、树立中国文化气派、完成中华文化复兴的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而其核心在于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江西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范与代表,影响可谓至深至巨.如何具体而深入地研究江西佛教的中国化问题,说明江西佛教对中国文化的特别贡献,同时切实改变“佛教资源在江西,佛教研究不在江西”的窘况,是近年来江西学人直面的重大课题.由此,江西学人孜孜以求,呕心沥血,承担责任使命,创造出了诸多令学术界兴奋与惊叹的成绩.毫无疑问,习罡华教授围绕江西佛教禅宗文化而获得
期刊
薛凤祚是清初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他是中国引进对数的第一人,对西方的天文历算有深入研究.薛凤祚一生著述颇丰,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历学会通》内容丰富,涵盖了天文历法、数学、易学、水利、军事、医学、物理学等会通思想.其中,薛凤祚的易学会通思想对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继承创新比较有代表性,既是对易学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也是一种创新性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历学会通》中易学思想的传承创新体现的实践逻辑,进而把握传承创新中的理论逻辑.这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更好的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
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是观察、透视、了解 并接近中国传统社会变迁的重要步骤.在地理 空间上,婺源紧紧依临徽州府其他各县,是徽 州乃至整个江南区域社会中极具特色的县份, 极具个案研究价值.
期刊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1770—1827),作为对西方艺术和音乐具有最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他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将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推向高潮,其作品更作为古典派与浪漫派过渡的转折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音乐家以及观众们.纵观贝多芬32首奏鸣曲,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创作风格的发展与变化.从贝多芬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1到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1,音乐创作对于贝多芬的意义逐渐从内心情感表达的媒介上升到为全人类书写的艺术百科全书.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三部曲中的倒数第二首钢琴奏鸣
在国家提出加强素质型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战略方针之后,课程思政化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思想观在当前高校教育领域越发突出.在高校教育领域为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学校设置了音乐的公共课,并随着素质思想深入贯彻,针对音乐课教学提出全新执教要求,教师需全面关注思政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将其与音乐课基础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从而给予学生心智上的有效启发,也能够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素养.本文主要探索音乐课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全面分析目前在思政教育有效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的实践路径,从革新育人观、强化文化意识培养、渲染审美
一直以来,国内学生教育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与制约,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学理念当中都存在一定弊端.新课改提出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也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长笛就是一项艺术类教学内容,肩负着美育教育的重任.笔者深度分析中国长笛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创新策略,愿与相关艺术同仁共同探讨.
常平, 博士,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曲系副系主任.本科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随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于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德, 在柏林艺术大学深造.2015年在国家大剧院、2019年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过两场个人交响乐专场音乐会, 多部作品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墨西哥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知名音乐舞台上演.近年来作品频现于国内外音乐舞台, 曾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在中央音乐学院20余年的执教生涯里, 始终投身于作曲、配器
期刊
尽管老子与约翰?凯奇在时间、 空间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的美学观却有着跨时代的惊人相似.二者都坚持“无声”的美学主张,崇尚顺应自然,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都强调在音乐的基础上要领略弦外之音,丰富精神生活.“大音希声”体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美学观点,处于感性之上,约翰?凯奇则把无声付诸实践,是一种形而下的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