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邀专家
李荣森: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总经理、高级工艺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祖父李鸿林、父亲李世泉到李荣森,李家三代人从事戏衣制作一百多年。
冯长城:戏服收藏家,藏有千件各式戏服,电影《梅兰芳》拍摄时曾向他借用戏服。
名角们的“私房货”
20世纪20年代,戏服行话里有“私房货”一说。北京不产行头,那时北京戏班子所穿的戏服都来自戏服业的发源地苏州。戏服品级分为两类,一是行货,是从苏州进货到北京贩卖的普通戏服;二是班货,是戏班子亲自到苏州定制的高档货。当时京剧发展十分繁盛,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戏曲界进行改良,戏服业随之产生了几十个新创品种,许多著名演员也在这时创新自己的专用戏服,谓之“私房货”。
李鸿林16岁到苏州杨恒隆戏衣店做学徒,1908年,被师傅派去北京行商,在前门外珠市口的旅馆租了房间当落脚点。在和戏班子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也与梅兰芳、荀慧生、谭鑫培等京剧表演大师都有交往。那时,名角儿对戏服提出个性化要求,戏衣店就为他们进行“高级定制”。后来李家三代人一直从事戏衣制作 。
这“高级定制”高级在哪儿?一是料子,二是刺绣,三是个性化。如梅兰芳常用万字纹,万字不到头,取绵延不绝之意。苏州师傅称之“梅字纹”,苏州话中“万”念做“梅”,恰合梅先生的姓。为改良大靠,李鸿林专门到苏州西园寺临摹雕像,在那个年代,手艺人也是设计师。
诗意的颜色
梅先生演绎《贵妃醉酒》时穿的金丝大红蟒袍,凤凰于飞,花团锦簇,云肩丝穗飘逸,大红缎子在灯光下呈现内敛光华,厚密的针脚簇拥出花朵图案,金光闪烁,那是真丝金线才有的极致美感。
这件戏服的衣边是深焦月的颜色,这是梅派戏服的配色规矩。大红蟒袍用深焦月压边,搭上白紫色的云肩,雍容华贵中不失清雅。梅先生经常自己搭配对色彩,再让戏衣店照做。
戏装上颜色的名字都十分诗意,诸如蕉月、湖蓝、天青、秋香……秋香色像初秋落叶的色彩,黄绿之间,名字可以通感,好像闻得到秋天味道。蕉月色有深浅之分,浅者如月华初现,深者像深夜月色。以色写意,光看颜色脑海里就有一幅画面可想。
戏装用色,根据剧情和人物特征调整,配色上使用最多的品种是“全三色”。20世纪30年代以前,它是一种丝绒的颜色名,后指一种色彩的深、中、浅三个色阶,如蓝色有“全三蓝”。“全三色”现在已不止三色,只是仍沿用过去的习惯叫法。有一种配色方式叫“一抹色”,远观是一种颜色,近瞧才看出纹样上有两三种不同颜色,这是用颜色相近的线揉合而成,使纹样层次饱满。
低奢金银线
戏服收藏家冯长城珍藏的这件20世纪20年代的法衣,是马连良设计的,在黑色的绸缎上以金银丝线绣出图案,正面对襟龙虎斗,背面一座金银塔,四只仙鹤围之,肩上有马先生独创的日月纹,太阳里有一只锦鸡,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两相呼应,非常和谐。
法衣上的金银两色光泽自然,在自然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金银纹样用捻金手艺,每厘米绣7针,摸上去平整细致,显出一种低调的奢华。金银,色彩学中称“无极色”,即与任何一种色彩搭配都协调。金银线加上繁复的织法,是为名角儿定制戏服时常用的手法。
戏衣中的大龙蟒、八卦衣、全金靠等品种,完全采用金银线,并运用蟠金(平金)工艺完成刺绣。金银线盘绣有勾金、织金、补金、叠鳞几种技法,其中叠鳞最难,是蟠叠龙、鱼等鳞片的一种针法,绣时不画出鳞片,全由刺绣人空手蟠叠。金钱的用量依品种和图案的轻重而定,全金蟒需690支金,大靠需760支金,每支金线长7米。一件全金蟒袍,要绣上165天。
20年代的文化浪潮
鱼鳞甲是梅派戏服中的另一典型代表,为《霸王别姬》中虞姬的穿扮。这件鱼鳞甲去掉了大靠的繁复构造,精简为云肩和下甲,设计简约、打眼。它是大师谢杏生的得意之作。当年,因不满意之前的鱼鳞甲设计,梅兰芳慕名到上海找谢先生,谢先生根据梅先生的体型特点进行改良,同时创新图案设计,梅先生非常满意。
鱼鳞甲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新文化运动风潮正劲,戏装业也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设计更加大胆,此间诞生了许多戏装新品种。
舞台上的时代变迁
都说戏如人生,戏装也来源于现实生活。戏服中的旗头把,显然是吸收了清朝宫廷的装扮风格,同样被吸收进戏服的,还有清朝满人作战时士兵穿的六片裙,在戏装中变成了箭衣。戏装中的马蹄袖,取自清朝官服,拜见皇帝时袖子那么一耷,啪地盖在地上,意为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京剧发展之初统称杂剧,到明朝戏装逐渐定型,清朝时加入了许多当时服饰的特点。到了民国,梅兰芳先生首创古装戏服(演绎红楼系列、《洛神》等),配以古装头,让京剧有了不一样的观感。
戏服上的颜色规矩
旧时戏班里看戏装是否规模齐整,讲究要有“十蟒十靠”,即10种颜色的蟒和靠。这10种颜色早期叫做上下五色,上五色是指红、黄、黑、绿、白,为主角使用;下五色是蓝、粉、紫、秋香、皎月,次要角色使用。其中黄色属皇家专用色。
宁穿破,勿穿错
京剧行内常说“宁穿破,勿穿错”,真正的老戏迷,看一眼人物的穿搭,就知道此人身份几何、性格如何,要是在舞台上穿错衣,当真贻笑大方。
戏衣分为蟒、靠、披、褶、衣五类。蟒为帝王将相、妃嫔之着装,属礼服。相以下的官员着官衣,与清朝的官服相似,前后有补子,属公服。高级官员晏居(闲居)时穿氅衣,和尚领,斜大襟,宽袖,带水袖,两边腋下沿开叉的地方有两条宽连。戏服中褶子的运用最多,男女老少、贫富贵贱、文武皆可。靠是武将作战时穿的戎装。
这些只是戏服最粗浅的穿搭规矩,细化下去,每一种服饰又有不同分种,此外还有特殊人物或特殊场合的戏衣,如古装、旗袍、打衣裤等,再结合色彩,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以及出现的场合便可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