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g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火灾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建筑物火灾后承载能力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兰州某公寓发生火灾为实例,对火灾后现场受损情况进行分析与检测,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受灾构件如何加固提出了处理措施,保证了结构后期安全使用。
  关键词:火灾温度;结构承载能力;维修加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建筑物也开始向着空间发展,因此火灾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本文以兰州某公寓为例,介绍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方法、承载能力评价和灾后混凝土结构加固措施。
  1、火灾现场宏观调查
  通过火灾现场结构表面特征及燃烧残留物烧损特征,判断火场的最高温度约为1000℃,各分区详细受损情况及温度如下:
  Ⅰ区:该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颜色以灰白色为主;梁、柱表面裂纹多,且较长、较宽,角部剥落严重、表面空鼓疏松较严重,部分构件局部箍筋外露;板底混凝土大面积脱落,底部钢筋外露;金属拉杆断裂或变形严重,喷淋管变形或从接头处烧断。判定该区域内火灾温度在850℃以上;
  Ⅱ区:该区域内构件混凝土表面颜色以浅黄色、灰白色为主;梁底、柱迎火面表面布满裂纹,角部开始剥落、表面空鼓疏松,无露筋现象;板底局部混凝土脱落,底部钢筋外露;板底接线盒烧焦,喷淋管变形或从丝扣处烧开。判定该区域内火灾温度在550~850℃;
  Ⅲ区:该区域内构件混凝土表面颜色以暗红色为主,除部分构件局部表面有细小裂缝外(裂缝宽度在0.05mm~0.1mm之间),表面基本无脱落、疏松、漏筋等现象。判定该区域内火灾温度在150~550℃;
  Ⅳ区:该区域内构件混凝土表面被烟熏黑,无脱落、疏松、空鼓、漏筋等现象。判定该区域内火灾温度在150℃以下。
  2、混凝土结构受损情况
  2.1混凝土强度
  根据灾后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受损伤的构件采用回弹法,结合钻芯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如下:
  Ⅰ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柱为20.3~34.7MPa,梁为28.5~35.8MPa,板为23.6~31.7MPa。
  Ⅱ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柱为29.2MPa,梁为30.2~43.1MPa,板为34.8~43.1MPa。
  Ⅲ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柱为28.9MPa,梁为35.0~37.9MPa,板为41.0MPa。
  Ⅳ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柱为37.1~43.8MPa,梁为32.8~39.5MPa,板为31.8~39.0MPa。
  根据回弹法检测结果(直接检测数值仅供参考),结合钻芯法检测综合判定:受火影响较重区域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表面损失较大,内部混凝土强度与基本完好或受火影响轻微区域的强度差别不大。
  2.2钢筋强度检测
  根据灾后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火灾现场损伤情况,在受损现浇板内截取部分受力钢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Ⅰ区:板底截取了20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强度试验共16根,有10根(占62.5%)抗拉强度低于规范要求,其余6根(占37.5%)抗拉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伸长率试验14根,其中有2根(占14.3%)伸长率低于规范要求,其余12根(占85.7%)伸长率满足规范要求;冷弯性能试验4根,全部满足规范要求。
  Ⅱ区:7-8×D-E板底共截取2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2根抽检钢筋的抗拉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而伸长率不满足规范要求。
  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区域集中在6-7×C-D、6-7×1/E-F、7-8×E-1/E范围内,其主筋抗拉强度在410-514MPa之间,而规范要求不小于550MPa。由此可见,受火影响严重区域现浇板中的主筋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
  考虑到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灾后现场除后浇带位置处现浇梁以外,其余位置处梁、柱主筋均无外露情况,梁、柱的主筋均为较粗的热轧钢筋,火灾时燃烧的时间较短,宏观调查亦未发现梁、柱的主筋灾后有任何变形情况,梁、柱主筋在火灾时的强度不致有本质的影响。
  2.3梁、柱混凝土烧伤影响深度
  2.3.1通过对上述各火灾温度场内的受损构件表面进行敲击、开凿,检查其疏松程度,观察混凝土颜色变化等,能较直观地反映出构件的烧伤深度,检查结果如下:
  Ⅰ区:板混凝土的损伤深度在25mm~35mm之间,局部达40mm;梁混凝土的损伤深度角部在35mm~60mm之间,局部达100mm,底部和侧面损伤深度在10mm~15mm之间,局部达25mm;柱混凝土的损伤深度角部在45.4mm~70.4mm之间,局部达77.9mm,柱面损伤深度在10mm~25mm。
  Ⅱ区:板混凝土的损伤深度在5mm~25mm之间,局部达35mm;梁混凝土的损伤深度角部在10mm~20mm之间,局部达30mm,底部和侧面损伤深度在5mm~16mm之间,局部达23mm;柱混凝土损伤深度角部在5mm~20mm之间,局部达25mm,柱面损伤深度在10mm以内。
  Ⅲ区:梁、板、柱混凝土间局部受损,损伤深度在0.5mm~2mm之间。
  Ⅳ区:混凝土基本无损伤。
  2.3.2超声波检测方法推算所得的损伤深度分别为:框架柱7×F的东侧面损伤层深度为34.12mm,西侧面为20.85mm,南侧面为6.3mm;框架柱6×F的东侧面损伤层深度为20.1mm;框架梁7~8×F底面損伤层深度为22.18mm。
  2.3.3钻芯法检测方法与超声法检测结果基本上是符合的。
  3、结构受损分区
  根据上述对火灾影响区域内构件宏观的表面敲击及开凿的检查情况,结合回弹法、钻芯法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截取钢筋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以及钻芯法和超声法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烧损程度的检测结果,综合判定构件的损伤程度,大致可分为4个区:   严重受损区:对应于温度场中的Ⅰ区,主要包括框架柱F×6、F×7、E×6,框架梁F×6~7、F×7~8、E~F×6、E~F×7、E×6~7、D×6~7,梁1/E×6~8、C~F×1/6、E~F×1/7,现浇板E~F×6~7、E~F×7~8、C~D×6~7、E~D×6~7。
  中等受损区:对应于温度场中的Ⅱ区,主要包括框架柱E×6,框架梁E×1/5~6、F×1/5~6、F~1/F×6、F~1/F×7、F~1/F×8、E×7~8、D~E×7,梁1/E×1/5~6、F~1/F×1/6、F~1/F×1/7、D~E×1/7,现浇板E~F×1/5~6、F~1/F×1/5~6、F~1/F×6~7、F~1/F×7~8、D~E×7~8。
  轻微受损区:对应于温度场中的Ⅲ区,主要包括框架柱D×6,框架梁1/F~G×6、1/F~G×7,梁1/F~G×1/6、1/F~G×1/7,现浇板1/F~G×1/5~6、F~1/F×6~7、F~1/F×7~1/7。
  基本完好区:对应于温度场中的Ⅳ区,主要包括框架柱G×6、G×7、C×7、C×8、D×8、E×8、F×8,框架梁E×1/5~6、F×1/5~6、F~1/F×6、F~1/F×7、F~1/F×8,梁G×5~1/7、D×5~6、F×5~1/5、E×5~1/5、C×6~8、D×7~8、C~F×8,现浇板C~D×7~8、1/B~C×6~8、C~E×5~6、E~G×5~1/5。
  4、加固维修措施
  4.1基本完好区和轻微受损区的受损构件,可仅做局部的表面处理。
  4.2中等受损区的受损构件,需进行适当的修补或加固,对受损混凝土表面凿除后用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4.3严重受损区的受损构件,须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结构加固或部分拆除,对钢筋外露构件酥松混凝土凿除后,采用增大界面法进行加固,对加固钢筋可考虑采用植筋方式处理,对钢筋未外露构件,将表面酥松混凝土凿除后用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对楼板混凝土凿除后重新浇筑。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混凝土结构設计规范》GB50010—2002
  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邮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邮编:730050,电话:13919370150,签收人:罗国霞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更大的突破,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加快了脚步。目前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它逐步被用于国内所有交通建设过程中,对整个交通建设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隧道工程通常是在地下完成的,隧道的开挖会使地面下沉和移动。因此它对隧道上面的地表结构有着严重的影响,尤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历,就某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结构设计;地下室;抗浮设计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的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均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而由于地下室的特殊位置,其结构设计是较复杂的设计问题,如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程度等。鉴于地下室的复杂设计因素,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紧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导致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地价不断上涨,对于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更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是的土地面积利用最大化,高层建筑得以蓬勃发展。因此,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越来越迅速,一座座摩天大楼相继诞生,今后还将越来越多。对于一个高层建筑来说,消防安全是一个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杭州后横港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全面阐述了应用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机理、技术方案、水质监测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并具有成本较低、无生物副作用、水质长期维持等优点。  关键词:水环境;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工程实践  本文研究了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修复城市黑臭河道的情况。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促进了工业领域很多项目的建设。在我国钢结构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钢材品种和产量逐年增加,钢材质量也有所增长。由于我国的建筑政策不断优化,建筑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钢结构具备的诸多优越性也被重视,钢结构工程的应用也因此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钢结构工程在技术应用上的准备工作和技术要求,从而加强钢结构工程的技术应用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的要求,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无损化是当前我国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立足于工程實际,从钢结构的无损检测以及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两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建筑工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量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并提出了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和路径,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同时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不断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程测量仪器的进步和空间技术的兴起两个方面,对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讨论,然后对当前各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应用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成就。当前城市化的飞速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我国建筑行业方案设计现状,展开了深入探讨,就全面、综合、适应性建筑方案的设计思维、设计方式、科学流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丰富建筑设计方案、简化设计矛盾、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实现建筑行业的人性化设计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内涵丰富、项目众多的建筑行业,我们无暇接触所有形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成为建筑施工人员所关注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要点控制及注意事项,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