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灵动式数学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师开始注重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重,那么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灵动式的数学课堂就成为必经之选。下面我将从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变式练习三方面阐述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并分享自己的粗浅心得。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数学 灵动教学
  初中生本身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过分突出教师的地位,压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数字、定理固有的枯燥决定了初中数学课在学生中不受欢迎,有道是学习应该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思维方式的形成,加强理解能力,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动手操作,理解数理
  理解原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是深入学习的基础。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典型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时候打破一问一答的模式禁锢,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类的小活动或小游戏,可以很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理清数理关系搭建起一个合理的平台。
  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中涉及到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其实在这节课之前很多学生已经通过这种途径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次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验证这一定理。我首先设计让学生任意做出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一种,利用剪刀将三个角分别剪下将三个顶点拼在一起,一个平角的出现顺利地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二呢是直接用量角器量取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加和。这两步的设计已经让学生对这一定理的真实性毫无疑问,最后我再指导学生利用之前的两条平行线所构成家教中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的知识证明三个角的和为180°。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剪、拼、量等多种操作添加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手脑眼多种感官并用,有利于其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很大程度地减轻其理解和记忆的难度。
  二、数形结合,深化思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听课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数学思维是需要不断思考才能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动脑的机会,独立思考探索得出的知识才更牢靠。数形结合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双向的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意义。
  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于函数图像是了解函数整体性质的绝佳途径,在本课中我首先给出二次函数y=a(x-h)2 k(a≠0)的标准形式,接着分a>0和a<0两种情况画出函数大致图像,发现a>0时抛物线分别为开口向上,且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侧y随x的减小而增大;当a<0时情况正好相反。同时利用函数最值的情况发现当x=h时,函数取得最大(小)值,所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应该是直线x=h,函数的顶点坐标为(h,k)。这两者一结合将二次函数的全部性质和数值关系都整合起来,保护学生在思维上的整体性。
  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数学教学在“以数促形”、“以形助数”上的完美整合,它兼有数值的复杂严谨和图形的直观形象,把握好这两点可以简化很多麻烦,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一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
  三、变式练习,引导创新
  一节完整的课程应该是从课程导入到内容精讲以及随堂小结和练习面面俱到的,我们应该全面协调各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和教学资源,让短暂的课堂实现更多的效果。学以致用是中国长久教育界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在练习题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体现变化性和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计算,但是总所周知一元二次方程是有两个解的,而且两个解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所以要求学生有掌握相关的辨析能力。这节课中的一个例题:一片长宽比为1:2的矩形空地,现计划在空地上修两条宽为2米的垂直道路,分成的四块小矩形作为草坪且要求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21平方米,求原来矩形的长和宽?解析的办法为假设矩形的宽为x,则长为2x,并根据提议列出方程(2x-2)(x-2)=321,方程求解得到两个解分别为14和﹣11。我们所设的未知数代表的是空地的宽,所以很明显负数的结果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最终确定原来矩形空地的规格是宽14米,长28米。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全面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联想到数学原理又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死板,发挥其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才能真正打造既灵动又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教材,探究教法,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让数理理解和思维教学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释放更多的光和热。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麾村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