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的幽灵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扎菲死了。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NTC)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一个时代就此终结。“除掉卡扎菲是利比亚执政当局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时刻,这使得卡扎菲的党羽失去了核心力量,其残余力量在利比亚长期抵抗的可能性完全消失。” 牛津大学非洲政治学教授戴维德·安德森(David Anderson)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贾布里勒则呼吁:“利比亚人民应该认识到,现在是塑造一个新利比亚的时候了,一个团结的利比亚: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未来。”
  在今天世界的眼中,死去的卡扎菲是一个被击毙的独裁者。讽刺的是,42年前,作为“利比亚自由军官组织”领袖的卡扎菲是高喊着“自由、社会主义和统一”的口号上台的。1969年“九月革命”期间,卡扎菲公开表示,“是相信自由、社会主义和统一的民众,鼓舞着军队成为革命的先锋,而军队用武力将这些原则强加给民众的敌人。”
  在反对派武装的狂欢声浪中,把革命者转变为独裁者的土壤依然静静地横亘在那里,卡扎菲的幽灵会在这片土地上飘荡多久仍是一个未知数;未来的利比亚政府是否会重蹈卡扎菲政权国家建设的失败覆辙,也仍是一个未知数。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赵穗生对《财经》记者表示,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是否能够浴火重生,民主是否能在利比亚生根,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卡扎菲之死意味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距离真正值得人们欢呼雀跃的时刻十分遥远。
  
  政治自由难题
  “九月革命”呼唤的“自由”只是针对此前的君主制度而言。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突然占领了利比亚电台,宣布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利比亚共和国诞生。由自由军官组织的12名中央委员会成员成立了革命指挥委员会(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这一组织自此掌握着利比亚最高权力。声称要给予民众自由的卡扎菲政权,却从一开始就禁止民众成立自治政党组织。
  卡扎菲的正式头衔是利比亚“革命导师和兄弟领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提问的埃及记者曾称他为“总统”,卡扎菲立刻打断他的话说:“我不是总统。如果我是总统,我就不得不面对四年一次的选举。”
  1975年出版的《绿皮书》中,卡扎菲解释说现代政党政治将使民众屈从于利益集团,而成为“现代独裁政府的工具”。卡扎菲鼓吹的是直接民主制度,然而即使在卡扎菲政权初期,所谓的“直接民主”也无法作用于利比亚革命体系。
  1973年,为了在部族林立的利比亚扫除君主制时代的地方势力,卡扎菲政权发起了“民众革命”,利用地方直接选举出的民众委员会破坏传统官僚体系。但民众委员会根本无法影响革命指挥委员会、政府内阁和安全部门的人事任命。
  “当民众自由行动时,我热爱民众的自由,没有比自由更好的主宰者。然而,我是多么惧怕他们!我热爱民众又惧怕民众,正如我既热爱父亲又惧怕父亲一样。”卡扎菲在1998年出版的《逃向地狱》一书中这样描述自己早年的矛盾心态。
  1977年以后,卡扎菲政权对民众的不信任,明显与其对昔日同僚的提防和地方势力膨胀的忧虑结合在了一起。
  当年3月,卡扎菲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成立“人民威权政府”,利比亚由此进入所谓“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各级政府随之被取消,并在地方民众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总人民大会(General People’s Congress)和各级人民委员会(People’s Authority),分司中央地方行政。在随后的几年里,总人民大会不断被重组,而对卡扎菲的忠诚是各级人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重要因素。
  美国的利比亚问题专家罗纳德·圣约翰(Ronald St. John)认为,所谓的“人民威权”不过是卡扎菲巩固个人权威,将自身凌驾于革命指挥委员会其他成员之上的手段。
  更糟糕的是,1977年以后利比亚政府和社会中广泛成立了革命委员会(Revolutionary Committee)。委员会直接向领袖负责,并很快被赋予逮捕反革命分子的权力,最终成为卡扎菲政权进行警察统治的工具。
  1988年,总人民大会通过《人权绿色大宪章》,试图反思革命委员会的活动,宣布赋予人民政治集会、出版、言论自由等权利,但最终并未落到实处。
  自1991年起,卡扎菲政权将全国分成1500个自治公社,以削弱地方人民委员会的实力,确保自身统治的安全。而1994年9月,卡扎菲政权成立了清洗与净化委员会(cleaning and purification committee),再度以打击反革命分子为理由,限制地方势力的膨胀。
  卡扎菲政权在42年里逐步否认其当初欢呼过的“自由”理念,终于使自己从当年的“革命者”蜕变成了今日的“独裁者”。除去卡扎菲个人的政治野心,这一蜕变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Erik Gilbert)和雷诺兹(Jonathan Reynolds)指出,“二战”后有不少非洲政治家认为西方多党制人既制造了非洲社会分裂,使国家贫弱,又在客观上支持了部落主义和地方主义,削弱了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
  利比亚有120多个部族,在1951年独立以前还分为互不统属的三块领地。以民主、自由之名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执政当局,即使有意愿,也很难克服民族国家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之间的矛盾。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伟健告诉《财经》记者,在未来两年到三年的时间里,利比亚都可能无法建立起现代选举制度。赵穗生则表示,利比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与不同部落之间矛盾非常激烈,暴君的出现绝非偶然因素造成,而一个暴君的消亡也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再有暴君出现。
  
  权力寻租难题
  追逐绝对权力的卡扎菲,也不免重蹈“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覆辙,最终丢掉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卡扎菲的“社会主义”试验是其重新配置国内资源、再分配财富的重要手段。这一试验在早期为卡扎菲政权赢得了不少支持者,却也因由此产生的腐败和经济结构问题,埋下了今日利比亚经济失败的根基。
  “九月革命”后,革命指挥委员会很快就控制了利比亚的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并要求主导油气开采的美欧国家公司让渡高额利润。1974年,利比亚政府要求享有石油利润的85%。
  上世纪70年代,油价高涨,卡扎菲政权得以大幅增加在医疗、教育、住房、卫生事业上的投入,改善民众生活。利比亚人均年收入也从1969年的2200美元飙升至1979年的1万美元。
  然而,过度依赖油气产业,使得利比亚经济随国际油价上下震荡。在油价低迷的上世纪80年代,政府收入锐减,卡扎菲政权无法再度以物质条件换取民众对其统治的支持。卡扎菲政权对经济部门的高度控制,又在同时滋生了腐败。正是在那个十年,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势力开始激增。
  过度依赖油气产业的另一个后果是利比亚其他经济部门萎缩。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银行2006年数据显示,虽然油气部门贡献了利比亚GDP的75%、政府收入的93%,但只不过吸纳利比亚劳动力的3%。两项叠加,造成了利比亚严重的就业问题。
  腐败和失业正是本轮中东北非政治动荡的直接导火索和重要原因。
  虽然利比亚执政当局借助内战扫除了控制着油气产业的旧日权贵,但他们无法在一夜间改变利比亚高度依赖油气产业的租赁型经济特质。未来的利比亚政府同样需要在控制油气产业时,克服权力寻租的冲动。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对执政当局而言,如何妥善分配好油气收入或许是一个更复杂的考验:一方面,欧美国家在推翻卡扎菲的内战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执政当局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维护利比亚在油气利润中的份额;另一方面,利比亚石油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卡扎菲却有意将大量利润截留在西部,自东部班加西起事的执政当局必须抑制住冲动,较为公平地再分配石油收入,才能避免东西分裂。
  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研究部主任戈登(David F. Gordon)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腐败几乎是所有非洲国家领导人无法逃避的命运,即便如卡扎菲这般在位初期广受爱戴的领导人,一旦恋栈日久,放纵家人和亲信,也不免蜕变为腐败专制的独裁者。
  他进而表示,暴君之死虽然并不意味着利比亚原已存在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不过倒也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让新政府可以放手朝着民众所盼望的方向去做。新政府必须试图消弭原来导致国家严重分化的鸿沟,努力在政治与经济上为民众提供希望与机会,并维持国家的稳定。尽管路途遥远曲折,但这是一条希望之路。
其他文献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谢布鲁克西街1188号,加拿大铝业公司博物档案馆的红色高楼分外扎眼。高楼背后连接着一栋经过扩建的古典建筑,扩建部分的现代风格与原楼宇巧妙相连。这就是全球铝业巨头力拓加铝(Rio Tinto Alcan)总部。  10月17日,力拓宣布精简旗下铝业集团,将择机剥离隶属于力拓加铝的13项资产,其中一些采取独立管理方式,涉及资产价值80亿美元。公告称,这一措施将令力拓加铝专注于发展高质量
期刊
欧元区各国艰难达成了解决债务危机的初步方案,这大大降低了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但面对不断高涨的政府债务,欧元区各国将被迫在未来数年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并减少财政支出。由于政府支出降低和家庭消费减少,欧元区经济陷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变得更加确实。  类似情况曾在1997年出现过。当时,东南亚各国在IMF干预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并努力削减政府债务。东盟五国的GDP在1998年萎缩了8.3%,在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度日益提高,各经济体之间的商业活动趋于复杂,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能否真实反映这种复杂性,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近日,事关国际贸易统计改革的国际研讨会,十天内在中国召开了三个。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统计司共同举办国际贸易统计地区研讨会,亚洲国家的高官悉数到场,共同研讨亚洲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贸易统计质量的问题;商务部先后在成都和北京两次召集相关部委官员和学者与国际专家对话,交流国际贸易
期刊
“无罪”。在司法判决、服刑期满后,57岁的龚家龙于今年8月等到了自己“挪用资金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的再审判决。  这是有“中国民营石油第一人”之称的龚家龙的“翻身”之战。此前2008年8月,这位原湖北天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发实业)董事长,在湖北省鄂州市中级法院被判处一年零七个月刑期。  彼时“天发系”正处于困境,天发实业债务压顶,银行断贷催债,集团公司占用各子公司资金,并相互担保
期刊
过去30年来,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入全球经济,他们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但随着时间推移,从人力资本角度说,他们都获得了好处,这带来了收入水平、机会和全球经济规模的持续大升。  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竞争以及相对工资和价格的剧变,产生了深远的分配效应。全球经济的重大结构性变化表明,我们面临着三大就业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来容纳劳动力市场新军。显然,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
期刊
一个偶然发现,牵出一宗药品目录造假事件。  2011年6月,四川省卫生厅启动2011版《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下称《新农合用药目录》)调整修订,具体由该厅农村卫生管理处牵头组织。  按照当前中国新农合制度要求,只有进入到《新农合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才能予以报销,否则,为自费药物。  根据四川省卫生厅自行制定的修订规则,首先要求各市州卫生局,根据实际用药需求,提出建议增补的药物品种和调出
期刊
欧洲债务危机形势还不明朗,何去何从,争议很多。不妨往历史深处寻,或有启发。  美国金融史上有一个故事。1863年6月,南部邦联政府发行了所谓的“7%棉花债券”,这些债券的本金不是用邦联美元偿付,同时也不是在当时邦联首府里士满进行支付。  这笔债券的发行额度是300万英镑或7500万法郎,将分40次在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等欧洲金融中心进行偿还。这笔债券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赋予持券人可以收取棉花而不是
期刊
全球金融市场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债问题刚刚平息,欧债危机便明显恶化。八九月以来,欧债危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无论与2010年5月危机初次爆发相比,还是与2011年六七月危机卷土重来相比,目前的欧债危机都更加深重,且前景更为黯淡。    危机恶化  作为欧债危机的源头,希腊尽管在今年7月获得第二轮1090亿欧元的贷款承诺,但希腊问题并没有好转,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希腊政府私
期刊
地方政府债券由中央代发改为地方自发,而今终于破茧——外界长时间猜测之后,财政部终于在10月20日发出地方自发债的通知。  先行者是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其中,上海市预计自发债规模为71亿元,浙江省规模为67亿元(不含宁波),广东省为69亿元,深圳为22亿元,合计229亿元。   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数字在各地又有具体的分解,以浙江省为例,今年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80亿元,其中包括计划单列市宁
期刊
近期发生的欧美债务危机的深度发展、阿拉伯地区的社会政治动荡和美国“占领华尔街”等事件,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以发达程度不同,危机衍进也呈现出不同的国别轨迹。  发达国家的危机基本肇始于经济领域,民主法制的积淀使得国家体系相对稳定,公民的关注点集中在经济上,诸如养老、社保、税收、就业,若处理得当,经济问题的传染性会被遏制,反之则激化为社会矛盾引发动荡甚至危机。这是美国的情况。  而英国呢,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