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评书继承了古代说话艺术的精髓并推动了说讲文学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其魅力表现在:话语通俗,故事情节生动,表现力丰富,表演时受环境影响较小等。因此,近代评书成为广大听众喜欢的曲艺文学之一。
关键词:说话艺术;宋代说话;近代评书;传承
关于说书艺术的来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之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
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文学态度:他是认可说书和古代神话传说之间有联系的,即说书的内容或是来源于神话,或是借鉴于历史传说。
近代评书是我国古代宝贵说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笔者试从创作题材、创作构思和表演模式三个方面观照近代评书与古代说话的渊源关系。
一、创作题材的模仿
宋代说话是整个古代说话艺术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宋代说话艺术的发展水平抑或是留存的案头文本都是其他朝代难以超越的,它对后世各类说话艺
术也具有广泛地影响。为了能突出地认识说话艺术的前后传承,所以本文把宋代说话和近代评书艺术做题材上的比较分析。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在这个时期也迅速兴起。话本作为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而成,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成为说话的“源泉”。宋代说话艺术在题材上以讲史为主,如《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征战有赳项争雄,论计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这句话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宋代说话的繁荣局面。时至今日,现代评书中无论是长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是短篇的《三言》《二拍》等评书,都是在古代说书人使用的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故事情节等都有对古代说话借鉴的痕迹,它们被数代艺人精心改编加工后,成为今日流传南北书坛上所讲述的评书。
二、创作构思的相仿
宋代说话的话本内容繁多,单是小说名目就列有“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八大类,共一百零七种之多”。民间的说书艺术,不只是单纯地复述古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而是以社会的人情事理,加上说书人自己的认识,重新塑造书中的人物,从而延伸出许多原著中并不存在的情节。说书艺人以自身的体会对书中的情节重新组织,加深描绘,甚至改变原来的情节,使作品表现出自己的追求,寄托自己地理想,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对原著的认识升华。现代评书的创作构思虽然有别于宋代说话,但基本上也是脱胎于此,主要体现在
如下四个方面:
1.挖掘原著潜在情节
挖掘原著潜在情节,这是评书最常见的一种改变方式。即把原书中已有的情节,以说书人的视角增添细节,使故事更加生动。如扬州平话说演名家
康重华在说演《火烧赤壁》中是如此发挥的:“先生复行进书房,在原处坐定。刘备问了:‘哎,军师,备刚才讲的话,你看如何?’,‘哈哈哈哈……主公,今天如其江东来人,倒是个当艄顺风啊!’刘备一听,心里有话:哎!他想江东来人想迷了!‘军师,我们不能指望江东来人,还是预先想个办法好。’刘备心下着急,正在催促诸葛亮想办法,外面进来个当差的,到大公子刘琦面前:‘禀公子。’哦,有何事?“码头上来了一号船,船上有一位大夫,姓鲁名肃,特地前来吊丧。’’’这段评书和原著相比,是非常丰富的了,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语言浅显易懂,把人物形象勾勒的栩栩如生。其次就是把人物心理细腻化,说书家把主人公在情节发展时的心理变化生动地呈现在听众脑海里。这种讲述方式就是加入了说书人的发挥,但这种发挥既不是任意增添枝蔓,也不是胡乱编造,而是对书中人物思想的合理展现,符合历史人物的思路。
2.合理利用民间传说,补充故事细节
虽然古代小说已成为案头文学,但是在内容上仍有许多行文简略之处,在说演这些书目时,说书人则要补充原著中被简化的细节描写,才能使故事连贯,发展自然。如老艺术家单田芳播讲的《水浒传》就是以原著为底本补充情节的,以“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表演者把武松喝酒,不听劝阻上景阳冈,醉酒遇虎这一系列场景呈现给听众,把遇到危险时武松内心急剧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再如在播讲《童林传》时,关于雍正的死亡单田芳老先生就大胆使用了民间流传的故事,即雍正为民间女子吕四娘所刺杀,这是有别于正史的。《清史稿》中关于雍正死亡的记载十分简单:“(雍正十三年)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渐,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己丑,上崩,年五十八。”E73可以看出史料中对雍正死亡的叙述只是寥寥数语,远远没有民间传说吸引听众。这种对民间传说加以改编的手法既不失真实又得到了听众的普遍认同。
三、近代评书在表演模式上对古代说话既有传承,也有明显的突破
以宋代说话为例,其表演形式大体由人话,正话,结尾几个部分组成。表演时说话人在台前,听众分立在周围,说话人一般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相关的小故事,目的是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这就是入话。说话的主体是正话,即说话人通过高超的表演技术,讲述情节曲折的故事,刻画形象鲜明的人物。正話之后,说话人会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如《拍案惊奇》中“金光洞主谈旧变玉虚尊者悟前身”这一节结尾如此:“玉虚洞里本前身,一梦回头八十春。要使古今贤达者,阿谁不是再来人。”
综上所论,民间仍然活跃着多种传统曲艺,大致分散于在全国各地。这些艺术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即群众性,民族性。其中,以“说”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评书,和戏剧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的方式不同,它是由说书人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故事表演给听众,这需要艺人具有相当高的语言技巧。总之,通过在历史长河中长期的逐渐沉淀升华,说话艺术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积聚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具有正宗的传统文化因素的艺术。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的精髓,使曲艺文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祁夏竹.田连元评书艺术特征以及评书艺术的发展传承——从《评书表演艺术》教材说起[J].曲艺,2019,000(006):68-71.
[2]任丽华,王龙.评书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策略[J].文存阅刊,2018,000(023):53.
[3]蒋祖鑫.聚焦鞍山评书艺术传承创建素质教育优质载体[J].曲艺,2018,000(002):72-74
[4]池洪涛.四川省非遗项目南部评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J].新西部,2018,453(26):43-44.
关键词:说话艺术;宋代说话;近代评书;传承
关于说书艺术的来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之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
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文学态度:他是认可说书和古代神话传说之间有联系的,即说书的内容或是来源于神话,或是借鉴于历史传说。
近代评书是我国古代宝贵说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笔者试从创作题材、创作构思和表演模式三个方面观照近代评书与古代说话的渊源关系。
一、创作题材的模仿
宋代说话是整个古代说话艺术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宋代说话艺术的发展水平抑或是留存的案头文本都是其他朝代难以超越的,它对后世各类说话艺
术也具有广泛地影响。为了能突出地认识说话艺术的前后传承,所以本文把宋代说话和近代评书艺术做题材上的比较分析。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在这个时期也迅速兴起。话本作为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而成,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成为说话的“源泉”。宋代说话艺术在题材上以讲史为主,如《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征战有赳项争雄,论计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这句话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宋代说话的繁荣局面。时至今日,现代评书中无论是长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是短篇的《三言》《二拍》等评书,都是在古代说书人使用的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故事情节等都有对古代说话借鉴的痕迹,它们被数代艺人精心改编加工后,成为今日流传南北书坛上所讲述的评书。
二、创作构思的相仿
宋代说话的话本内容繁多,单是小说名目就列有“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八大类,共一百零七种之多”。民间的说书艺术,不只是单纯地复述古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而是以社会的人情事理,加上说书人自己的认识,重新塑造书中的人物,从而延伸出许多原著中并不存在的情节。说书艺人以自身的体会对书中的情节重新组织,加深描绘,甚至改变原来的情节,使作品表现出自己的追求,寄托自己地理想,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对原著的认识升华。现代评书的创作构思虽然有别于宋代说话,但基本上也是脱胎于此,主要体现在
如下四个方面:
1.挖掘原著潜在情节
挖掘原著潜在情节,这是评书最常见的一种改变方式。即把原书中已有的情节,以说书人的视角增添细节,使故事更加生动。如扬州平话说演名家
康重华在说演《火烧赤壁》中是如此发挥的:“先生复行进书房,在原处坐定。刘备问了:‘哎,军师,备刚才讲的话,你看如何?’,‘哈哈哈哈……主公,今天如其江东来人,倒是个当艄顺风啊!’刘备一听,心里有话:哎!他想江东来人想迷了!‘军师,我们不能指望江东来人,还是预先想个办法好。’刘备心下着急,正在催促诸葛亮想办法,外面进来个当差的,到大公子刘琦面前:‘禀公子。’哦,有何事?“码头上来了一号船,船上有一位大夫,姓鲁名肃,特地前来吊丧。’’’这段评书和原著相比,是非常丰富的了,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语言浅显易懂,把人物形象勾勒的栩栩如生。其次就是把人物心理细腻化,说书家把主人公在情节发展时的心理变化生动地呈现在听众脑海里。这种讲述方式就是加入了说书人的发挥,但这种发挥既不是任意增添枝蔓,也不是胡乱编造,而是对书中人物思想的合理展现,符合历史人物的思路。
2.合理利用民间传说,补充故事细节
虽然古代小说已成为案头文学,但是在内容上仍有许多行文简略之处,在说演这些书目时,说书人则要补充原著中被简化的细节描写,才能使故事连贯,发展自然。如老艺术家单田芳播讲的《水浒传》就是以原著为底本补充情节的,以“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表演者把武松喝酒,不听劝阻上景阳冈,醉酒遇虎这一系列场景呈现给听众,把遇到危险时武松内心急剧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再如在播讲《童林传》时,关于雍正的死亡单田芳老先生就大胆使用了民间流传的故事,即雍正为民间女子吕四娘所刺杀,这是有别于正史的。《清史稿》中关于雍正死亡的记载十分简单:“(雍正十三年)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渐,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己丑,上崩,年五十八。”E73可以看出史料中对雍正死亡的叙述只是寥寥数语,远远没有民间传说吸引听众。这种对民间传说加以改编的手法既不失真实又得到了听众的普遍认同。
三、近代评书在表演模式上对古代说话既有传承,也有明显的突破
以宋代说话为例,其表演形式大体由人话,正话,结尾几个部分组成。表演时说话人在台前,听众分立在周围,说话人一般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相关的小故事,目的是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这就是入话。说话的主体是正话,即说话人通过高超的表演技术,讲述情节曲折的故事,刻画形象鲜明的人物。正話之后,说话人会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如《拍案惊奇》中“金光洞主谈旧变玉虚尊者悟前身”这一节结尾如此:“玉虚洞里本前身,一梦回头八十春。要使古今贤达者,阿谁不是再来人。”
综上所论,民间仍然活跃着多种传统曲艺,大致分散于在全国各地。这些艺术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即群众性,民族性。其中,以“说”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评书,和戏剧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的方式不同,它是由说书人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故事表演给听众,这需要艺人具有相当高的语言技巧。总之,通过在历史长河中长期的逐渐沉淀升华,说话艺术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积聚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具有正宗的传统文化因素的艺术。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的精髓,使曲艺文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祁夏竹.田连元评书艺术特征以及评书艺术的发展传承——从《评书表演艺术》教材说起[J].曲艺,2019,000(006):68-71.
[2]任丽华,王龙.评书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策略[J].文存阅刊,2018,000(023):53.
[3]蒋祖鑫.聚焦鞍山评书艺术传承创建素质教育优质载体[J].曲艺,2018,000(002):72-74
[4]池洪涛.四川省非遗项目南部评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J].新西部,2018,453(2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