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获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现就这一问题,结合知己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立足一个“情”字,关注 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连接学生与教师心灵的纽带,是点亮学生奋发向上的火种。小学生的情感世间极其丰富,情感体验十分强烈。他们一方面期盼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渴望获得老师的成功后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其次,要努力创设条件,想方设发,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到“我能行”。如在学生学完“小数乘以整数”的基础上,教学“小数乘以小数”时,我神秘地对同学们说:“老师这里有两道数学难题,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呢?”由此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使同学们经历了两次数学亲身体验过程:(1)尝试计算3.5×0.5和12.3×0.6,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发则,悟出了小数乘以小数的方法,很快算出了答案,脸上露出了微笑,还有部分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也很快地找到了计算的原理。(2)当教师利用投影出示2.001×1.89,并告诉学生“老师还没有做出这到题”时,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争先恐后地汇报知己的“成果”,在老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声中,同学们得到了一份温馨、一份情意、一份满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连在一起让学生用同一种算法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题,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使同学们享受到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我能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
二、着眼一个“趣”字,扬起求知风帆
兴趣是求知动机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探索的内驱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呢?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展示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找准突破口,抓住“兴趣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勃发出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首先利用投影出示了一道准备题:“一条水渠改长1200米,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队合做需要多少天完成?”学生列式得出:1200÷(1200÷10+1200÷15)=6(天)。当学生算出这一答案后,我又出了一道题:“如果把水渠改成120米、600米、900米,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两队合做需要时间是多少?”同学们通过紧张的列式用算,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水渠长度改变了,答案都是6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求知的闸门迅速地被打开,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识的背景中,产生出强烈的“愤”“悱”情绪,积极主动地深入探究,在老师的“指点”下,不仅弄懂了这里的“奥秘”,而且概括出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表达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这一过程,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抓住一个“探”字,鼓励标新立异
苏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间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抓住一个“探”字,发现、培养、强化这种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后,在反馈训练中,我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如下一道题:“我校学生舞蹈队有80位队员,女生占3|4,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方法有创造性,谁的计算速度快。不一会儿,学生列出了下列3种计算方法。
方法1、80×(1- 34 )÷(80 × 34 )
方法2、(1- 34 )÷ 34
方法3、(4-3)÷3
通过分析比较和各自阐述自己的解题理由,同学们一致认为方法2和方法3是创新方法,而方法3是最佳创新方法,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利用方发3计算的一位同学从老师的手中领到了一朵“创新之花”。这样的教学,不仅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一个“用”字,注重学用结合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的
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学习数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只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得到“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不竭的动力,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有关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实地测量操场、校园的面积,学了“简单统计图表”分组组织学生到工厂、街道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中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要坚持开发性,为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应用知识,自己设计方案,探索解决一些数学与生活相伴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方题:“张大爷想用家里现有的16米长的栅栏片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大的羊圈,请你为张大爷设计出这个羊圈,这个最大的羊圈面积是多少?”学生以6人分一组,一边画图,一边计算,一边思考,一边设计,积极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先后设计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是长为5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米;第二种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米;第三种是把羊圈围成圆形,这个圆的周长是16米,面积是20.4平方米,大部分同学赞同把羊圈围成圆形的,因为它的面积最大。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个意见。”我微笑着说:“说说你的理由。”那位学生说:“把羊圈围成圆形的,没有充分利用院子的现有条件,我想,如果借住院子的一面墙,把羊圈围成半圆形的,不仅面积会更大,而且给院子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但是我还没有算出这个答案。”同学们显然大悟,七嘴八舌地说:“羊圈就应围在靠院墙的一边。”“中不中,正不正,把羊圈围在院子中间,不雅观。”“周长不变,借助一面墙,围成半圆形,面积会更大。”在老师对这位学生赞扬声中,同学们很快算出了借助院墙围成半圆的羊圈面积,并且是最大的。
这样,学与用紧密结合,不仅让每一位学生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而且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催化剂和鼓翅凤。
一、立足一个“情”字,关注 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连接学生与教师心灵的纽带,是点亮学生奋发向上的火种。小学生的情感世间极其丰富,情感体验十分强烈。他们一方面期盼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渴望获得老师的成功后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其次,要努力创设条件,想方设发,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到“我能行”。如在学生学完“小数乘以整数”的基础上,教学“小数乘以小数”时,我神秘地对同学们说:“老师这里有两道数学难题,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呢?”由此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使同学们经历了两次数学亲身体验过程:(1)尝试计算3.5×0.5和12.3×0.6,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发则,悟出了小数乘以小数的方法,很快算出了答案,脸上露出了微笑,还有部分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也很快地找到了计算的原理。(2)当教师利用投影出示2.001×1.89,并告诉学生“老师还没有做出这到题”时,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争先恐后地汇报知己的“成果”,在老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声中,同学们得到了一份温馨、一份情意、一份满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连在一起让学生用同一种算法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题,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使同学们享受到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我能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
二、着眼一个“趣”字,扬起求知风帆
兴趣是求知动机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探索的内驱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呢?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展示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找准突破口,抓住“兴趣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勃发出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首先利用投影出示了一道准备题:“一条水渠改长1200米,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队合做需要多少天完成?”学生列式得出:1200÷(1200÷10+1200÷15)=6(天)。当学生算出这一答案后,我又出了一道题:“如果把水渠改成120米、600米、900米,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两队合做需要时间是多少?”同学们通过紧张的列式用算,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水渠长度改变了,答案都是6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求知的闸门迅速地被打开,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识的背景中,产生出强烈的“愤”“悱”情绪,积极主动地深入探究,在老师的“指点”下,不仅弄懂了这里的“奥秘”,而且概括出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表达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这一过程,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抓住一个“探”字,鼓励标新立异
苏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间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抓住一个“探”字,发现、培养、强化这种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后,在反馈训练中,我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如下一道题:“我校学生舞蹈队有80位队员,女生占3|4,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方法有创造性,谁的计算速度快。不一会儿,学生列出了下列3种计算方法。
方法1、80×(1- 34 )÷(80 × 34 )
方法2、(1- 34 )÷ 34
方法3、(4-3)÷3
通过分析比较和各自阐述自己的解题理由,同学们一致认为方法2和方法3是创新方法,而方法3是最佳创新方法,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利用方发3计算的一位同学从老师的手中领到了一朵“创新之花”。这样的教学,不仅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一个“用”字,注重学用结合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的
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学习数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只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得到“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不竭的动力,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有关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实地测量操场、校园的面积,学了“简单统计图表”分组组织学生到工厂、街道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中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要坚持开发性,为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应用知识,自己设计方案,探索解决一些数学与生活相伴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方题:“张大爷想用家里现有的16米长的栅栏片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大的羊圈,请你为张大爷设计出这个羊圈,这个最大的羊圈面积是多少?”学生以6人分一组,一边画图,一边计算,一边思考,一边设计,积极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先后设计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是长为5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米;第二种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米;第三种是把羊圈围成圆形,这个圆的周长是16米,面积是20.4平方米,大部分同学赞同把羊圈围成圆形的,因为它的面积最大。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个意见。”我微笑着说:“说说你的理由。”那位学生说:“把羊圈围成圆形的,没有充分利用院子的现有条件,我想,如果借住院子的一面墙,把羊圈围成半圆形的,不仅面积会更大,而且给院子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但是我还没有算出这个答案。”同学们显然大悟,七嘴八舌地说:“羊圈就应围在靠院墙的一边。”“中不中,正不正,把羊圈围在院子中间,不雅观。”“周长不变,借助一面墙,围成半圆形,面积会更大。”在老师对这位学生赞扬声中,同学们很快算出了借助院墙围成半圆的羊圈面积,并且是最大的。
这样,学与用紧密结合,不仅让每一位学生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而且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催化剂和鼓翅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