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板块的编排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评价有以下途径:创设情境评价,激发识字兴趣;结合课内外评价,培养识字习惯;注重过程评价,提高识字能力。以统编版新教材为载体,不断跟进完善科学的识字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55-02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板块的编排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识字的方式更多元化,更注重在生活中识字。面对教材內容与形式的革新,开展有效评价、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成为教师应对挑战、寻求教学机遇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创设情境评价,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多集中在活动、变化的事物之上,而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兴趣不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引进识字游戏,大大增强了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识字效果。因此,课堂上的练习和检测应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摘苹果”为例,课件出示一棵卡通版大树,树冠上挂满红通通的大苹果(每个苹果上面写着一个生字),称它们为“苹果宝宝”,学生喊对哪个“苹果宝宝”的名字,鼠标一点,那个大苹果就掉下来奖励给他。这种检测形式学生十分喜欢,谁都想多摘几个大苹果,一个个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又如,“开火车”,教师发出指令:“咔嚓,咔嚓,火车开到哪里去?”学生接着说:“咔嚓,咔嚓,火车开到这里来!”教师相机请最文明或最积极的“小司机”来回答。学生一下子坐得笔直,小手举得好标准。既调控了课堂纪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挨个读生字、组词或说说识字方法。如果“火车”开顺了,就给这一小组画一面小红旗;要是中途卡壳了,就请同学充当“修理员”,直至说对了,“火车”又继续开。虽然这是古老、常见的游戏方式,学生却百玩不厌,它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用各种有趣的检测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后,更要努力地去维持和呵护学生的这种兴趣。一句表扬、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是对学生的肯定,让激励性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二、结合课内外评价,培养识字习惯
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虽然略有减少,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任务还是偏重的,要求也高。要想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应该做到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渐渐深入,已逐步摸索并得出了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形成了一定的识字习惯。所以,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并引导学生培养识字习惯,并把它纳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中。
(一)课堂引导评价,养成识字习惯
评价学生的识字效果,既要评价学生认识多少个生字,也要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学会和熟练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从而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能够独立地识字”这一识字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些识字习惯较好、识字技巧和能力较强的学生现身说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巧用方法,善找规律,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项链》一课为例,在识记生字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挂”字,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1:“我可以编个故事。有一天,大土哥哥背着小土弟弟出去玩,提手旁看见他们很累,就跑过去给他们当拐杖。”教师点评道:“你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挂’字,真棒!”生2:“我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娃’字左边的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挂’。”教师表扬道:“懂得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真是个有心人!”生3抢着回答:“我给大家编个谜语。上下两堆土,左边一只手,猜猜什么字?”生(齐):“挂!”教师夸他真是小诸葛,编出了这么巧妙的字谜,还送给他一颗智慧星。同学们可羡慕了,纷纷举手想要发言。教师抓住机会出示本课其他生字,让他们相互交流识字方法。这下子学生的灵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小字谜不断涌现出来,平时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找朋友等识字方法更是不少。在课堂互动、共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无痕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从字形结构等方面帮助识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外活动评价,强化识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提出了“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如何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呢?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两个板块为学生呈现了多样的识字形式:认识课程表、火车票、户外用品名称、课外活动名称、交通工具名称、建筑物名称来识字……教师结合教材,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安排的内容是认识公园导览图来识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凤凰山公园或绶溪公园认一认各种各样的标志牌,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校园里的宣传栏、过道上的"温馨提示"等识字,甚至看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字幕、课外书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式。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内外认识的生字制作成形态各异的识字卡或剪贴报,装进自己的识字袋。特别好的作品还可以放在班级的"识字百花园"里展示。每周周一下午的第三节是"识字交流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对上一周的生字积累情况进行交流汇报,评出"识字大王",并为优胜者颁发自制的"喜报"。这些新颖有趣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自主识字的平台和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渐渐地,识字也就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习惯。
三、注重过程评价,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评价的目的之一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多的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把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及获得的进步。只有及时调整课程设计,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识字,促进良好识字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识字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一)坚持课堂观察
音、形、义结合能力是评价和检测学生识字综合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和内容,学生只有对汉字的音、形、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掌握,才可以算是真正的识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识字表现,并做好详细记录,从汉字音、形、义的结合上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适当地采用师评或者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等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 教学"爬"字时,教师可结合课前预习,当堂检测"爬"的读音是(
关键词:识字;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55-02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板块的编排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识字的方式更多元化,更注重在生活中识字。面对教材內容与形式的革新,开展有效评价、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成为教师应对挑战、寻求教学机遇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创设情境评价,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多集中在活动、变化的事物之上,而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兴趣不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引进识字游戏,大大增强了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识字效果。因此,课堂上的练习和检测应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摘苹果”为例,课件出示一棵卡通版大树,树冠上挂满红通通的大苹果(每个苹果上面写着一个生字),称它们为“苹果宝宝”,学生喊对哪个“苹果宝宝”的名字,鼠标一点,那个大苹果就掉下来奖励给他。这种检测形式学生十分喜欢,谁都想多摘几个大苹果,一个个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又如,“开火车”,教师发出指令:“咔嚓,咔嚓,火车开到哪里去?”学生接着说:“咔嚓,咔嚓,火车开到这里来!”教师相机请最文明或最积极的“小司机”来回答。学生一下子坐得笔直,小手举得好标准。既调控了课堂纪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挨个读生字、组词或说说识字方法。如果“火车”开顺了,就给这一小组画一面小红旗;要是中途卡壳了,就请同学充当“修理员”,直至说对了,“火车”又继续开。虽然这是古老、常见的游戏方式,学生却百玩不厌,它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用各种有趣的检测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后,更要努力地去维持和呵护学生的这种兴趣。一句表扬、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是对学生的肯定,让激励性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二、结合课内外评价,培养识字习惯
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虽然略有减少,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任务还是偏重的,要求也高。要想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应该做到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渐渐深入,已逐步摸索并得出了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形成了一定的识字习惯。所以,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并引导学生培养识字习惯,并把它纳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中。
(一)课堂引导评价,养成识字习惯
评价学生的识字效果,既要评价学生认识多少个生字,也要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学会和熟练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从而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能够独立地识字”这一识字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些识字习惯较好、识字技巧和能力较强的学生现身说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巧用方法,善找规律,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项链》一课为例,在识记生字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挂”字,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1:“我可以编个故事。有一天,大土哥哥背着小土弟弟出去玩,提手旁看见他们很累,就跑过去给他们当拐杖。”教师点评道:“你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挂’字,真棒!”生2:“我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娃’字左边的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挂’。”教师表扬道:“懂得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真是个有心人!”生3抢着回答:“我给大家编个谜语。上下两堆土,左边一只手,猜猜什么字?”生(齐):“挂!”教师夸他真是小诸葛,编出了这么巧妙的字谜,还送给他一颗智慧星。同学们可羡慕了,纷纷举手想要发言。教师抓住机会出示本课其他生字,让他们相互交流识字方法。这下子学生的灵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小字谜不断涌现出来,平时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找朋友等识字方法更是不少。在课堂互动、共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无痕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从字形结构等方面帮助识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外活动评价,强化识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提出了“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如何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呢?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两个板块为学生呈现了多样的识字形式:认识课程表、火车票、户外用品名称、课外活动名称、交通工具名称、建筑物名称来识字……教师结合教材,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安排的内容是认识公园导览图来识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凤凰山公园或绶溪公园认一认各种各样的标志牌,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校园里的宣传栏、过道上的"温馨提示"等识字,甚至看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字幕、课外书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式。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内外认识的生字制作成形态各异的识字卡或剪贴报,装进自己的识字袋。特别好的作品还可以放在班级的"识字百花园"里展示。每周周一下午的第三节是"识字交流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对上一周的生字积累情况进行交流汇报,评出"识字大王",并为优胜者颁发自制的"喜报"。这些新颖有趣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自主识字的平台和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渐渐地,识字也就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习惯。
三、注重过程评价,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评价的目的之一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多的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把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及获得的进步。只有及时调整课程设计,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识字,促进良好识字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识字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一)坚持课堂观察
音、形、义结合能力是评价和检测学生识字综合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和内容,学生只有对汉字的音、形、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掌握,才可以算是真正的识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识字表现,并做好详细记录,从汉字音、形、义的结合上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适当地采用师评或者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等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 教学"爬"字时,教师可结合课前预习,当堂检测"爬"的读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