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辅助手术切除矢状窦旁大型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术辅助手术切除矢状窦旁大型(直径≥5 cm)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上矢状窦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结果显示,12例上矢状窦闭塞,10例上矢状窦通畅。12例上矢状窦闭塞的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前1 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术组);10例上矢状窦通畅的患者仅行手术切除肿瘤(非栓塞术组)。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采用术后3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术后功能状态,行MRI增强扫描评估肿瘤有无复发。

结果

栓塞术组的12例患者均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非栓塞术组10例患者中,2例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8例为Simpson Ⅱ级切除,两组切除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栓塞术组的出血量[(342±138)ml]小于非栓塞组[(730±556)ml](P=0.02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比例(P=0.646)、肿瘤复发比例(P=0.571)以及术后3个月KPS≥60分的比例(P=0.1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矢状窦旁大型脑膜瘤患者术前行DSA可明确上矢状窦的情况,对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肿瘤行供血动脉栓塞术辅助手术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手术安全性。

其他文献
全身麻醉和睡眠在表型、脑电生理、脑功能影像以及神经网络调节机制等诸多方面均有相似的表现,但其机制尚不清楚。P2X7受体(P2X7 receptor, P2X7R)存在于睡眠觉醒环路某些神经元群体中,并影响睡眠觉醒状态,因此探讨P2X7R在全身麻醉引起意识消失发挥的作用。文章总结了P2X7R在睡眠觉醒环路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Panx-ATP-P2X7R-睡眠调节物质(sleep regulato
目的采用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2种前份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唇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口腔医院正颌外科的上颌或双颌前突患者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5.0±0.6)岁。根据入院治疗的顺序随机将30例上颌前突患者分为传统组(20例)与改良组(1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的上颌前份截骨术,改良组采用改良术式。三维模型、定位头颅侧位片和正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迄今尚不统一,干预糖尿病前期能否带来微血管和大血管的长期获益也尚存争议。然而,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所产生的危害是明确的。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和IFG+IGT三类人群。目前对于IGT人群早期干预获益的证据比较充分,但缺乏单纯IFG人群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预防作用的证据。干预的方法应当首选以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为主的生
期刊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变异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以及探讨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扩张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有视网膜病变(DR)组597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 789例,平均随访4年(2~5年)。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
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5例,术后MRI提示肿瘤全部切除。术后行单纯放疗4例,放疗加化疗1例。病理学结果提示:生殖细胞瘤3例,畸胎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1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2例患者出现双眼上视不能合并复视。随访0.2~1.8年,5例患者均可正常生活,无一例肿瘤复发。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适用于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SC)合并室管膜下结节(SEN)或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采用病例系列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TSC合并SEN或SEGA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的影像学均表现为孟氏孔附近的占位性病变特征。12例患儿中,6例考虑为SEN,未行治疗或行药物治疗;6例患儿考虑为SEGA,
寰前节间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开窗畸形均属于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开窗畸形,因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常伴有动脉瘤形成,其主流治疗方法是血管内治疗。本文报道1例Ⅱ型寰前节间动脉伴同侧椎动脉缺如、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同时合并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开窗动脉瘤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本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427例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患儿的局部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感染。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患儿术后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27例患儿中,50例诊断为术后感染,377例无感染。50例术后感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信号通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32)和假手术组(n=32)。模型组通过结扎左侧颈外动脉、翼颚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制备颅内动脉瘤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血管。两组于术后3个月处死,采用电镜和HE染色法判断成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BM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