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2009年中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考生们都在全力以赴地复习迎考。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如何进行全面有效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考,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物理总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复习课难教,学生不喜欢,教师不想上!究其原因,大体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照本宣科,复习时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
2.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不能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不能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3.抛开教材,搞题海战术,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楚。
4.做试卷、讲试题,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教师包讲到底累够呛,学生不爱听急够呛。
那么,为什么物理复习课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1.教师对复习课的教学研究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复习模式。
2.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
3.内容已学过。复习课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
4.复习课比新授课难度大。教师备课把握重点难、设计典型习题难、批改试卷难、分层复习因材施教难。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复习教学,达到《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复习计划能使复习工作有序进行,达到忙而不乱、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目标具体,措施得力,要制定出具体的复习时间表,明确每一节复习课应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
二、重视课标课本,归类复习
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考查的出发点来源于课标课本。因此,要认真阅读教科书,从教材的高度加深对所学过的内容和认识的掌握。重视教材并不等于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做到“会用”教材,能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复习中要按知识的结构进行归类,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复习中要通过知识的再现使学生加深记忆、透彻理解、灵活应用,从而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比如能量的教学,学生在刚接触到声时就提到声音能传递能量,学到光的时候又提到物体吸收光就是吸收了能量,电学中的能量,力学中的能量,总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能量作为一条总线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对能量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三、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复习也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讲,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自己阅读;重点的要详细讲,一定要讲清、讲透,要抓住关键。初中物理的力学和电学部分是中考的重点和关键,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部分上。只有复习好这两大部分,中考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光学部分比重不大,但凸透镜是这部分的重点,应着重复习。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的共同性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释疑解难,补缺查漏。如:电路故障专题,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专题、设计应用专题、实验探究创新专题等,学生对这些专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活跃。总之,“专题”复习可以让有限的复习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四、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新课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复习,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步骤、方法。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应用型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纵观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30%左右,不仅考查学生实验,也考查课堂演示实验的内容,还包括教材中没有的实验。在一般的实验探究中,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探究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取、实验操作的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等。
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复习课要因材施教,采取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的方式。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的排难解疑,带动全班;对差生要多鼓励、多提高、多板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复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借助实验、录像等途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要设计学生能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在所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动起来,保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在复习课中,还可以经常性地穿插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强化记忆。复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人抢答、小组必答、配以一定难度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等。
六、巧设习题抓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总复习时间紧张,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陷入题海,难于应付。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照顾各个知识点,有梯度、有层次地进行训练。
1.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比如:复习到家庭电路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障,从而去找出问题所在。如:家里的一盏电灯打开的瞬间一闪就熄灭了,怎么会这样?家里换了新的灯泡就是比旧灯泡亮,是心理在作怪吗?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很强的针对性。物理老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物理知识应用到最新的生活现象中去,进行针对练习。比如: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07年宿迁等地的中考试题中就有青藏铁路边有关热棒的试题出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几乎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有关奥运圣火火炬点燃等的试题。
2.要注重实验设计题。面对这样的题型,学生的想法很多、很杂,表达又很难标准,因此一般老师都不喜欢批阅,但这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点,很多学生往往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怎么说,因此复习题中的设计题应加以重视。
3.加强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这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的训练方法。利用变式训练进行复习,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同种类型题目的理解掌握,而且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型题的比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物理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中考复习质量,这样的复习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总之,物理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很多,只要我们按照最优化的策略去做,就一定会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物理总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复习课难教,学生不喜欢,教师不想上!究其原因,大体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照本宣科,复习时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
2.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不能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不能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3.抛开教材,搞题海战术,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楚。
4.做试卷、讲试题,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教师包讲到底累够呛,学生不爱听急够呛。
那么,为什么物理复习课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1.教师对复习课的教学研究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复习模式。
2.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
3.内容已学过。复习课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
4.复习课比新授课难度大。教师备课把握重点难、设计典型习题难、批改试卷难、分层复习因材施教难。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复习教学,达到《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复习计划能使复习工作有序进行,达到忙而不乱、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目标具体,措施得力,要制定出具体的复习时间表,明确每一节复习课应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
二、重视课标课本,归类复习
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考查的出发点来源于课标课本。因此,要认真阅读教科书,从教材的高度加深对所学过的内容和认识的掌握。重视教材并不等于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做到“会用”教材,能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复习中要按知识的结构进行归类,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复习中要通过知识的再现使学生加深记忆、透彻理解、灵活应用,从而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比如能量的教学,学生在刚接触到声时就提到声音能传递能量,学到光的时候又提到物体吸收光就是吸收了能量,电学中的能量,力学中的能量,总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能量作为一条总线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对能量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三、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复习也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讲,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自己阅读;重点的要详细讲,一定要讲清、讲透,要抓住关键。初中物理的力学和电学部分是中考的重点和关键,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部分上。只有复习好这两大部分,中考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光学部分比重不大,但凸透镜是这部分的重点,应着重复习。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的共同性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释疑解难,补缺查漏。如:电路故障专题,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专题、设计应用专题、实验探究创新专题等,学生对这些专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活跃。总之,“专题”复习可以让有限的复习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四、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新课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复习,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步骤、方法。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应用型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纵观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30%左右,不仅考查学生实验,也考查课堂演示实验的内容,还包括教材中没有的实验。在一般的实验探究中,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探究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取、实验操作的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等。
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复习课要因材施教,采取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的方式。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的排难解疑,带动全班;对差生要多鼓励、多提高、多板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复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借助实验、录像等途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要设计学生能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在所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动起来,保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在复习课中,还可以经常性地穿插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强化记忆。复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人抢答、小组必答、配以一定难度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等。
六、巧设习题抓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总复习时间紧张,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陷入题海,难于应付。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照顾各个知识点,有梯度、有层次地进行训练。
1.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比如:复习到家庭电路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障,从而去找出问题所在。如:家里的一盏电灯打开的瞬间一闪就熄灭了,怎么会这样?家里换了新的灯泡就是比旧灯泡亮,是心理在作怪吗?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很强的针对性。物理老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物理知识应用到最新的生活现象中去,进行针对练习。比如: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07年宿迁等地的中考试题中就有青藏铁路边有关热棒的试题出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几乎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有关奥运圣火火炬点燃等的试题。
2.要注重实验设计题。面对这样的题型,学生的想法很多、很杂,表达又很难标准,因此一般老师都不喜欢批阅,但这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点,很多学生往往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怎么说,因此复习题中的设计题应加以重视。
3.加强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这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的训练方法。利用变式训练进行复习,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同种类型题目的理解掌握,而且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型题的比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物理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中考复习质量,这样的复习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总之,物理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很多,只要我们按照最优化的策略去做,就一定会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