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一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很高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而高效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立足文本,简约教学内容
阅读必须立足于文本,过多资料的引入必然会使学生走马观花,使深入析读文本沦为空话;太过深入的引入看似加深了阅读的深度,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往往赞叹于老师的深邃,仰望于教师的睿智,却失去了思维的能力,对文本的解读便流于肤浅。故在文本引入的时候,不可盲目,克服花哨,而进行有效引入。
综观当今的小语课堂:笑声多了,书声少了;讨论多了,思考少了;媒体多了,板书少了;表演味浓了,语文味淡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语文在教学这个文化样态下更规范、更普及、更丰富,学生既已掌握了并不算少的语言规范、语言内容,我们就应坦然地简简单单让他们习得。
二、有效对话。简化教学环节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阅读对话是在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以语言为依托,在学生已有的水平下,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思想、情感、内涵等内容作出的多方面、多层面的自主理解与感悟。
毋庸置疑,阅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认知看法。一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于表达的语文阅读课绝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但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预设过于肤浅,就会使学生对话浅薄而不利于深入思考,而且过多的对话讨论形式会冲淡一节课的主要目标的实现,使主题模糊。简洁有效的对话才能使师生思维明晰,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三、精心设计.简便教学方法
1.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安塞腰鼓》一文中感悟鼓声的巨大力量时,让学生体会能不能去掉三个“隆隆”,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层次朗读来感悟这隆隆的响声震天动地,气势浩大。老师有意安排女同学读第一段对鼓声的描写,男同学读第二段对鼓声的描写,“隆隆”大家一起读。最后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完成填空( )成了牛皮鼓了,我听到了( )。
2.朗朗书声,释放语文味。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对于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教师要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学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我们应采用多种朗读兴趣: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特别是配乐读,它是现今语文课改中涌现出来的新阅读方式。阅读时,可选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自主地走进课文,在文字与乐曲的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声情并茂,互容互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渗透,追求语文味。
学习完课文后,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渗透写作,基本的形式有:恰如其分的改写,锦上添花的扩写,水到渠成的仿写,想象合理的续写,精彩纷呈的辩论等。如学完古诗后可让学生根据诗中情节进行改写;学了《三亚落日》可让学生摹仿本课的写法。观察当地的日出和日落,写一篇日记。学了《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后,可展开想象,写一写40年后的情景。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懂林肯的三段话来体悟其以情动人、真诚恳切的演讲风格和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领悟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气魄,伟大的胸襟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我校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父母外出打工多,于是我在教学结束后,留给了学生这样的作业:“1.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怎样看待你父母的工作?2.当你受到别人的无礼攻击时,你将采取什么态度、方法解决?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然后写成一篇小文章或一个小片段,不拘形式。晚上回家后将你写在本子上是话,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给你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语文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自己的感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通过写作,寻求语文味。
“豪华落尽见真淳。”简单真实,这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让我们共同来追寻简约而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文本,简约教学内容
阅读必须立足于文本,过多资料的引入必然会使学生走马观花,使深入析读文本沦为空话;太过深入的引入看似加深了阅读的深度,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往往赞叹于老师的深邃,仰望于教师的睿智,却失去了思维的能力,对文本的解读便流于肤浅。故在文本引入的时候,不可盲目,克服花哨,而进行有效引入。
综观当今的小语课堂:笑声多了,书声少了;讨论多了,思考少了;媒体多了,板书少了;表演味浓了,语文味淡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语文在教学这个文化样态下更规范、更普及、更丰富,学生既已掌握了并不算少的语言规范、语言内容,我们就应坦然地简简单单让他们习得。
二、有效对话。简化教学环节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阅读对话是在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以语言为依托,在学生已有的水平下,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思想、情感、内涵等内容作出的多方面、多层面的自主理解与感悟。
毋庸置疑,阅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认知看法。一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于表达的语文阅读课绝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但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预设过于肤浅,就会使学生对话浅薄而不利于深入思考,而且过多的对话讨论形式会冲淡一节课的主要目标的实现,使主题模糊。简洁有效的对话才能使师生思维明晰,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三、精心设计.简便教学方法
1.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安塞腰鼓》一文中感悟鼓声的巨大力量时,让学生体会能不能去掉三个“隆隆”,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层次朗读来感悟这隆隆的响声震天动地,气势浩大。老师有意安排女同学读第一段对鼓声的描写,男同学读第二段对鼓声的描写,“隆隆”大家一起读。最后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完成填空( )成了牛皮鼓了,我听到了( )。
2.朗朗书声,释放语文味。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对于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教师要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学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我们应采用多种朗读兴趣: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特别是配乐读,它是现今语文课改中涌现出来的新阅读方式。阅读时,可选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自主地走进课文,在文字与乐曲的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声情并茂,互容互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渗透,追求语文味。
学习完课文后,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渗透写作,基本的形式有:恰如其分的改写,锦上添花的扩写,水到渠成的仿写,想象合理的续写,精彩纷呈的辩论等。如学完古诗后可让学生根据诗中情节进行改写;学了《三亚落日》可让学生摹仿本课的写法。观察当地的日出和日落,写一篇日记。学了《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后,可展开想象,写一写40年后的情景。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懂林肯的三段话来体悟其以情动人、真诚恳切的演讲风格和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领悟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气魄,伟大的胸襟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我校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父母外出打工多,于是我在教学结束后,留给了学生这样的作业:“1.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怎样看待你父母的工作?2.当你受到别人的无礼攻击时,你将采取什么态度、方法解决?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然后写成一篇小文章或一个小片段,不拘形式。晚上回家后将你写在本子上是话,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给你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语文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自己的感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通过写作,寻求语文味。
“豪华落尽见真淳。”简单真实,这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让我们共同来追寻简约而有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