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高中生物实验分析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达到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认识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标之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并且能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分析方法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是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方式的转变。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达到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认识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标之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并且能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正确取样本
  在生物实验中,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有的学生实验失败,常常是因为取材不正确,所以在实验分析时,首先要考虑取材是否正确。比如,在做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正确地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这个实验进行成功的前提。有部分学生制作出来的装片中很少看到甚至看不见分裂相细胞,这主要是没有正确切取导致的,就是学生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在做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分离”过程中,所选取的叶片要求色浓、肥厚,而发黄的叶子、老叶就不能选用。
  二、生物试剂与药品
  试剂与药品的量、浓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试剂与药品量的问题。在有的生物实验中对试剂与药品的量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实验四中,对层析液、丙酮的量就需要按照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合适的,如果丙酮过多,就会使叶片色素浓度降低,减少了滤纸条上色素的量,导致分离效果不明显;如果丙酮少了,鸦片色素提取就会不充分。在叶片色素分离的时候,向烧杯中倒入层析液的时候时,其量的要求是液面不允许超过烧杯底的1cm,否则就会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导致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于试剂与药品浓度问题。实验过程中,所规定的试剂于药品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长期多次的试验后认为最恰当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试剂与药品的时候,其浓度一定要配准,不然将会影响学生做实验及其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
  三、生物实验的操作及步骤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某个实验步骤漏做。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步骤一定不能少,比如在实验一中,根尖用10%的盐酸解离过后,如果不经过漂洗直接就拿去染色,这样染色效果会非常差,因为碱性染料将会和根尖上附着的盐酸起中和反应,进而影响实验着色;在制片的时候,用镊子尖把根尖压碎,这一步骤也非常容易漏掉。
  2.操作方法不正确。在具体实验中操作某个步骤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完成,肯定会影响实验最终的结果。比如临时装片制作的时候,有些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比较多,会严重影响实验观察。
  3.实验操作不规范。比如在实验中解离、染色时间不够充分,漂洗的次数或者时间不足。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时候,没有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充分平展开来;在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时候,滴入清水的次数比较少,滤液细线划得不齐不细,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依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讲透知识点,或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学生思索,使学生不仅知道实验应该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等。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没有益处。比如,学生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是处在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液泡的颜色变化、体积大小怎样。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及分离的原理仅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远远不够,应该让学生了解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滤纸是一种吸附剂,四种色素的化学性质与结构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也各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也不同,所以,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叶绿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胡萝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在实验中,因为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失败或者不明显,老师应该指引学生查找原因。
  五、怎样使用显微镜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误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在操作显微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进行,比如高倍镜观察程序、对光程序等。有些学生不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结果不但耽误了时间,而且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并且容易损坏显微镜。比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是眼睛看着物镜,与此同时下降镜筒,使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另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结果。
  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高一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简单论述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过程中,如何把握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服务性、精简性、实效性、交互性、发散性、局限性等六大特性的
摘 要: 循环利用实验产物是循环经济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者积极探索循环利用实验产物的新的实验模式,将绿色化学、绿色实验观念适时渗透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萃取和蒸馏实现了CCl4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化学实验教学 探索 应用    2009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它预示着循环经济将作为一种国策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理
摘 要: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生往往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师生认真研究。作者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学习方法 有效方法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学习的层次,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不足,进而确定改进
继5月12日考察太钢集团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于8月19日到马钢集团考察.在太钢,总书记走进生产车间,察看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展示,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同职工们亲切交谈.在马钢,总书
期刊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要力求贴近学生。”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我认为物理作业迫切需要进行“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的改革。  1.作业生活化,让
传统的知识灌输式和题海的战术式教学模式不但严重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知识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生活化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善于用化学理论、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自然,而且能使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培养对知识的梳理、整合及提炼的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主持人王志说:“质疑是到达真相的捷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认识更高层次的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并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在化学课堂中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稳步推进。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高效课堂 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依靠加大作业量、加班补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做法明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酒钢医院医护人员朝着疫情一线“逆行”,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用大爱诠释救死扶伤的职责使命.酒钢干部职工以大局为重、以大局为先,践行国有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粮食处于竞争状态,即所谓人畜争地、争食,尤其是我国“三北”地区的大西北牧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在保证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