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对美的感受是活泼、自由、充满想象和情趣的,我们力求从创设优美、丰富色彩的自然生态环境入手,充实幼儿审美的源泉,通过科学的观察、比较,支持、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到自然的美,鼓励幼儿不借助示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与创造美,教师更用心去聆听、去读懂幼儿作品,尝试着将科学与绘画相融合,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幼儿;观察;科学与绘画
绘画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是以一定的审美作为基础的,而感受美与表现美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目标的核心。如何针对幼儿园场地小的特点,来开展艺术(绘画)活动呢?我们遵循陈鹤琴老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思想,拓展自然环境资源。幼儿园内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数十种,校园呈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象,引导幼儿在观察、探究大自然这种清新的、具体的、生动的、赋予生命力的事物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同时结合幼儿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引导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进而使其乐于表达表现美。
一、生态自然的环境,提供感受美的机会
幼儿的艺术感受是从其自身的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是一种人格化的,他们会在审美对象上赋予自己的情感色彩,是独一无二的感受,在幼儿眼中,“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我们幼儿园就为幼儿创设着美的环境,幼儿处处都有感受美的机会。
1.投入大自然环境,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界中的美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此幼儿园给幼儿提供大胆想象和探索世界的空间,园内有多处生态园,雅致童趣、回归自然。一年四季,嘉华园都盛开着不同的花卉,那清香的桂花树,那石榴树上长满的小灯笼般的石榴,这种美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幼儿流连忘返,还引来了许多鸟,或嬉戏或休息。于是,在我们幼儿园火红的凤凰树上就有一个常年开放的鸟笼,让飞累的小鸟稍作休息;还有燕子“慕名而来”筑起的那两个“燕窝”,更有那一小片竹林、各类果树等,每天目送着幼儿上学、放学,对家庭、社会展现着幼儿园所特有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是一种赋予生命的教育。
2.富有色彩的环境,充实幼儿审美的源泉
美的植物有着美的形状、色彩、空间感等多样的形式美,因此,我们精心种植了数十种不同色的花卉,不同叶子的植物,让幼儿在以形、色为审美对象,园内景观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粉红、粉黄、粉绿的教学楼和小型竹林、木制大型器械,十几种果树,几十种蔬菜也都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幼儿的视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元素,充实了审美源泉。
二、细微科学的观察,支持审美情趣与喜好
幼儿园美的环境成为幼儿最鲜明的课堂。他们所亲身经历过、所看到真实的事物而积累的感性经验,为幼儿的创造表现发挥了作用。正如鲍尔·托伦斯所说的,“儿童必须有一个丰富的形象库来使发展中的创造达到更远”“儿童审美欣赏就是儿童的生命活动和审美对象之间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幼儿天性中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天生的建构者,他们更适合在自由、自主、开放的美术活动中创作。
1.仔细观察,勾勒丰富的绘画元素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不是被传递,也不是被打包,而必须基于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创新思维源于自由联想,积累越厚实,联想的内容才会越丰富。《指南》里的教育建议谈到:“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引导幼儿观察美的世界,探究世界的美,还可以获得丰富的绘画元素。
春天来了,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开展了“认养小树”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园树种。幼儿在种植、管理、观察植物生长中感受到生命气息,产生了对植物热爱的情感,他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在户外实地细致地观察自然事物,发现美。细微的观察,为幼儿绘画就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更容易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丰富表现的内容,激发“表现美”的欲望。到美术活动时间时,我们将幼儿置于大自然中,尽情地探索、观察、体验、游戏,感受世界的真实与美好。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幼儿园鲜红的茶花,金黄的橘子、石榴花,金黄的炮胀花,火红的红掌、淡黄色的桂花,幼儿发现到处都好美好美,幼大(2)班在观察杨桃树时,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杨桃树上粉紫红色的花,幼儿更是发现长出的嫩芽是那么淡绿,在阳光下,新旧叶子颜色的透光度还是不一样的呢!大(2)班陈XX小朋友习作《油菜花》,“看着对称的枝干却又错落有致,婉转伸出的枝干上盛开着淡黄的花朵,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陈宣伊小朋友说:“美丽的植物角里,油菜花开得可美了,远远望去,像黄色的蝴蝶在飞舞。油菜花们你追我赶,比谁长得高,比谁长得美。”
2.自然事物,成就无范画时代的创作
《指南》也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其实,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世界,实际也是一种模仿,而这像科学家一样敏锐的观察后,所再现出来的“作品”是经历了感受和体验的,幼儿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所获得的视觉经验,远远大于我们畅通美术活动中所提供的范例,幼儿所自由表达、自主创造的,而临摹只会使幼儿丧失绘画的信心。因此,我们的美术活动带领幼儿置身于自然中提供了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进行模仿,这过程不是教,而是让幼儿仔细观察,画出自己的感受。
夏天的脚步近了,幼儿园的黄婵花悄然盛开,大班开展了以黄婵花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幼儿仔细观察后,用点画、水粉画和喷画方式、线条找画等方式表现黄婵花,画面色彩对比鲜明,效果明亮,蝴蝶姑娘翩翩起舞,面对这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我们感叹源于观察之后的无范画。
三、尊重创作意愿,支持自发表现美 《指南》艺术领域里的教育建议提到,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承认不做过多要求”,因此,我们创设了足以自由表达的环境条件,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尊重幼儿的创作意愿,幼儿就能大胆表现,以实现陶行知曾说过的“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儿童美术的魅力就是它可以天马行空,充满丰富离奇的想象。
1.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激发自主表现美
处处可见幼儿架起画架,画下幼儿园美的植物、美的地方是我们幼儿园最有特色的美术活动,也是幼儿了解植物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体验绘画的形式。
幼儿对美术与种植感兴趣,尊重各年龄幼儿美术发展特点,因年龄越小越粗,表现的东西就要尽量大和简单;年龄越大越细,特征就越突出。例如:小班,涂鸦期,也是色彩感觉发展的敏感期,色彩是艺术表现中的重要语言,我们抓住的是不同时期幼儿园的各种花草,开展了主题画《花儿朵朵》;中班,象征期,抓住线条表现为重点,向日葵、小竹林、康乃馨等绘画内容出现在幼儿的画纸上;而大班,绘画进入图式期、空间发展敏感期,《杜鹃花》 里那有着长长花蕊的杜鹃花躲在绿绿的叶子后面,好像在偷偷伸出小脑袋,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还有杨桃、人心果、假槟榔、油菜花、南瓜花等,甚至,大班末期,我们都“玩”起组画了。
2.创立宽松的美术工作室,支持自发表现美
《指南》里提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我们的美术工作室就是创设了这么一个富有安全感的创意空间,每个空间犹如一间间创意小屋,里面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发展进度、绘画兴趣来进行探索,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方式,彰显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幼儿在这里可以大胆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美。最吸引幼儿的是,那一片涂鸦墙,他们可以像大师一样在墙上留下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所表现出来的作品都是他们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于是,这些富有生命的色彩、线条、形象在幼儿作品中跃然纸上。儿童就像艺术家那样,每天都在进行绘画游戏,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完全的自由与放松,幼儿绘画并快乐着。
3.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解读,走进幼儿对美的表现
理解孩子的画,就是通过绘画去“读”懂孩子的心,我们通过画,深入理解幼儿绘画笔下那个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幼儿总是这样的,在自我肯定中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中,专心致志不受打扰,不管作品将被如何评价,他们仍不亦乐乎地创作。
对于幼儿作品,我们采用“倾听”幼儿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看或评价。“看”,我们更多的就是在观察比较,难以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而“听”,符合了幼儿思维发展早于绘画发展的特点,在倾听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幼儿在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是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这种大胆想象使幼儿对绘画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陈XX小朋友的习作《杜鹃花开》,“幼儿园里有好多盆杜鹃花,我站得高高地看下去,只看到许多花散落在绿叶中,就像一只只粉色的小船,白色的花心像小人,绿色的叶子像船桨,漂呀,漂呀,驶向远方……看到了怒放的花朵和衬托的叶子。粉色的花瓣勾勒着深粉红的边,翠绿的叶子,使得整幅作品清新怡人。”
花园般的幼儿园,到处都洋溢着生命发展的教育,幼儿感受到植物在长大,他们也在长大,激发了幼儿发现自然界美的事物、喜欢观察的科学精神,从而能激发出其大胆创造与想象的艺术素养。幼儿置身于这自然界中,观察到美的事物融入了艺术想象,艺术绘画想象又融入艺术的想象中,艺术创造又融入了我们科学领域中,创造和美的探索又深入科学的领域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2]曾 虹.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J].小学生,2013,(10).
[3]曾 莉.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徐 优.倾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兼谈美术教学活动中“样本儿童作品解析实录表”的运用[J].浙江教育科学,2014,(16).
[5]杨晓莉.浅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嘉华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观察;科学与绘画
绘画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是以一定的审美作为基础的,而感受美与表现美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目标的核心。如何针对幼儿园场地小的特点,来开展艺术(绘画)活动呢?我们遵循陈鹤琴老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思想,拓展自然环境资源。幼儿园内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数十种,校园呈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象,引导幼儿在观察、探究大自然这种清新的、具体的、生动的、赋予生命力的事物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同时结合幼儿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引导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进而使其乐于表达表现美。
一、生态自然的环境,提供感受美的机会
幼儿的艺术感受是从其自身的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是一种人格化的,他们会在审美对象上赋予自己的情感色彩,是独一无二的感受,在幼儿眼中,“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我们幼儿园就为幼儿创设着美的环境,幼儿处处都有感受美的机会。
1.投入大自然环境,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界中的美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此幼儿园给幼儿提供大胆想象和探索世界的空间,园内有多处生态园,雅致童趣、回归自然。一年四季,嘉华园都盛开着不同的花卉,那清香的桂花树,那石榴树上长满的小灯笼般的石榴,这种美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幼儿流连忘返,还引来了许多鸟,或嬉戏或休息。于是,在我们幼儿园火红的凤凰树上就有一个常年开放的鸟笼,让飞累的小鸟稍作休息;还有燕子“慕名而来”筑起的那两个“燕窝”,更有那一小片竹林、各类果树等,每天目送着幼儿上学、放学,对家庭、社会展现着幼儿园所特有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是一种赋予生命的教育。
2.富有色彩的环境,充实幼儿审美的源泉
美的植物有着美的形状、色彩、空间感等多样的形式美,因此,我们精心种植了数十种不同色的花卉,不同叶子的植物,让幼儿在以形、色为审美对象,园内景观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粉红、粉黄、粉绿的教学楼和小型竹林、木制大型器械,十几种果树,几十种蔬菜也都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幼儿的视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元素,充实了审美源泉。
二、细微科学的观察,支持审美情趣与喜好
幼儿园美的环境成为幼儿最鲜明的课堂。他们所亲身经历过、所看到真实的事物而积累的感性经验,为幼儿的创造表现发挥了作用。正如鲍尔·托伦斯所说的,“儿童必须有一个丰富的形象库来使发展中的创造达到更远”“儿童审美欣赏就是儿童的生命活动和审美对象之间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幼儿天性中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天生的建构者,他们更适合在自由、自主、开放的美术活动中创作。
1.仔细观察,勾勒丰富的绘画元素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不是被传递,也不是被打包,而必须基于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创新思维源于自由联想,积累越厚实,联想的内容才会越丰富。《指南》里的教育建议谈到:“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引导幼儿观察美的世界,探究世界的美,还可以获得丰富的绘画元素。
春天来了,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开展了“认养小树”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园树种。幼儿在种植、管理、观察植物生长中感受到生命气息,产生了对植物热爱的情感,他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在户外实地细致地观察自然事物,发现美。细微的观察,为幼儿绘画就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更容易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丰富表现的内容,激发“表现美”的欲望。到美术活动时间时,我们将幼儿置于大自然中,尽情地探索、观察、体验、游戏,感受世界的真实与美好。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幼儿园鲜红的茶花,金黄的橘子、石榴花,金黄的炮胀花,火红的红掌、淡黄色的桂花,幼儿发现到处都好美好美,幼大(2)班在观察杨桃树时,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杨桃树上粉紫红色的花,幼儿更是发现长出的嫩芽是那么淡绿,在阳光下,新旧叶子颜色的透光度还是不一样的呢!大(2)班陈XX小朋友习作《油菜花》,“看着对称的枝干却又错落有致,婉转伸出的枝干上盛开着淡黄的花朵,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陈宣伊小朋友说:“美丽的植物角里,油菜花开得可美了,远远望去,像黄色的蝴蝶在飞舞。油菜花们你追我赶,比谁长得高,比谁长得美。”
2.自然事物,成就无范画时代的创作
《指南》也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其实,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世界,实际也是一种模仿,而这像科学家一样敏锐的观察后,所再现出来的“作品”是经历了感受和体验的,幼儿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所获得的视觉经验,远远大于我们畅通美术活动中所提供的范例,幼儿所自由表达、自主创造的,而临摹只会使幼儿丧失绘画的信心。因此,我们的美术活动带领幼儿置身于自然中提供了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进行模仿,这过程不是教,而是让幼儿仔细观察,画出自己的感受。
夏天的脚步近了,幼儿园的黄婵花悄然盛开,大班开展了以黄婵花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幼儿仔细观察后,用点画、水粉画和喷画方式、线条找画等方式表现黄婵花,画面色彩对比鲜明,效果明亮,蝴蝶姑娘翩翩起舞,面对这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我们感叹源于观察之后的无范画。
三、尊重创作意愿,支持自发表现美 《指南》艺术领域里的教育建议提到,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承认不做过多要求”,因此,我们创设了足以自由表达的环境条件,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尊重幼儿的创作意愿,幼儿就能大胆表现,以实现陶行知曾说过的“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儿童美术的魅力就是它可以天马行空,充满丰富离奇的想象。
1.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激发自主表现美
处处可见幼儿架起画架,画下幼儿园美的植物、美的地方是我们幼儿园最有特色的美术活动,也是幼儿了解植物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体验绘画的形式。
幼儿对美术与种植感兴趣,尊重各年龄幼儿美术发展特点,因年龄越小越粗,表现的东西就要尽量大和简单;年龄越大越细,特征就越突出。例如:小班,涂鸦期,也是色彩感觉发展的敏感期,色彩是艺术表现中的重要语言,我们抓住的是不同时期幼儿园的各种花草,开展了主题画《花儿朵朵》;中班,象征期,抓住线条表现为重点,向日葵、小竹林、康乃馨等绘画内容出现在幼儿的画纸上;而大班,绘画进入图式期、空间发展敏感期,《杜鹃花》 里那有着长长花蕊的杜鹃花躲在绿绿的叶子后面,好像在偷偷伸出小脑袋,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还有杨桃、人心果、假槟榔、油菜花、南瓜花等,甚至,大班末期,我们都“玩”起组画了。
2.创立宽松的美术工作室,支持自发表现美
《指南》里提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我们的美术工作室就是创设了这么一个富有安全感的创意空间,每个空间犹如一间间创意小屋,里面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发展进度、绘画兴趣来进行探索,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方式,彰显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幼儿在这里可以大胆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美。最吸引幼儿的是,那一片涂鸦墙,他们可以像大师一样在墙上留下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所表现出来的作品都是他们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于是,这些富有生命的色彩、线条、形象在幼儿作品中跃然纸上。儿童就像艺术家那样,每天都在进行绘画游戏,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完全的自由与放松,幼儿绘画并快乐着。
3.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解读,走进幼儿对美的表现
理解孩子的画,就是通过绘画去“读”懂孩子的心,我们通过画,深入理解幼儿绘画笔下那个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幼儿总是这样的,在自我肯定中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中,专心致志不受打扰,不管作品将被如何评价,他们仍不亦乐乎地创作。
对于幼儿作品,我们采用“倾听”幼儿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看或评价。“看”,我们更多的就是在观察比较,难以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而“听”,符合了幼儿思维发展早于绘画发展的特点,在倾听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幼儿在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是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这种大胆想象使幼儿对绘画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陈XX小朋友的习作《杜鹃花开》,“幼儿园里有好多盆杜鹃花,我站得高高地看下去,只看到许多花散落在绿叶中,就像一只只粉色的小船,白色的花心像小人,绿色的叶子像船桨,漂呀,漂呀,驶向远方……看到了怒放的花朵和衬托的叶子。粉色的花瓣勾勒着深粉红的边,翠绿的叶子,使得整幅作品清新怡人。”
花园般的幼儿园,到处都洋溢着生命发展的教育,幼儿感受到植物在长大,他们也在长大,激发了幼儿发现自然界美的事物、喜欢观察的科学精神,从而能激发出其大胆创造与想象的艺术素养。幼儿置身于这自然界中,观察到美的事物融入了艺术想象,艺术绘画想象又融入艺术的想象中,艺术创造又融入了我们科学领域中,创造和美的探索又深入科学的领域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2]曾 虹.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J].小学生,2013,(10).
[3]曾 莉.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徐 优.倾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兼谈美术教学活动中“样本儿童作品解析实录表”的运用[J].浙江教育科学,2014,(16).
[5]杨晓莉.浅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嘉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