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下,北京延庆县的大地余晖散射,分外宁静。那些席地而放的秸杆,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这些昔日被当作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农作物秸杆,现在却成了受热捧的生物质能,被誉为“太阳赐予的礼物”。在这片宁静之下,一项让农村“暖起来”的生物质气化炉试验推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而正在延庆某农家进行试验的超导直燃式生物质气化炉的研发者是一个非职务发明人,她叫高云书。
生物质能兴起,袅袅炊烟落下
由于能源紧缺,寻求可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曾说:“现在全球替代能源有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但前三种能源没有物质性生产能力,不能完全替代石油,现在惟一可以完全替代石油的就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可以实现物质循环,不仅有利于农业和林业发展,而且对保护生态很重要。”
延庆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正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据介绍,延庆是一个农业大县,年产玉米等植物秸秆、枯枝约37万吨,这些农业废弃物处理起来很费事,如果焚烧又会导致空气污染。现在却能变废为宝,为生物质能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延庆县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农村推广生物质气化炉5.2万台,建设生物质压块站56处,覆盖80%的农户。
“炊烟袅袅”曾经是乡村晚景的温馨写照,殊不知,这是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现在在高云书的生物质气化炉试验现场,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从屋顶烟囱冒出来的白汽,被微风吹散,再也不见踪影。
十年辛苦不寻常
“搞发明创造很累人,对女人来说尤其如此。为了搞研发,我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包括房屋拆迁费。但上了这条船就下不去了,上瘾了,那些技术问题在睡梦中都纠缠着你。”
出生在北方农村的高云书,小时候家里穷,烧水做饭都要烧一大堆柴火,烟熏火燎,常常把母亲呛得眼泪汪汪。在她18岁那年,父亲上山打柴,回来时拉柴的牛车翻了,车轱辘从身上轧过,压断了3根肋骨……
正是这些辛酸的往事,使高云书从小就矢志于改变农村能源使用的落后面貌,长大后走上一条自己搞研发办公司的“不归路”。1998年,她成立了北京科技桥科贸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她在安徽蚌埠看到生物质气化炉的早期产品,就动起了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加以改良的心思。“开始没钱投入,就用废弃的酒精罐改装做炉子。”10年光阴过去了,她的生化炉技术日臻成熟,现已申请了9项专利,其中5项为发明专利。独具特色的是还融入了超导技术,可以节约50%的能源,而且不受燃料限制,如生物质压块、劈柴、锯末等等,适合各个地区的农民使用。
据高云书介绍,她研制的直燃式气化炉、生物质燃料超导供暖系统,是将生物质压块技术、生物质气化炉技术、超导热能转换器供暖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生物质气化炉做热能转换器,以超导液作为导热介质,组成一个供暖系统,集取暖、烧炕、做饭、洗浴于一体,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约时间。
但这还只是发明人“自得其乐”的实验室产品。像许多非职务发明人一样,由于产业化融资渠道窄,她在技术转化道路上多次遭遇瓶颈。最后,她决定自己生产经营。虽然长路漫漫,但她表示要像搞发明一样执著地走下去,真正实现产业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些实事。
让农村“暖起来”
“改革之变,民生优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点之一。而发端于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则直指农民生活条件改善问题。特别是“暖起来”工程,不但要通过改造吊炕给农民“加温”,还将通过使用新材料给农民“保温”,这种试验正在延庆等高海拔区县进行。
当高云书偶然得知延庆县政府在做生物质气化炉试验示范时,她立刻找上门,主动要求自己掏钱安装炉具现场做试验。“我就是要进行现场展示,让农民朋友亲眼看到、亲自体会我的产品好在哪里。同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好及时改进,不断完善,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一个多月来,高云书一直奔忙于公司和延庆之间。到现场看试验效果,只要发现一点问题,就及时回工厂修改图纸,常常工作至深夜,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奔赴现场。据她说,这样来回拆了装,装了拆,已有五六回了。
在现场,高云书把炉子的火点燃,火苗“噌噌”蹿起来,十多分钟后,暖气就热了。技术员用仪器测了一下,暖气芯片的温度达82℃。而燃烧生成的气体则通到吊炕下,使室内温度比用传统土炕提高了5℃……
十年的磨砺,十年的沉淀,终将浇灌出幸福花朵,相信高云书的梦想将会与她的技术、产品融为一体,走进广袤农村,温暖千家万户。
生物质能兴起,袅袅炊烟落下
由于能源紧缺,寻求可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曾说:“现在全球替代能源有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但前三种能源没有物质性生产能力,不能完全替代石油,现在惟一可以完全替代石油的就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可以实现物质循环,不仅有利于农业和林业发展,而且对保护生态很重要。”
延庆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正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据介绍,延庆是一个农业大县,年产玉米等植物秸秆、枯枝约37万吨,这些农业废弃物处理起来很费事,如果焚烧又会导致空气污染。现在却能变废为宝,为生物质能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延庆县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农村推广生物质气化炉5.2万台,建设生物质压块站56处,覆盖80%的农户。
“炊烟袅袅”曾经是乡村晚景的温馨写照,殊不知,这是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现在在高云书的生物质气化炉试验现场,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从屋顶烟囱冒出来的白汽,被微风吹散,再也不见踪影。
十年辛苦不寻常
“搞发明创造很累人,对女人来说尤其如此。为了搞研发,我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包括房屋拆迁费。但上了这条船就下不去了,上瘾了,那些技术问题在睡梦中都纠缠着你。”
出生在北方农村的高云书,小时候家里穷,烧水做饭都要烧一大堆柴火,烟熏火燎,常常把母亲呛得眼泪汪汪。在她18岁那年,父亲上山打柴,回来时拉柴的牛车翻了,车轱辘从身上轧过,压断了3根肋骨……
正是这些辛酸的往事,使高云书从小就矢志于改变农村能源使用的落后面貌,长大后走上一条自己搞研发办公司的“不归路”。1998年,她成立了北京科技桥科贸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她在安徽蚌埠看到生物质气化炉的早期产品,就动起了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加以改良的心思。“开始没钱投入,就用废弃的酒精罐改装做炉子。”10年光阴过去了,她的生化炉技术日臻成熟,现已申请了9项专利,其中5项为发明专利。独具特色的是还融入了超导技术,可以节约50%的能源,而且不受燃料限制,如生物质压块、劈柴、锯末等等,适合各个地区的农民使用。
据高云书介绍,她研制的直燃式气化炉、生物质燃料超导供暖系统,是将生物质压块技术、生物质气化炉技术、超导热能转换器供暖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生物质气化炉做热能转换器,以超导液作为导热介质,组成一个供暖系统,集取暖、烧炕、做饭、洗浴于一体,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约时间。
但这还只是发明人“自得其乐”的实验室产品。像许多非职务发明人一样,由于产业化融资渠道窄,她在技术转化道路上多次遭遇瓶颈。最后,她决定自己生产经营。虽然长路漫漫,但她表示要像搞发明一样执著地走下去,真正实现产业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些实事。
让农村“暖起来”
“改革之变,民生优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点之一。而发端于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则直指农民生活条件改善问题。特别是“暖起来”工程,不但要通过改造吊炕给农民“加温”,还将通过使用新材料给农民“保温”,这种试验正在延庆等高海拔区县进行。
当高云书偶然得知延庆县政府在做生物质气化炉试验示范时,她立刻找上门,主动要求自己掏钱安装炉具现场做试验。“我就是要进行现场展示,让农民朋友亲眼看到、亲自体会我的产品好在哪里。同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好及时改进,不断完善,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一个多月来,高云书一直奔忙于公司和延庆之间。到现场看试验效果,只要发现一点问题,就及时回工厂修改图纸,常常工作至深夜,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奔赴现场。据她说,这样来回拆了装,装了拆,已有五六回了。
在现场,高云书把炉子的火点燃,火苗“噌噌”蹿起来,十多分钟后,暖气就热了。技术员用仪器测了一下,暖气芯片的温度达82℃。而燃烧生成的气体则通到吊炕下,使室内温度比用传统土炕提高了5℃……
十年的磨砺,十年的沉淀,终将浇灌出幸福花朵,相信高云书的梦想将会与她的技术、产品融为一体,走进广袤农村,温暖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