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步,是一种笃定、放松的休闲——可以心不在焉,也可以心血来潮,一言不发随兴而走,随便走走,随处看看。
  饭后万步走,住所小区遛一遛,江滨平水公园逛一逛,心随脚走,步履轻盈,消了食,健了身。
  春光无处不飞花,最是信步好时机。在乡村,在原野,紫云英是春天的主旋律。田畴上,或红或白的花朵轰轰烈烈,浩荡千里。当紫云英有些倦怠,当粉嫩的帽儿还顶在头上来不及摘下,尖锐的犁铧已然在肥沃的原野掀起波浪。
  城里人信步乡下,只是一时一季的。乡下人信步田野,是一年一辈子的。看,一个农人,他春天信步田野,感受和风轻拂、杨柳摇曳,听山歌小调,察庄稼长势;夏去信步,晨风拂脸,凝花草露珠,闻水稻花香;秋来信步,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脚前,大家一起说丰年,听蛙声一片;冬天呢,信步庭前轻踏雪,悄来房后细观花,农人也有诗意的时候。
  信步,是一个人的天和地,是一个人的时光。我父亲,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是他心中的圣殿。背着手,踱着步,田间地头是他的专利品。哪一天,信步归来,惊喜地告诉我们:豌豆饱满可摘了;哪一天,信步来到庄稼旁,这里弄弄,那里弄弄;哪一天,携着我的手,信步田埂,俯下身说,“喏,稻子开始开花了!”父亲一直视土地为生命,信步间,土地也渐渐爬上了他的额头。
  世上最妙的休闲,我以为是闲庭信步。
  毛泽东当年爱游泳,一生曾横渡长江多次。在词中,他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的句子,抒发了横渡长江的畅快心情。
  闲庭可以是长江,也可以是一条幽巷,或半截湖堤,再加之三五柳荫,七八竹影,让马不停蹄的匆忙变为小桥流水的飘逸,使心灵暂避片刻的浮尘嚣躁。
  城市虽拥杂,不乏闲庭;生活节奏虽快,只要有信步之人。一夜,我浅行慢走中,寻得半园翠柳,一方亭阁,举步而入,即遇一人,一见即如故交。此后,似乎心有灵犀,夜夜如期而至,胸无樊篱,言语甚欢。又一夜,皓月当空,妻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我说:“闲庭信步。”妻又答:“闲庭信步是什么?”我一时语塞,友却舒心地笑着答:“闲庭信步是一首诗。”三人哈哈大笑——原来,闲庭信步真是一首诗。
  信步,不受时限,无须定式。哪一天,下雨了,在雨中的世界转转。雨大时,撑一把油纸伞,仿佛回到古代,因为这时,全然不必担心身边会有车辆驶过,更不用为各种各样嘈杂声而烦闷,说不定还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小时,或根本不用撑伞,只是在雨中静静地向前移动,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行,给全身来个彻底的过滤,全然不用担忧会有什么来干扰自己,成就一个人的浪漫。
  信步,是一个人的自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
  有人喜欢在山水中信步。古人曾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美景——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水呢,或叮咚作响,或潺潺流淌,洗尽人间的烦恼,让世界变得更加明朗、纯净。
  有人喜欢在书林中信步。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时语,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桥下河中的水草;还可以跟海明威帮助老渔夫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境界。当然,还可以跟孔子拉拉手,成为好朋友;跟曹雪芹聊聊天,说说《红楼梦》的心经;跟李白喝喝酒,听他“吹吹牛”——“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亦快哉!
  也有人喜欢在古老的物件中信步,寻找“老来俏”。哪一天,信步到古村落,看一场中国式黑白电影,骑一回水牛,吹一支竹笛,一路慢慢走着,悠悠吹着,做个放牛的王二小,踩着唐诗宋词的韵脚进去,回味无穷、兴味盎然地出来。哪一天,信步在经典老歌中,听着“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月上柳梢头,有时缺,有时圆。哪一天,散步到老城墙,抚摸一段宽厚青砖,触摸一段风韵历史——虽物是人非,但蕴藏着精神肌理。
  信步,是一个人的小品。只有誠开金石,才能信步天下。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国有诚信必兴,家有诚信必和,人有诚信必贤。揣一颗诚信的心,可育天下之美,可成天下之事。
  前几日,信步街头,看到路上有一对老人正互相搀扶着,步履艰难地前行。突然想,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曾有过多少浪漫的岁月?念想间,身后传来一阵欢笑,一对青年男女正在追逐嬉戏,洒下一路的欢娱。继而又想,又会有多少艰辛和磨难在等待着他们?
  彼时彼地,我幡然醒悟,人生如散步,且行且珍惜。
  信步人生,走走停停,全凭一份好心情。
  (编辑
其他文献
私家车逐年增多,小区压缩绿化带,增辟停车位,停车位用网格砖铺地,不到半年,网格里就长满了苔藓。砖是红色的,苔藓翠绿,形成红绿相间的图案,倒也赏心悦目。苔藓不用种植,只要环境保持湿润,“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是指日可待。  我结识了合肥城里一些养花的人,他们偶尔到郊野采集天然的苔藓,带回来装点盆栽。做法就像铲草皮,带一层土,卷成卷,回来后摊开,裁剪合度,按到盆中,天衣无缝,跟自生的苔藓无异。成
17岁那年的花季,却让我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劫数,我不幸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神智恍惚的我双眼无神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每次从噩梦中惊醒,陪伴在侧的,总是我那“坚强如刚”的父亲。以往,总觉得做警察的父亲威严有加缺少温和,连跟他说话都要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可在我双腿失去知觉,无望而悲苦时,父亲用他“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钢铁意志,撑起了我头顶那片即将倾塌的天。  那年冬天,在手术台上,我历经了一番生死搏斗,当沾满
“你是哪位?”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看号码是老家那边打过来的。“我是于亮。”对方说。“于亮?你是于亮啊!”我脑海里瞬间来了个几千转,一下想起来了,于亮是我中学时最要好的同学。“是啊,我是于亮。”“二十多年了,我们没有联系了,还好吧?”“都好,一切都好。”“你怎么突然想起來给我电话了呢?”“没什么,就是想和你说声对不起。”“对不起?为什么说对不起?”我愣了一下。于亮和我说了一件事,让我曾经封闭已久的
秋,越来越凉了。  一轮泛着红晕的落日,安静得像一幅油画。我走在那一片即将被机械嗡鸣湮没的湿地上,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失落。  “咿啊、咿啊”,从远处忽然然传来一阵久违的声音。我抬头望去,一群结成“人”字形的大雁,由北飞来。我惊喜地凝视着,那些对我来说可爱而又神秘的精灵。  此时,我不知道它们已经连续飞行了多么遥远的路程,也不知道它们是否感到疲惫,正在准备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然而,当它们从我的头
月亮一直挂在天空,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节奏自顾自地阴晴圆缺着。寂寞的夜里,因为有了月亮,而平添了许多的诗情和画意。  我爱月亮,爱她的“变”与“不变”。她的“变”在于没有一直圆满,但也没有一直缺失;她的“不变”在于她总是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变,让她少了单调乏味,多了情调雅趣;不变,让她少了捉摸不定,多了韵律兴致。我最爱她的宁静而不张扬,像一个冷艳的美人,从不浓妆艳抹,从不热情过度,始终温文尔雅,娴静如
道家贵柔。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家对“水”的推崇,就缘于此。道家哲学看似逆来顺受,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反冲力。  与道家“柔中见刚”相反,儒家是“刚中见柔”。  儒家是一种刚毅的哲学,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孔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哲学的刚毅,体现在对家国的担当。儒家可以以身殉道,这一点,与“明哲保身”的道家哲学截然
做人要牢记底线。所谓底线,就是我们在做事、做人时的最低限度,一切言行都不能超过这个度。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像一个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随时都会发生伤己伤人的事。当然,人最大的底线,就是人。就是说,一个人做事、做人都必须在人的这个范围内,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他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我们活在世上,都想拥有种种美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
我曾经问楚依依,怎么在那么好的年华里,一下子去了偏远地区支教。她却笑,仿佛那只是一场旅行,虽然要有三年那么久,在她眼里却只如三个星期般,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也会猜想,这个楚依依可能是在校园里受了什么情感上的挫折,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是想找个天涯一般的地方,无牵无绊地疗伤。我这样说的时候,她都会飞起大大的白眼,就像是我亵渎了那种神圣的梦想。后来,被我问得烦了,她就反问我:“你见过西部下的雨吗?
有些人的生活,是由一个个“等”字,串联而成的。  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亲人,或许是挚友,也或者是另一半。那个人,为什么还不到来?单是这个念头,就足以让自己的脑海里,生出千万种奇奇怪怪的白日梦,可能忧伤,可能暗喜,也可能是惊悚。  对这样一个人的等待,往往伴随着对现状的否定。为什么非要等这个人呢?没有这个人的现状,无疑是欠缺的,令人无法从心底生出满足来。唯有等到这个人进入自己的生命,日子才算圆满
有一次回老家,无意中看到杂物间墙上挂着的那杆秤。自从父亲去世后,这杆秤就很少用了,上面落满了灰尘,秤钩生锈了,秤星也模糊了,秤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要是父亲还活着,它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这杆秤跟着父亲好多年了。那时父母为了养活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除了每天辛苦种地,还要把自家种的菜带到集市上去卖,以贴补家用。特别是夏天,菜地里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都长成了,为了菜更新鲜,父母每天天刚亮就到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