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手段与方式变革创新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本文从教材文本的重要性角度论述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材 语言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绘画、音乐、表演、实物等,极大的丰富和美化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又为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添了新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常常看到: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上,教师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课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至于语文优质课,那就更是多姿多彩了,又是多媒体,又是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四十五分钟,看录像、听歌、跳舞、画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比如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花了近十分钟让学生绘画以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还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之长,收集了许多关于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图片,又用优雅的的古筝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在视觉和听觉中感受着春天的神韵。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讨论:面对如此美好春光,你有何感想呢?一时间学生讨论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针对上述现象,如果我们进行仔细思考,会发现一种普遍规律,那就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把大量非语文情境搬进课堂,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了进去,而促进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或发展学生语言的成分反而少了,这样势必导致“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背后“语文味”的淡化和语文本色的缺失。这样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对文本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
其实在课堂上过多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是没有益处的,这是语文学科特殊性决定的。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而语言的习得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涵其中的情感进行体验。如果在语文课堂上用大量的声音图像信息代替学生的朗读品味和阅读思考,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再创作,他们将很难领略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看到玫瑰,但却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一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技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就告诉我们过多地采用音像阅读代替语言阅读是极为有害的。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就必须以语言的感悟为主,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必然的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像前面提到的两个案例:在教学唐诗《使至塞上》,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朱自清的《春》本来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与美术、音乐一样是一种艺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课文本身的美丽,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本色。
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淡化或失落。
★作者简介:袁晓斌,安徽省宁国市梅林中学教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材 语言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绘画、音乐、表演、实物等,极大的丰富和美化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又为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添了新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常常看到: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上,教师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课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至于语文优质课,那就更是多姿多彩了,又是多媒体,又是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四十五分钟,看录像、听歌、跳舞、画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比如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花了近十分钟让学生绘画以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还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之长,收集了许多关于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图片,又用优雅的的古筝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在视觉和听觉中感受着春天的神韵。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讨论:面对如此美好春光,你有何感想呢?一时间学生讨论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针对上述现象,如果我们进行仔细思考,会发现一种普遍规律,那就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把大量非语文情境搬进课堂,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了进去,而促进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或发展学生语言的成分反而少了,这样势必导致“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背后“语文味”的淡化和语文本色的缺失。这样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对文本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
其实在课堂上过多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是没有益处的,这是语文学科特殊性决定的。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而语言的习得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涵其中的情感进行体验。如果在语文课堂上用大量的声音图像信息代替学生的朗读品味和阅读思考,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再创作,他们将很难领略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看到玫瑰,但却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一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技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就告诉我们过多地采用音像阅读代替语言阅读是极为有害的。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就必须以语言的感悟为主,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必然的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像前面提到的两个案例:在教学唐诗《使至塞上》,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朱自清的《春》本来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与美术、音乐一样是一种艺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课文本身的美丽,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本色。
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淡化或失落。
★作者简介:袁晓斌,安徽省宁国市梅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