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新《标准》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实验课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学习实验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自己组织的实验教学很受师生欢迎,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十足,常常提前做准备,预习相关知识,检查所需实验材料,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施新课程以来,物理实验教学更加令人关注,所以今天,本人特意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愿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较差,还难以自主,所以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在实验教学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实验”教学中。我的学生先是自主实验,即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我参与了进来,和学生共同设计了方案,适当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兴趣不断,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显然,同学们在实验中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创新自豪。
二、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教学
现实中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方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教师对合作探究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对此活动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因而实验教学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求在实验学习中,合作实验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实验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1、课前分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
2、多小组中的人物,要给以科学的分工,每次实验都要有所调整,留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机会。
3、实验合作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验合作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及时帮助分析,帮助总结,做好必要的补救工作。
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例如:我在教学“串联电路”实验时,八个小组七个都由实验数据归纳出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但是,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几乎无规律可循,另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近似与电路特点相吻合。在交流时,由于受到有正确结论的小组的影响,后两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中的电流基本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基本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而实验数据出现问题的那个小组的代表交流时讲道:“我们小组的实验不能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猜想是否成立。”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正常,由于连接电路时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影响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
三、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引导开展实验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实验教学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实验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实验内容,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阻的概念,然后提问:“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然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①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升高,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②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减小,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礙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呢?那么“怎样来检验我们的推测呢?”学生回答“实验”。于是学生互相讨论这个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把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
2、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每次试验注重指导、讲解,增强对实验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
3、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好课堂实验纪律。
总之,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要注意教师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根据实验的内容,教材的主旨落实好,实验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自己组织的实验教学很受师生欢迎,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十足,常常提前做准备,预习相关知识,检查所需实验材料,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施新课程以来,物理实验教学更加令人关注,所以今天,本人特意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愿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较差,还难以自主,所以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在实验教学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实验”教学中。我的学生先是自主实验,即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我参与了进来,和学生共同设计了方案,适当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兴趣不断,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显然,同学们在实验中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创新自豪。
二、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教学
现实中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方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教师对合作探究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对此活动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因而实验教学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求在实验学习中,合作实验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实验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1、课前分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
2、多小组中的人物,要给以科学的分工,每次实验都要有所调整,留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机会。
3、实验合作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验合作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及时帮助分析,帮助总结,做好必要的补救工作。
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例如:我在教学“串联电路”实验时,八个小组七个都由实验数据归纳出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但是,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几乎无规律可循,另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近似与电路特点相吻合。在交流时,由于受到有正确结论的小组的影响,后两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中的电流基本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基本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而实验数据出现问题的那个小组的代表交流时讲道:“我们小组的实验不能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猜想是否成立。”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正常,由于连接电路时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影响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
三、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引导开展实验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实验教学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实验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实验内容,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阻的概念,然后提问:“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然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①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升高,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②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减小,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礙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呢?那么“怎样来检验我们的推测呢?”学生回答“实验”。于是学生互相讨论这个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把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
2、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每次试验注重指导、讲解,增强对实验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
3、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好课堂实验纪律。
总之,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要注意教师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根据实验的内容,教材的主旨落实好,实验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