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专门发来贺信,祝贺江苏省宜兴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一枚关于宜兴历史文化价值的权威印戳,是来之不易的一张金质名片、一块金字招牌,也是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在江苏省县级市中,仅有2个城市获此殊荣。这一名片是宜兴全市上下文化觉醒、自觉的实际成果;是对宜兴保护传统基业、延续历史、传承文明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的肯定。
悠久历史,深厚积淀
宜兴是一座历经万年开发、千年锤炼的古老城市。在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宜兴先民就在此生活、开发。2002年,骆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当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不仅表明宜兴具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而且“骆驼墩文化类型”填补了环太湖西岸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太湖西岸文化之源。先秦时期,宜兴便开始在陶瓷文化方面独树一帜,汉朝两晋时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北宋时期,宜兴紫砂艺术以其举世无双的材质,巧夺天工的技艺和富于变化的造型,赚足了世人的惊叹。加上紫砂常与书法、绘画、诗文联姻,在世界陶艺中别具一格,成为陶都历史文化遗产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宜兴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先秦时期,宜兴先后有吴、越、楚三种文化交汇,成为太湖西岸的文化重镇。”六朝都建康,以义兴为重地”,宜兴在六朝时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太湖西岸第一城。
人文魅力,绚丽绽放
宜兴享有“阳羡山水甲江南”之美誉。特别是属喀斯特地貌的南部山区,溶洞探胜史达1500年,有近百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溶洞,与山峦、竹海、古刹、古窑址、古村落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历史遗产和文化生态和谐生辉的秀美画卷。宜兴也因此成为许多文入学士心目中理想的诗意栖居之地,李白、杜牧、李商隐、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陆游、康有为、郭沫若等一代代名人雅士都在宜兴留下了足迹和传世美文。
宜兴还有着独特厚重的人文价值和底蕴。宜兴境内拥有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三国时期的国山碑,唐至清代纪念“阳羡第一人物”的周王庙及碑刻,清代的太平天国王府及壁画,还有众多记载“梁祝传说”和岳飞、苏东坡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物古迹,折射了忠勇刚毅、崇文重教、容纳百川的文化渊源。宜兴历史上名人辈出,曾有4位状元、10位宰相、400多名进士、900多名举人和众多将领从宜兴走出去。爱国安邦的志士卢象升、堵允锡,痛改前非而成为一代贤臣的周处,以诗文佳句传世的文坛高手蒋防、马令、蒋捷等,推动科技进步的学术巨匠单锷、周培源、蒋南翔等,在哲学文艺等方面各领风骚的学界精英潘梓年、张权、倪德、闵惠芬、阿甲等,都是宜兴人。宜兴因有徐悲鸿、钱松喦、吴冠中、尹瘦石、吴大羽等一批画坛大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书画之乡”。同时,宜兴因当代涌现出24位两院院士、8000多名教授,而素有“教授之乡”的盛誉。
宜兴把历史文化视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发掘与保护,将宜兴这块历史文化名片擦得越来越亮。目前,宜兴拥有3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127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 处18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101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
通过传承发展被世人称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为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不朽声誉。2008年宜兴被文化部授予“陶艺之乡”。为进一步发掘与保护陶瓷文化,宜兴境内仍完整系统地保留有矿山、矿井、龙窑(窑址)、作坊和销售贸易的街巷、货场、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同时,宜兴对数百处古窑址加以保护,其中明代的前墅龙窑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承载陶瓷文脉的蜀山古南街和葛鲍聚居地历史文化街区更是风貌犹存。
名城打造,活力勃发
2006年6月,宜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文脉厚重的文化宜兴,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申报成功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目标的正式提出,是千年古城文化意识“觉醒”的最醒目标志。
启动“申名”工作,是宜兴市委、市政府带领百万陶都人民展开的一场“寻根”之旅。一方面,宜兴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座谈研讨、收集整理资料、确认历史文化遗存、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邀请领导和专家到宜兴实地考察指导。历史文化名城到底是什么?宜兴有哪些东西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宜兴的历史文化特质是什么……在对这一个个疑问的解决中,宜兴“申名”的脚印由模糊变得清晰。
经过充分调研与反复提炼,宜兴最终将“申名”的定位确定为“中国陶都、江南水城”。丁蜀因陶而生、因陶而兴的空间特征明显,而宜城古城仍然保留着典型的“田字形”空间格局和“水陆双轴”的路网形态,一个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正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特质,成为宜兴“申名”最具竞争力、最响亮的口号。
宜兴的“申名”文本由当初的一本数百页,到最后的七本共数千页,经历了前后十多次的修改与完善,最终被专家们称为最科学、规范的文本,并被推荐为其他城市的“申名”范本。通过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宜兴加强了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挖掘整理了宜兴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同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对“申名”的支持和配合度也超越了其他许多城市。
回首两年多的“申名”之路,宜兴走过了一个从自觉到自信、从自信到自强的成长历程。千年古城在文化的觉醒中,焕发出无限魅力。黄龙山、前进窑遗址、前墅龙窑、宜兴均陶厂、紫砂工艺厂、陶批站码头……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陶文化发展脉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高度称赞了宜兴陶文化遗产体系的完好性,并以有历史、有系统、有规模、有规划、有特点、有价值的“六有”给予总结。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朱自煊说,“宜兴的陶文化以很强的特色,骄傲地屹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宜兴的紫砂陶精品里储满了勤劳的陶都人的汗水和心血,流淌着人类共有的文明。这厚重的陶文化,是陶都宜兴赋予世界文化的贡献。”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沐浴灿烂隽永的人文光辉,全面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宜兴已经绘就了一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蓝图,城市文脉正在千年窑火中煅烧得越发厚重。
悠久历史,深厚积淀
宜兴是一座历经万年开发、千年锤炼的古老城市。在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宜兴先民就在此生活、开发。2002年,骆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当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不仅表明宜兴具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而且“骆驼墩文化类型”填补了环太湖西岸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太湖西岸文化之源。先秦时期,宜兴便开始在陶瓷文化方面独树一帜,汉朝两晋时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北宋时期,宜兴紫砂艺术以其举世无双的材质,巧夺天工的技艺和富于变化的造型,赚足了世人的惊叹。加上紫砂常与书法、绘画、诗文联姻,在世界陶艺中别具一格,成为陶都历史文化遗产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宜兴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先秦时期,宜兴先后有吴、越、楚三种文化交汇,成为太湖西岸的文化重镇。”六朝都建康,以义兴为重地”,宜兴在六朝时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太湖西岸第一城。
人文魅力,绚丽绽放
宜兴享有“阳羡山水甲江南”之美誉。特别是属喀斯特地貌的南部山区,溶洞探胜史达1500年,有近百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溶洞,与山峦、竹海、古刹、古窑址、古村落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历史遗产和文化生态和谐生辉的秀美画卷。宜兴也因此成为许多文入学士心目中理想的诗意栖居之地,李白、杜牧、李商隐、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陆游、康有为、郭沫若等一代代名人雅士都在宜兴留下了足迹和传世美文。
宜兴还有着独特厚重的人文价值和底蕴。宜兴境内拥有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三国时期的国山碑,唐至清代纪念“阳羡第一人物”的周王庙及碑刻,清代的太平天国王府及壁画,还有众多记载“梁祝传说”和岳飞、苏东坡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物古迹,折射了忠勇刚毅、崇文重教、容纳百川的文化渊源。宜兴历史上名人辈出,曾有4位状元、10位宰相、400多名进士、900多名举人和众多将领从宜兴走出去。爱国安邦的志士卢象升、堵允锡,痛改前非而成为一代贤臣的周处,以诗文佳句传世的文坛高手蒋防、马令、蒋捷等,推动科技进步的学术巨匠单锷、周培源、蒋南翔等,在哲学文艺等方面各领风骚的学界精英潘梓年、张权、倪德、闵惠芬、阿甲等,都是宜兴人。宜兴因有徐悲鸿、钱松喦、吴冠中、尹瘦石、吴大羽等一批画坛大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书画之乡”。同时,宜兴因当代涌现出24位两院院士、8000多名教授,而素有“教授之乡”的盛誉。
宜兴把历史文化视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发掘与保护,将宜兴这块历史文化名片擦得越来越亮。目前,宜兴拥有3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127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 处18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101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
通过传承发展被世人称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为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不朽声誉。2008年宜兴被文化部授予“陶艺之乡”。为进一步发掘与保护陶瓷文化,宜兴境内仍完整系统地保留有矿山、矿井、龙窑(窑址)、作坊和销售贸易的街巷、货场、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同时,宜兴对数百处古窑址加以保护,其中明代的前墅龙窑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承载陶瓷文脉的蜀山古南街和葛鲍聚居地历史文化街区更是风貌犹存。
名城打造,活力勃发
2006年6月,宜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文脉厚重的文化宜兴,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申报成功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目标的正式提出,是千年古城文化意识“觉醒”的最醒目标志。
启动“申名”工作,是宜兴市委、市政府带领百万陶都人民展开的一场“寻根”之旅。一方面,宜兴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座谈研讨、收集整理资料、确认历史文化遗存、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邀请领导和专家到宜兴实地考察指导。历史文化名城到底是什么?宜兴有哪些东西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宜兴的历史文化特质是什么……在对这一个个疑问的解决中,宜兴“申名”的脚印由模糊变得清晰。
经过充分调研与反复提炼,宜兴最终将“申名”的定位确定为“中国陶都、江南水城”。丁蜀因陶而生、因陶而兴的空间特征明显,而宜城古城仍然保留着典型的“田字形”空间格局和“水陆双轴”的路网形态,一个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正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特质,成为宜兴“申名”最具竞争力、最响亮的口号。
宜兴的“申名”文本由当初的一本数百页,到最后的七本共数千页,经历了前后十多次的修改与完善,最终被专家们称为最科学、规范的文本,并被推荐为其他城市的“申名”范本。通过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宜兴加强了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挖掘整理了宜兴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同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对“申名”的支持和配合度也超越了其他许多城市。
回首两年多的“申名”之路,宜兴走过了一个从自觉到自信、从自信到自强的成长历程。千年古城在文化的觉醒中,焕发出无限魅力。黄龙山、前进窑遗址、前墅龙窑、宜兴均陶厂、紫砂工艺厂、陶批站码头……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陶文化发展脉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高度称赞了宜兴陶文化遗产体系的完好性,并以有历史、有系统、有规模、有规划、有特点、有价值的“六有”给予总结。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朱自煊说,“宜兴的陶文化以很强的特色,骄傲地屹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宜兴的紫砂陶精品里储满了勤劳的陶都人的汗水和心血,流淌着人类共有的文明。这厚重的陶文化,是陶都宜兴赋予世界文化的贡献。”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沐浴灿烂隽永的人文光辉,全面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宜兴已经绘就了一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蓝图,城市文脉正在千年窑火中煅烧得越发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