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涨价再降价、无货、网站打不开……尽管京东、苏宁和国美的价格战没给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但却借媒体营造了三足鼎立之势,从而压低供应商的价格、排挤竞争者。这对消费者而言或许不是好消息。
降价之下的各种忽悠
8月15日,刘女士在看到京东、苏宁、国美在网上进行价格大战的时候,立刻想到为公司添置一台无线投影仪。她所相中的“明基MX615”在代理商的价格是3300元,在京东的价格是3699元。虽然京东价格看着更贵,但是在京东买投影仪就送无线模组。而无线模组是无线投影的必备配件,价格近1000元。显然,正在打价格战的京东要实惠不少。刘女士将产品收藏,决定观战一天。但第二天打算下单的时候,却发现无线模组不送了。这让包括她在内的广大网友大为光火,纷纷留言询问,而京东的回应只是“以网页显示为准”。
而这只是对这场价格战的管中窥豹。便宜无货,是最普遍的招数。广大网民,看着秒杀价、心动价那些疯狂的折扣,点击进去的时候,“暂时无货”的标签时时出现。究竟是真的让人抢光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过呢?
另外,大量的用户登录,让两个网站都不堪重负。京东的刘强东在微博上嘲笑,苏宁刷不出页面来,没法跟京东比价。但京东也并没有强多少,主页图片在10M网络的环境下依旧坏掉。老牌卖场出身的苏宁,网站建设不完善还有情可原。但,作为新兴电商的京东,官网不会这么脆弱吧?真的是人太多还是“躲猫猫”?
抛开客观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家疯狂降价的产品都不是同类产品,让用户根本无法比较。比如京东主推的最低价项目“心动4秒”里面的TCL冰箱、奥克斯空调,在苏宁、国美根本就没卖,让人如何比较?即使有共同的产品,也是A产品京东便宜、B产品苏宁便宜,两家就拿占优势的A和B互相叫嚣,也没有把自己占劣势的产品调价。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15日打折商品的原价要比之前原价高,三家为第二天的价格战都留了余地。
与此同时,对于“京东大战苏美”是否违法的疑问出现。“从目前三家的情况来看,还没有违法。”国家发改委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向记者介绍,首先,《反垄断法》对于三家还没有占支配地位的企业,都不适用。其次,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来判断,三家还没有谁的产品接近或低于成本价。
商务部16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对于电商价格战是否违法的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几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由相关执法单位依法调查取证后方可作出判断。
京东在微博营销?
根据种种迹象来看,京东无疑是挑起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在各方接受采访之后的表现,也显示了京东是有准备有预谋的,而苏宁、国美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打。
媒体记者从库巴网副总裁彭亮以及从京东获得的书面材料显示,这场由京东一手策划的“约架”事件,其实是事先经过周密安排的公关战,主要是以微博营销的方式展开,而给京东做这一轮微博营销的是《创业家》前执行主编申音创办的微博营销机构NTA。
材料显示,这次微博营销的重点是找一些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分析他们的微博喜好,策划适合他们转发的关于京东的内容。另外就是协调一些诸如“互联网的那点事”等热门微博账号——“要保证可以使用,若不行,尽快更换其他账号”。
这份材料还透露出京东和微博营销机构NTA之前的会议讨论要点。其中,NTA的意见是:要打竞争对手就要打击他们的痛点;账号容易暴露、文章不好,宁愿不转;合理利用意见领袖,找符合他们定位的内容转发。
NTA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负责人对媒体证实,NTA参与了此次微博营销,他表示:“我们去年就开始给京东做微博营销,今年正式有了合作,这次京东价格战的微博营销,我们只是配合,主角是京东,是刘强东自己。”
如果仅仅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京东无疑是成功的,仅仅截至15日的中午,京东就宣布半日销售破2亿元。而半日的电商网站访问流量,京东、苏宁以45.9%、23.1%分列一二。
实质是联手压制供应商?
价格战的目的,无非是抢占市场份额。而烧钱又是当前电商的唯一出路。前期的赔钱无疑是为了后期捆绑消费者、提价做准备。曾经投资过卓越、凡客等知名电商的天使投资人雷军就以京东为例说出了电商烧钱的真正目的。“如果,京东能够在3C领域达到70%的市场份额,那么京东就拥有了定价权,主动权掌握在了京东的手里,而不是现在的供应商、生产商,它们必须以京东认为合适的价格来卖货。”
以此分析,拥有多年成熟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苏宁、国美进驻电商领域,确实给京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而刘强东也在微博上声明,这次打苏宁,就是因为苏宁联合地方政府打压京东。而苏宁刚进入电商领域不久,也需要对抗京东。这确实一个强硬的竞争关系,为什么打得那么不温不火呢?
我国某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艾米(化名)为其中的不止一家公司做过咨询。在她看来,作为三家成熟的企业,没有谁会意气用事来打价格战,这应该是他们蓄谋已久的联手炒作,表面的战争,在背后互买股票也说不定。
在艾米看来,三家表面是价格战、争取垄断,但实质上是借各方媒体的炒作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但压低了各个供应商的价格,赢得了众多盲目消费者,而且压低了股价,让整体的家电市场下滑。如此之后,有80%的小家电企业就会遇到重大风险,想要生存只得同意他们的要求。
经过价格战后,电商行业里京东真正的竞争对手,当当、天猫、亚马逊中国等在家电甚至未来的3C领域将无力与之抗衡。国美和苏宁毕竟还有着传统卖场,关系着房地产商、租赁和就业问题,电商只是它们的一部分,但经过这次事件后也有了很好的影响力。这对抗的三家才是真正受益者,它们要做的就是压榨供应商、排挤竞争者。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也认同这一观点,“电商大战,实体企业会很受伤,大家都知道渠道为王,现在京东、苏宁和国美掀起的这场三国血战,表面上看起来是渠道商不顾血本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最后受伤的可能就是供货的实体企业。”在渠道寡头垄断的情形下,实体企业一直是处于被压迫的微利地位。如今电商恶性竞争一旦形成,难免将损失向实体经济转移。
京东、苏宁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消费者同样不是傻瓜。从第一天的参演,到第二天的看戏,就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真正便宜了,就挑一两件,千万别入戏太深。一旦捧红了一两家,受宰割的不仅是上游供应商,还有下游的百姓。
降价之下的各种忽悠
8月15日,刘女士在看到京东、苏宁、国美在网上进行价格大战的时候,立刻想到为公司添置一台无线投影仪。她所相中的“明基MX615”在代理商的价格是3300元,在京东的价格是3699元。虽然京东价格看着更贵,但是在京东买投影仪就送无线模组。而无线模组是无线投影的必备配件,价格近1000元。显然,正在打价格战的京东要实惠不少。刘女士将产品收藏,决定观战一天。但第二天打算下单的时候,却发现无线模组不送了。这让包括她在内的广大网友大为光火,纷纷留言询问,而京东的回应只是“以网页显示为准”。
而这只是对这场价格战的管中窥豹。便宜无货,是最普遍的招数。广大网民,看着秒杀价、心动价那些疯狂的折扣,点击进去的时候,“暂时无货”的标签时时出现。究竟是真的让人抢光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过呢?
另外,大量的用户登录,让两个网站都不堪重负。京东的刘强东在微博上嘲笑,苏宁刷不出页面来,没法跟京东比价。但京东也并没有强多少,主页图片在10M网络的环境下依旧坏掉。老牌卖场出身的苏宁,网站建设不完善还有情可原。但,作为新兴电商的京东,官网不会这么脆弱吧?真的是人太多还是“躲猫猫”?
抛开客观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家疯狂降价的产品都不是同类产品,让用户根本无法比较。比如京东主推的最低价项目“心动4秒”里面的TCL冰箱、奥克斯空调,在苏宁、国美根本就没卖,让人如何比较?即使有共同的产品,也是A产品京东便宜、B产品苏宁便宜,两家就拿占优势的A和B互相叫嚣,也没有把自己占劣势的产品调价。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15日打折商品的原价要比之前原价高,三家为第二天的价格战都留了余地。
与此同时,对于“京东大战苏美”是否违法的疑问出现。“从目前三家的情况来看,还没有违法。”国家发改委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向记者介绍,首先,《反垄断法》对于三家还没有占支配地位的企业,都不适用。其次,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来判断,三家还没有谁的产品接近或低于成本价。
商务部16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对于电商价格战是否违法的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几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由相关执法单位依法调查取证后方可作出判断。
京东在微博营销?
根据种种迹象来看,京东无疑是挑起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在各方接受采访之后的表现,也显示了京东是有准备有预谋的,而苏宁、国美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打。
媒体记者从库巴网副总裁彭亮以及从京东获得的书面材料显示,这场由京东一手策划的“约架”事件,其实是事先经过周密安排的公关战,主要是以微博营销的方式展开,而给京东做这一轮微博营销的是《创业家》前执行主编申音创办的微博营销机构NTA。
材料显示,这次微博营销的重点是找一些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分析他们的微博喜好,策划适合他们转发的关于京东的内容。另外就是协调一些诸如“互联网的那点事”等热门微博账号——“要保证可以使用,若不行,尽快更换其他账号”。
这份材料还透露出京东和微博营销机构NTA之前的会议讨论要点。其中,NTA的意见是:要打竞争对手就要打击他们的痛点;账号容易暴露、文章不好,宁愿不转;合理利用意见领袖,找符合他们定位的内容转发。
NTA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负责人对媒体证实,NTA参与了此次微博营销,他表示:“我们去年就开始给京东做微博营销,今年正式有了合作,这次京东价格战的微博营销,我们只是配合,主角是京东,是刘强东自己。”
如果仅仅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京东无疑是成功的,仅仅截至15日的中午,京东就宣布半日销售破2亿元。而半日的电商网站访问流量,京东、苏宁以45.9%、23.1%分列一二。
实质是联手压制供应商?
价格战的目的,无非是抢占市场份额。而烧钱又是当前电商的唯一出路。前期的赔钱无疑是为了后期捆绑消费者、提价做准备。曾经投资过卓越、凡客等知名电商的天使投资人雷军就以京东为例说出了电商烧钱的真正目的。“如果,京东能够在3C领域达到70%的市场份额,那么京东就拥有了定价权,主动权掌握在了京东的手里,而不是现在的供应商、生产商,它们必须以京东认为合适的价格来卖货。”
以此分析,拥有多年成熟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苏宁、国美进驻电商领域,确实给京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而刘强东也在微博上声明,这次打苏宁,就是因为苏宁联合地方政府打压京东。而苏宁刚进入电商领域不久,也需要对抗京东。这确实一个强硬的竞争关系,为什么打得那么不温不火呢?
我国某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艾米(化名)为其中的不止一家公司做过咨询。在她看来,作为三家成熟的企业,没有谁会意气用事来打价格战,这应该是他们蓄谋已久的联手炒作,表面的战争,在背后互买股票也说不定。
在艾米看来,三家表面是价格战、争取垄断,但实质上是借各方媒体的炒作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但压低了各个供应商的价格,赢得了众多盲目消费者,而且压低了股价,让整体的家电市场下滑。如此之后,有80%的小家电企业就会遇到重大风险,想要生存只得同意他们的要求。
经过价格战后,电商行业里京东真正的竞争对手,当当、天猫、亚马逊中国等在家电甚至未来的3C领域将无力与之抗衡。国美和苏宁毕竟还有着传统卖场,关系着房地产商、租赁和就业问题,电商只是它们的一部分,但经过这次事件后也有了很好的影响力。这对抗的三家才是真正受益者,它们要做的就是压榨供应商、排挤竞争者。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也认同这一观点,“电商大战,实体企业会很受伤,大家都知道渠道为王,现在京东、苏宁和国美掀起的这场三国血战,表面上看起来是渠道商不顾血本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最后受伤的可能就是供货的实体企业。”在渠道寡头垄断的情形下,实体企业一直是处于被压迫的微利地位。如今电商恶性竞争一旦形成,难免将损失向实体经济转移。
京东、苏宁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消费者同样不是傻瓜。从第一天的参演,到第二天的看戏,就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真正便宜了,就挑一两件,千万别入戏太深。一旦捧红了一两家,受宰割的不仅是上游供应商,还有下游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