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工具,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事业单位的一个管理工具,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可运用各种控制方法使事业单位日常经營行为始终围绕总体发展目标进行,使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得以有效的执行。本文对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措施
一、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互配合不到位,预算管理不全面
各事业单位虽建立有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但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其各部门,若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就不能发挥其职能。有的单位预算委员会形同虚设,编制预算往往变成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销售、投资等方面的数字,要与有关销售、投资等职能部门协调,要求编制销售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专项预算时,有关部门认为预算与己无关,是在为财务部门帮忙,只求过得去就行,而不进行详细测算。
(二)重编制、轻执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存在形式化倾向。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事业单位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制预算时,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编制程序执行,但在编制完预算以后就好像完成了所有的预算工作,对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不关心,执行成了走过场。预算的控制过程才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影响预算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但预算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预算编制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限于财务指标,而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足,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和完善,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与员工的工作业绩。
(三)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但多数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只编制利润预算,而对基础性的销售预算重视不足。没有进行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预算会计报表在内的总预算,不能将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只对成本费用或现金支出进行预算控制。缺乏整合思想的预算管理经常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导致预算控制的空白地带,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实施战略预算管理。事业单位战略决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确定全面预算管理边界,全面预算管理是落实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活动,传统的预算管理通常停留在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考核和评价层面上,战略预算管理是将事业单位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的全过程、互动性的管理。树立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应当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服务于事业单位特定的战略目标,以事业单位战略目标为先导,加强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安排和计划,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引入战略运行的轨道。通过预算管理使事业单位的战略思想得以贯彻,加强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等环节,合理配置事业单位资源,落实各部门预算工作职责,实现事业单位经营目标。
(二)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将远期战略目标转化为短期目标,然后再细化到各项指标。全面预算编制对象是全方位的,必须将事业单位的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经济活动以及供、产、销各个活动环节都纳入全面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应当考虑到事业单位特点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使全面预算的编制与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树立“面向市场搞预算”的新理念,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全面预算需要建立“统一计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综合平衡、分解下达”的预算编制程序,加强各层预算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形成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横向结合以及事业单位各级生产部门的纵向结合。全面预算是由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一系列预算组成的相互衔接和勾稽的综合预算体系,预算编制要做到全面、完整,有关预算指标的勾稽关系要明确,要相互衔接;预算编制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充分估计到情况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当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发生差异时,要进行认真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保证整个预算的综合平衡。
(三)加强预算执行控制。预算执行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并按照预算要求有计划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预算控制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的行为。事业单位实施预算控制时,可以根据要控制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情况设置预算项目的控制方法,既要体现灵活性,又要兼顾总体布局,以达到最优控制效果。预算执行过程通过将每一预算指标落实到实际经营活动中,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级控制、垂直管理、横向交叉、逐级负责,各司其职,严格执行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控制,按预算执行程序进行,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事业单位各级主管审批的权限,严格预算执行效力。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活动涵盖事业单位生产各领域的全部经济活动,渗透到事业单位计划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与员工,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穆瑞苹:浅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
[2] 屈航:浅谈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体系[J].商业会计,2012(2).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措施
一、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互配合不到位,预算管理不全面
各事业单位虽建立有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但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其各部门,若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就不能发挥其职能。有的单位预算委员会形同虚设,编制预算往往变成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销售、投资等方面的数字,要与有关销售、投资等职能部门协调,要求编制销售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专项预算时,有关部门认为预算与己无关,是在为财务部门帮忙,只求过得去就行,而不进行详细测算。
(二)重编制、轻执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存在形式化倾向。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事业单位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制预算时,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编制程序执行,但在编制完预算以后就好像完成了所有的预算工作,对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不关心,执行成了走过场。预算的控制过程才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影响预算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但预算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预算编制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限于财务指标,而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足,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和完善,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与员工的工作业绩。
(三)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但多数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只编制利润预算,而对基础性的销售预算重视不足。没有进行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预算会计报表在内的总预算,不能将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只对成本费用或现金支出进行预算控制。缺乏整合思想的预算管理经常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导致预算控制的空白地带,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实施战略预算管理。事业单位战略决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确定全面预算管理边界,全面预算管理是落实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活动,传统的预算管理通常停留在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考核和评价层面上,战略预算管理是将事业单位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的全过程、互动性的管理。树立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应当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服务于事业单位特定的战略目标,以事业单位战略目标为先导,加强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安排和计划,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引入战略运行的轨道。通过预算管理使事业单位的战略思想得以贯彻,加强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等环节,合理配置事业单位资源,落实各部门预算工作职责,实现事业单位经营目标。
(二)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将远期战略目标转化为短期目标,然后再细化到各项指标。全面预算编制对象是全方位的,必须将事业单位的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经济活动以及供、产、销各个活动环节都纳入全面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应当考虑到事业单位特点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使全面预算的编制与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树立“面向市场搞预算”的新理念,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全面预算需要建立“统一计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综合平衡、分解下达”的预算编制程序,加强各层预算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形成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横向结合以及事业单位各级生产部门的纵向结合。全面预算是由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一系列预算组成的相互衔接和勾稽的综合预算体系,预算编制要做到全面、完整,有关预算指标的勾稽关系要明确,要相互衔接;预算编制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充分估计到情况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当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发生差异时,要进行认真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保证整个预算的综合平衡。
(三)加强预算执行控制。预算执行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并按照预算要求有计划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预算控制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的行为。事业单位实施预算控制时,可以根据要控制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情况设置预算项目的控制方法,既要体现灵活性,又要兼顾总体布局,以达到最优控制效果。预算执行过程通过将每一预算指标落实到实际经营活动中,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级控制、垂直管理、横向交叉、逐级负责,各司其职,严格执行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控制,按预算执行程序进行,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事业单位各级主管审批的权限,严格预算执行效力。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活动涵盖事业单位生产各领域的全部经济活动,渗透到事业单位计划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与员工,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穆瑞苹:浅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
[2] 屈航:浅谈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体系[J].商业会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