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普惠金融又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衡量改革效果的标准之一。我国当前普惠金融虽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发展并不充分,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在金融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找出普惠金融发展痛点,对我国构建普惠金融长效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惠金融概述及我国发展现状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普惠金融概念是在2005年联合国举办的小额信贷年活动上首次被正式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建立一个以有效和全面的方式为所有部门和社会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很强的覆盖性和公平性,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是着力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性中可以看出,发展普惠金融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性发展,推动金融业不断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其次,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最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二)我国普惠金融已取得的成就
我国已于2013年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第一,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探索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性网点达到2276万个,相比2013年末涨幅达到85%。同时当前也涌现出许多新型金融机构,例如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创新金融產品与服务,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升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涌现了很多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甚至转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例如浙江网商银行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模式和技术,实现了三分钟申贷、一秒钟放款、无人工的贷款模式,累计发放贷款539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三,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环境逐步优化。例如,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化了失信惩戒的力度,为普惠金融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普惠金融现存问题
由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相矛盾等原因,导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普惠金融亟待进一步发展。
1.中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税收方面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中小微企业还是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潜在融资规模为4.4万亿美元,而当前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融资缺口达到 1.9万亿美元。
2.地区金融资源发展不均衡
首先,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目前农村金融资源和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无论是金融产品的供给还是金融服务的供给,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其次,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也存在着金融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加丰富和完善。
3.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仍有待丰富与完善
目前现有的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仍然不能满足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除传统商业银行外,保险、证券行业对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仍然有待完善与丰富。
二、普惠金融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关系
(一)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是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普惠金融的开展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供给存在着许多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在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所占比例较高且过度依赖抵押和政府担保,这使得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且当前还存在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地区的金融资源供给比较充分,忽视对较落后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企业金融的服务,很多区域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普惠金融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正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普惠金融是衡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标准之一
衡量金融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标准就是看改革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通过改革能够正确把握金融本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发展普惠金融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调研金融机构覆盖面、金融产品及服务普及性、金融服务和产品成本、金融服务满意度等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制定普惠金融效果评价体系,以此来作为金融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金融侧结构性改革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惠金融的政策性与金融机构盈利性的冲突而导致金融机构逐利的选择。然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一两家金融机构、几项金融措施是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果的,因此必须结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势,利用各项金融侧改革的政策,联合主要金融机构,找准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痛点,通过差别化的经济手段、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最终才能在此基础上通构建普惠金融的长效发展机制。 三、金融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一)强化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制约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往往以盈利为目标,但是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除大中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外,我国还存在着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他们也有广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发展不好,得到的金融支持不足,就会导致经济加速下行,从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所以金融机构应该在金融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加深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
(二)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措施
普惠金融理念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公平性,在普惠的金融理念中,无论是经济基础一般的个人客户还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都应享有各项金融权利,从而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中小微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差别化政策,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在地区上,引导金融机构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企业进行倾斜,加大金融资源的投放力度,满足长尾客户群的金融需求。行业方面,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要加强向具有高科技含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力度,减少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加快普惠金融布局,创新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布局发展普惠金融。例如商业银行可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同时继续发展社区银行,根据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为其研究提供满足其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其他金融机构也应提高自身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客户状况,为其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在布局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试点的改革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探索普惠金融试点,同时对可行且发展较好的试点进行推广。同时也应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合同,协同创新普惠金融。
(四)加大科技对金融的应用力度
目前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金融科技的技术与手段。目前金融科技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信贷、结算等模式,建立流程化、信息化、批量化的新型金融模式。同时通过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控制金融风险的作用。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及发展步伐。例如,可以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精细管理,延伸金融服务半径,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降低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最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终目标。
(五)加大宣传,提升普惠金融的普及力度
我国普惠金融的普及力度仍然有待提升。首先,要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金融机构利用各种推广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普惠金融的普及工作。例如金融机构可以开展金融知識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等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在宣传的过程中普及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让中小企业、个人金融消费者了解最新的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一、普惠金融概述及我国发展现状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普惠金融概念是在2005年联合国举办的小额信贷年活动上首次被正式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建立一个以有效和全面的方式为所有部门和社会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很强的覆盖性和公平性,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是着力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性中可以看出,发展普惠金融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性发展,推动金融业不断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其次,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最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二)我国普惠金融已取得的成就
我国已于2013年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第一,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探索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性网点达到2276万个,相比2013年末涨幅达到85%。同时当前也涌现出许多新型金融机构,例如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创新金融產品与服务,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升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涌现了很多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甚至转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例如浙江网商银行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模式和技术,实现了三分钟申贷、一秒钟放款、无人工的贷款模式,累计发放贷款539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三,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环境逐步优化。例如,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化了失信惩戒的力度,为普惠金融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普惠金融现存问题
由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相矛盾等原因,导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普惠金融亟待进一步发展。
1.中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税收方面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中小微企业还是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潜在融资规模为4.4万亿美元,而当前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融资缺口达到 1.9万亿美元。
2.地区金融资源发展不均衡
首先,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目前农村金融资源和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无论是金融产品的供给还是金融服务的供给,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其次,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也存在着金融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加丰富和完善。
3.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仍有待丰富与完善
目前现有的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仍然不能满足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除传统商业银行外,保险、证券行业对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仍然有待完善与丰富。
二、普惠金融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关系
(一)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是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普惠金融的开展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供给存在着许多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在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所占比例较高且过度依赖抵押和政府担保,这使得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且当前还存在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地区的金融资源供给比较充分,忽视对较落后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企业金融的服务,很多区域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普惠金融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正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普惠金融是衡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标准之一
衡量金融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标准就是看改革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通过改革能够正确把握金融本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发展普惠金融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调研金融机构覆盖面、金融产品及服务普及性、金融服务和产品成本、金融服务满意度等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制定普惠金融效果评价体系,以此来作为金融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金融侧结构性改革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惠金融的政策性与金融机构盈利性的冲突而导致金融机构逐利的选择。然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一两家金融机构、几项金融措施是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果的,因此必须结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势,利用各项金融侧改革的政策,联合主要金融机构,找准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痛点,通过差别化的经济手段、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最终才能在此基础上通构建普惠金融的长效发展机制。 三、金融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一)强化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制约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往往以盈利为目标,但是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除大中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外,我国还存在着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他们也有广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发展不好,得到的金融支持不足,就会导致经济加速下行,从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所以金融机构应该在金融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加深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
(二)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措施
普惠金融理念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公平性,在普惠的金融理念中,无论是经济基础一般的个人客户还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都应享有各项金融权利,从而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中小微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差别化政策,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在地区上,引导金融机构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企业进行倾斜,加大金融资源的投放力度,满足长尾客户群的金融需求。行业方面,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要加强向具有高科技含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力度,减少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加快普惠金融布局,创新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布局发展普惠金融。例如商业银行可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同时继续发展社区银行,根据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为其研究提供满足其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其他金融机构也应提高自身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客户状况,为其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在布局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试点的改革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探索普惠金融试点,同时对可行且发展较好的试点进行推广。同时也应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合同,协同创新普惠金融。
(四)加大科技对金融的应用力度
目前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金融科技的技术与手段。目前金融科技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信贷、结算等模式,建立流程化、信息化、批量化的新型金融模式。同时通过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控制金融风险的作用。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及发展步伐。例如,可以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精细管理,延伸金融服务半径,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降低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最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终目标。
(五)加大宣传,提升普惠金融的普及力度
我国普惠金融的普及力度仍然有待提升。首先,要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金融机构利用各种推广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普惠金融的普及工作。例如金融机构可以开展金融知識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等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在宣传的过程中普及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让中小企业、个人金融消费者了解最新的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