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后现代时期的教育观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多种明显特征,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丰富的指导理论。通过分析信息素养的四个构成层面,提炼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
【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 信息素养 大学生
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它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被学术界共同认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管理、艺术、文学、哲学等等很多学科当中,并且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致来讲,后现代思想以反思现代性为思想核心,重点强调非中心化、破碎性、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及多元性等[2]。后现代主义特别看重人们积累的经验,在放弃依靠理性的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去发现更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1、后现代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巨大的颠覆和挑战,它敢于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观点和知识观进行批判,强调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否定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和真理客观性。后现代教育提倡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在具体情境中推进教学,摒弃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推崇“人本位”的个性化管理方式,利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张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和知识平等。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为确切的称呼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1],它是对信息社会进行适应的一种能力。2001年冬天,在美国的教育技术CEO季度论坛报告中曾经提出:新世纪的个人能力素质应该包括读、写、算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素质很重要的体现方面,他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和走向成功的必备能力。
3、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几个层面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动下,当今时代到处都充斥着信息和知识的的气息,而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获取、处理及加工信息的技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概括来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涵以下几个层面:
3.1信息的意识层面
信息意识则是指一个人对他周围客观存在的信息的感觉和认识所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意念和认知,在这种信息意识的能力的指导下,能顺利搜索和获取并加工处理繁琐的信息,从而生成新的信息,再使新信息为自己所用,创造出更有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3.2信息的道德水平层面
信息道德是行为主体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范和素质。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尤其是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更加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然而,在信息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学术的剽窃、信息的滥用和传播和信息的私密等问题都被频繁曝光。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主体,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过程中更加离不开对信息的使用,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道德,成为高素质的信息道德用户。
3.3信息的知识构成层面
信息的知识层面是指信息的用户对于信息理论及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越是深入的掌握有关于信息发展、信息资源组织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信息政策等,使得信息再经过合理的处理和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知识被学生接受和使用。
3.4信息的技能层面
在先进技术的推动之下,各种信息都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载体,想要便捷的使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首先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检索的利用技能,掌握了一定的文献使用技能以后才能更加有效的去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
4、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在信息的海洋中,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刻与信息不能分离,但是对于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解脱出来的他们,在面对海量信息如何进行选择时却显得非常迷茫,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上面早下功夫,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在后现代教育观的科学引导下运用独特的教育策略来提高大学生获取、处理以及生成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综合竞争力。
4.1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
在大学生的选修课里增加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对信息的使用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览室,也就是锻炼新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对新生宣传图书馆的藏书量 、馆藏结构布局 、期刊和流通阅览室等功能,介绍馆藏电子资源和使用方法,使新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对图书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
4.3建设数字化的大学校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内的移动网络信号日益丰富和全面,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还是教职工公和学生公寓,都已经被覆盖了网络信号,这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有利于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去使用各种信息资源。
4.4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教育功能
大学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大学生使用信息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通过开设知识讲座和数据库使用的培训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广泛参与和使用,使他们对传统的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都具备获取和加工使用的能力。
结论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它的培养和提高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高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在“个性化”的理念指导下学会科学的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让信息为自己所用,并产生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信息文化.百度百科.2011-12-25.
[2]杨宝山.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25.
[3]王海波.后现代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87.
【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 信息素养 大学生
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它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被学术界共同认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管理、艺术、文学、哲学等等很多学科当中,并且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致来讲,后现代思想以反思现代性为思想核心,重点强调非中心化、破碎性、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及多元性等[2]。后现代主义特别看重人们积累的经验,在放弃依靠理性的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去发现更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1、后现代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巨大的颠覆和挑战,它敢于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观点和知识观进行批判,强调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否定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和真理客观性。后现代教育提倡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在具体情境中推进教学,摒弃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推崇“人本位”的个性化管理方式,利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张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和知识平等。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为确切的称呼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1],它是对信息社会进行适应的一种能力。2001年冬天,在美国的教育技术CEO季度论坛报告中曾经提出:新世纪的个人能力素质应该包括读、写、算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素质很重要的体现方面,他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和走向成功的必备能力。
3、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几个层面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动下,当今时代到处都充斥着信息和知识的的气息,而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获取、处理及加工信息的技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概括来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涵以下几个层面:
3.1信息的意识层面
信息意识则是指一个人对他周围客观存在的信息的感觉和认识所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意念和认知,在这种信息意识的能力的指导下,能顺利搜索和获取并加工处理繁琐的信息,从而生成新的信息,再使新信息为自己所用,创造出更有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3.2信息的道德水平层面
信息道德是行为主体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范和素质。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尤其是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更加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然而,在信息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学术的剽窃、信息的滥用和传播和信息的私密等问题都被频繁曝光。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主体,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过程中更加离不开对信息的使用,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道德,成为高素质的信息道德用户。
3.3信息的知识构成层面
信息的知识层面是指信息的用户对于信息理论及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越是深入的掌握有关于信息发展、信息资源组织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信息政策等,使得信息再经过合理的处理和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知识被学生接受和使用。
3.4信息的技能层面
在先进技术的推动之下,各种信息都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载体,想要便捷的使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首先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检索的利用技能,掌握了一定的文献使用技能以后才能更加有效的去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
4、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在信息的海洋中,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刻与信息不能分离,但是对于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解脱出来的他们,在面对海量信息如何进行选择时却显得非常迷茫,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上面早下功夫,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在后现代教育观的科学引导下运用独特的教育策略来提高大学生获取、处理以及生成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综合竞争力。
4.1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
在大学生的选修课里增加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对信息的使用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览室,也就是锻炼新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对新生宣传图书馆的藏书量 、馆藏结构布局 、期刊和流通阅览室等功能,介绍馆藏电子资源和使用方法,使新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对图书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
4.3建设数字化的大学校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内的移动网络信号日益丰富和全面,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还是教职工公和学生公寓,都已经被覆盖了网络信号,这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有利于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去使用各种信息资源。
4.4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教育功能
大学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大学生使用信息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通过开设知识讲座和数据库使用的培训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广泛参与和使用,使他们对传统的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都具备获取和加工使用的能力。
结论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它的培养和提高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高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在“个性化”的理念指导下学会科学的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让信息为自己所用,并产生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信息文化.百度百科.2011-12-25.
[2]杨宝山.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25.
[3]王海波.后现代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87.